多尺度retinex算法求亮度分量python代码
时间: 2023-03-27 15:01:55 浏览: 259
以下是多尺度retinex算法求亮度分量的Python代码:
```python
import cv2
import numpy as np
def retinex(img, sigma_list):
retinex_img = np.zeros_like(img)
for sigma in sigma_list:
img_blur = cv2.GaussianBlur(img, (, ), sigma)
img_blur = np.where(img_blur == , .1, img_blur)
retinex = np.log10(img) - np.log10(img_blur)
retinex_img += retinex
retinex_img = retinex_img / len(sigma_list)
return retinex_img
img = cv2.imread('image.jpg')
img = cv2.cvtColor(img, cv2.COLOR_BGR2GRAY)
img_retinex = retinex(img, [15, 80, 250])
img_retinex = np.uint8(np.clip((img_retinex + 3.) * 64, , 255))
cv2.imshow('Retinex', img_retinex)
cv2.waitKey()
```
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相关问题
retinex单尺度代码python
Retinex是一种用于提高图像亮度和色彩的算法,早期的Retinex只能够使用在单尺度上,即只能处理一个特定的尺度范围内的图像。因此,Retinex单尺度代码成为了广泛使用的一种图像处理技术。下面将介绍如何在Python环境下实现Retinex单尺度代码。
首先,在Python中可以使用OpenCV或Pillow等图像处理库实现Retinex单尺度算法。其中,OpenCV具有运算速度快、支持的文件格式多等优点,这里就以OpenCV为例。
在使用OpenCV之前,需要先安装OpenCV的Python模块,可以通过pip install opencv-python命令进行安装。安装完成之后,就可以开始编写代码了。
首先,需要导入OpenCV的Python模块和NumPy库,这里的代码如下:
import cv2
import numpy as np
然后,读取需要处理的图像,代码如下:
img = cv2.imread('image.jpg')
其中,'image.jpg'为需要处理的图像路径。
接下来,可以使用以下代码实现Retinex单尺度算法:
def single_scale_retinex(img, sigma):
# 高斯平滑
img_smooth = cv2.GaussianBlur(img, (0, 0), sigma)
# 反射分量 = 原图像 - 高斯平滑
img_refl = np.float32(img) - np.float32(img_smooth)
# 增益修正:反射分量 * (128 / 反射分量平均亮度)
img_mean = np.mean(img_refl)
img_gain = np.clip(128.0 / img_mean, 1, 3)
img_refl_gain = img_gain * img_refl
# 输出最终结果
img_retinex = np.uint8(np.clip(img_refl_gain + img_mean, 0, 255))
return img_retinex
其中,sigma为高斯平滑的标准差。输出的img_retinex即为处理后的图像。
最后,可以使用以下代码保存处理后的图像:
cv2.imwrite('result.jpg', img_retinex)
其中,'result.jpg'为保存结果的路径。
图像去雾多尺度retinex
### 多尺度 Retinex 图像去雾算法实现
多尺度 Retinex (MSR) 是一种基于 Retinex 理论的图像增强技术,主要用于去除图像中的雾霾并提升其清晰度。以下是关于 MSR 去雾算法的具体介绍以及如何使用 Python 和 OpenCV 库来实现。
#### 1. 算法原理
多尺度 Retinex 的核心思想是在不同尺度下分解图像的光照分量和反射分量,并通过对这些分量的处理达到去雾的效果。具体来说,该算法通过高斯滤波器在多个尺度上估计环境光强度,并利用以下公式计算反射分量:
\[
L_{msr}(i, j) = \log(I(i,j)) - k_1 G(\sigma_1)*\log(I(i,j)) - k_2 G(\sigma_2)*\log(I(i,j)) - k_3 G(\sigma_3)*\log(I(i,j))
\]
其中 \(I(i,j)\) 表示输入图像像素值,\(G(\sigma_n)\) 是具有标准差 \(\sigma_n\) 的高斯核函数[^3]。
#### 2. 实现步骤
为了实现多尺度 Retinex 去雾算法,可以按照如下流程操作:
- **加载图像**:读取待处理的有雾图像。
- **颜色通道分离**:将 RGB 图像转换到其他色彩空间(如 HSV 或 Lab),以便分别处理亮度和其他属性。
- **高斯模糊**:对每个通道应用不同尺度的高斯模糊以提取光照分量。
- **计算反射分量**:根据上述公式计算每种尺度下的反射分量。
- **权重融合**:将各尺度的结果按一定比例加权求和,形成最终的无雾图像。
- **调整对比度**:如果需要进一步改善视觉效果,则可以通过直方图均衡化或其他方法增强对比度。
下面是完整的 Python 实现代码片段:
```python
import cv2
import numpy as np
def multi_scale_retinex(image, sigma_list=[15, 80, 200]):
img = image.astype(np.float32) / 255.0
retinex_img = np.zeros_like(img)
for sigma in sigma_list:
gaussian_blur = cv2.GaussianBlur(img, (0, 0), sigma)
retinex_img += np.log10(img + 1e-6) - np.log10(gaussian_blur + 1e-6)
retinex_img /= len(sigma_list)
return retinex_img
if __name__ == "__main__":
input_image_path = 'foggy_scene.jpg'
original_image = cv2.imread(input_image_path)
msr_result = multi_scale_retinex(original_image)
final_output = np.uint8(255 * (msr_result - msr_result.min()) / (msr_result.max() - msr_result.min()))
cv2.imshow('Original Image', original_image)
cv2.imshow('Dehazed Image', final_output)
cv2.waitKey(0)
cv2.destroyAllWindows()
```
此脚本定义了一个 `multi_scale_retinex` 函数用于执行 MSR 过程,并展示了如何去掉图片上的浓重白雾层[^2]。
#### 3. 参数调优与验证
对于不同的场景条件可能需要适当调节一些参数比如 Gaussian Blur 的 σ 值列表或者加入额外的颜色校正机制来获得更佳的实际表现结果。此外还可以引入 PSO(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等智能优化策略自动寻找最佳配置组合[^4]。
---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