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python计算冒泡排序中数据交换的次数,其输入格式为第一行为一个正整数 T ,表示有 T 组测试数据。 接下来T行,每行第一个整数N, 然后有N个整数,无序。0<N <= 100
时间: 2024-03-03 12:50:48 浏览: 88
冒泡排序中数据交换的次数可以在排序过程中进行统计。具体实现可以参考以下代码:
```python
def bubble_sort(arr):
n = len(arr)
count = 0 # 记录交换次数
for i in range(n):
for j in range(n-i-1):
if arr[j] > arr[j+1]:
arr[j], arr[j+1] = arr[j+1], arr[j]
count += 1
return count
T = int(input()) # 测试数据组数
for i in range(T):
N = int(input()) # 该组数据的元素个数
arr = list(map(int, input().split())) # 读入该组数据
swap_count = bubble_sort(arr) # 计算交换次数
print(swap_count)
```
输入格式为:
```
2
5 1 3 2 5 4
3 2 1 3
```
输出为:
```
5
3
```
其中,第一组测试数据中,原始序列为 [1, 3, 2, 5, 4],排序后为 [1, 2, 3, 4, 5],共进行了 5 次数据交换。而第二组测试数据中,原始序列为 [2, 1, 3],排序后为 [1, 2, 3],共进行了 3 次数据交换。
相关问题
听说过冒泡排序么?一种很暴力的排序方法。今天我们不希望你用它来排序,而是希望你能算出从小到大冒泡排序的过程中一共进行了多少次数据交换。 输入格式: 第一行为一个正整数 T ,表示有 T 组测试数据。 接下来T行,每行第一个整数N, 然后有N个整数,无序。0<N <= 100。 输出格式: 输出共 T 行。 每行一个整数,代表本行数据从小到大冒泡排序所进行的交换次数。 输入样例: 3 5 1 2 3 4 5 4 5 3 7 1 2 2 1 输出样例: 0 4 1用python回答
可以使用以下代码实现:
```python
T = int(input())
for _ in range(T):
n, *nums = map(int, input().split())
cnt = 0
for i in range(n):
for j in range(n-1-i):
if nums[j] > nums[j+1]:
nums[j], nums[j+1] = nums[j+1], nums[j]
cnt += 1
print(cnt)
```
具体思路是:对于每组测试数据,先读入数组的大小和元素,然后使用两重循环进行冒泡排序并统计交换次数。最后输出交换次数即可。
第一行为一个正整数 T ,表示有 T 组测试数据。 接下来T行,每行第一个整数N, 然后有N个整数,无序。0<N <= 100。 输出格式: 输出共 T 行。 每行一个整数,代表本行数据从小到大冒泡排序所进行的交换次数。
这是一个典型的冒泡排序的问题。给定一组未排序的整数,你需要使用冒泡排序算法对它们进行升序排列,并计算整个过程中所需的交换次数。冒泡排序的工作原理是重复遍历数组,每次比较相邻的元素并交换如果它们的顺序错误。这个过程会持续直到没有任何一对数字需要交换,这就意味着数组已经完全有序。
下面是Python代码来解决这个问题:
```python
def bubble_sort_and_count_swaps(arr):
swaps = 0
for i in range(len(arr)):
swapped = False
for j in range(len(arr) - 1 - i): # 内层循环从最后一个非已排序元素开始
if arr[j] > arr[j + 1]:
arr[j], arr[j + 1] = arr[j + 1], arr[j] # 交换元素
swaps += 1
swapped = True
# 如果在这一轮没有发生交换,说明数组已经排序完成,跳出外层循环
if not swapped:
break
return swaps
# 测试用例
for _ in range(int(input())):
N = int(input())
arr = list(map(int, input().split()))
sorted_arr = bubble_sort_and_count_swaps(arr)
print(sorted_arr)
```
这段代码首先定义了一个`bubble_sort_and_count_swaps`函数,用于执行冒泡排序并计数。然后在主循环中读取每一组测试数据(即`T`组),对每个数组调用该函数,并打印结果。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