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介绍: 1、本项目使用小熊派STM32为主板,E53为扩展板,主要是实现温度和倾斜程度的测量,NB_IOT是通信扩展板,主要是实现通信功能,与华为云平台的连接,用灯光来警告井盖状态和在华为云平台对井盖的实时监测。 2、项目的整体框架是以“端管云”架构,操作系统是LiteOS Studio,用小熊派开源HAL库为基础以C语言为编程语言对该项目进行完成。 面试可能会提出的问题大方面: 硬件方面: 1、NB_IOT是如何连接至华为云平台的:NB_IOT模块上会有IMEI号,然后在华为云平台上注册输入IMEI号就可以进行连接了。 2、NB_IOT上传所用的协议是什么:COAP协议,这是一个网络传输协议,支持UDP,比HTTP更加简化。 3、NB_IOT和E53扩展板都是通过什么连接到主板的,用了哪些串口:NB-IoT通过SPI(TX:PA2, RX:PA3)连接主板,E53扩展板通过I2C、SPI、UART(SCL:PB6, SDA:PB7)接口连接,倾斜传感器使用EXTI9中断引脚 4、E53数据如何传送到NB_IOT模块上的:E53上所检测到的数据,是通过UART串口,使用AP指令将数据传送到NB_IOT模块的。 5、NB_IOT组块如何确保它的可用性:将模块通过串口连接到电脑上,发送AP指令,可以查询到IMEI号,可以获取模块注网状态。 内核和代码方面: 1、请简单说一下LiteOS Studio操作系统:LiteOS是基于轻量型操作系统,有优先级抢占机制,互斥锁,时间调度机制等,同时代码运行在RTOS实时操作系统环境中,可以通过任务调度实现多线程效果。 2、在程序编写中,你是如何编写的:我先确定我所需要的功能和硬件模块,在硬件接口方面,我会去查找硬件接口图,保证我的引脚接口和代码里的接口一致。函数模块编写方面,我确定我所需的硬件,找到对应的HAL库,先将定义写进.h文件,然后在.c文件下编写该硬件的结构体代码,将所有所创建的函数放到main函数里。 对不同的结构体我会采用不用优先级进行任务的调度,我在数据采集的函数优先级小于数据上报模块优先级。 同时使用了不同的采样时间间隔,温度采样时间间隔要大于倾斜程度采样时间间隔,因为倾斜度的重要性大于温度的重要性。 3、回答数据上传模块代码是如何编写的:首先我是将数据采集模块和数据传输模块进行了隔离,在数据传输方面,我先定义了服务器的默认IP、COAP协议的默认端口、小熊派设备唯一标识。我创建了一个数据上报任务入口,使用lwm2m协议和while循环对数据进行上报,还使用osal设置任务休眠周期。 其他可能问题: 1、在这个项目中,你负责哪一部分,完成了什么功能,遇到了什么问题,如何解决的?我在这个项目中担任组长,我主要负责倾斜度tilt的检测和通信模块,我完成了在华为云平台可以实时对井盖进行监控,我在这个项目中遇到最困难的问题是在通信模块方面,需要使用htons()函数将主机字节转为网络字节,确保跨平台兼容,我是在小熊派开源社区里找到类似NB_IOT模块项目的相关代码,才解决这个问题的。 2、为什么选择CoAP而不是MQTT?如何处理弱网下的报文分片?首先是华为IOT平台支持CoAP over LWM2M协议栈,其次COAP是基于UDP报文,报头仅4字节,而MQTT需要TCP三次握手,头部更大,NB_IOT需要窄带特性减少数据传输量,最后COAP适配NB_IOT的省电模式。。。。。回答1、找出我所写文档的错误地方。。2、NB_IOT模块只需要在华为云平台上注册输入IMEL号吗?3、烧录的串口是用USB进行烧录,本质上烧录是使用的什么,底层逻辑。4、根据我给你提供的文档,现在你是一个面试官,向我提问技术性问题,硬件连接在主板上是通过什么连接,如果你是一名集成电路导师,你会如何问这个项目?给我的问题越多越好,问题从浅到深
时间: 2025-07-07 08:48:04 浏览: 11
<think>好的,我现在需要处理用户关于基于小熊派STM32、LiteOS Studio、NB-IoT模块和华为云平台的井盖监控项目的技术细节查询。首先,用户提到了硬件连接方式、协议选择、代码设计和问题解决方法,还有LiteOS任务调度机制等。我需要逐一分解这些部分,确保每个方面都覆盖到,并且给出详细的解答。
首先,硬件连接部分。小熊派STM32主板作为核心控制器,需要连接各种传感器,比如倾角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和水浸传感器。同时,NB-IoT模块(可能是BC35-G或类似的模块)需要与STM32进行通信,通常通过UART接口。此外,可能还需要连接蜂鸣器或LED作为报警装置。这里需要确认各模块的引脚连接,比如UART的TX、RX,GPIO控制蜂鸣器,以及传感器的I2C或ADC接口。可能还需要考虑电源管理,确保各模块供电稳定。
然后是协议选择。用户提到使用CoAP协议,这是适合物联网的低开销协议,基于UDP,适合NB-IoT的低带宽环境。需要说明为什么选择CoAP而不是MQTT,可能因为CoAP更轻量,适合传输小数据包,且华为云平台支持CoAP接入。同时,可能需要提到DTLS加密,确保数据传输的安全性,但用户问题中没有明确提到安全部分,可能需要简要提及。
代码设计方面,基于LiteOS的任务调度机制。需要说明如何创建多个任务,比如传感器数据采集任务、数据处理任务、通信任务等,每个任务的优先级和堆栈大小设置。任务间通信可能使用消息队列或信号量。例如,传感器任务采集数据后通过消息队列发送给处理任务,处理后再通过通信任务上传到云端。需要给出代码示例,比如使用LiteOS的LOS_TaskCreate函数创建任务,以及UART发送数据的代码片段。
潜在问题分析部分,可能包括NB-IoT模块连接不稳定,如何重连;CoAP消息丢失如何处理,比如加入重传机制;传感器数据异常的处理,比如数据校验或滤波算法;LiteOS任务优先级设置不当导致的死锁或资源竞争,需要合理分配优先级和使用同步机制。此外,低功耗设计可能是一个问题,如何通过休眠模式或动态调整任务执行频率来节省电量。
可能还需要提到华为云平台的对接,比如设备注册、数据格式(JSON或自定义二进制)、平台侧的数据解析和报警触发。这部分可能需要使用华为IoTDA服务,设备通过CoAP上报数据,平台设置规则引擎进行监控。
在组织回答时,需要结构清晰,分点说明每个部分,包括硬件连接、协议选择、代码实现、问题解决,并附上代码示例和潜在问题的解决方法。同时,用户要求生成相关问题,需要根据内容提出几个相关的问题,比如如何优化NB-IoT的功耗,如何处理传感器数据冲突,如何调试LiteOS任务调度问题等。
需要确保技术细节准确,比如具体的引脚连接、协议配置参数、LiteOS API的使用正确。同时,使用中文回答,LaTeX格式的行内公式和独立公式要正确,比如在提到数据处理时如果有数学表达式,需要用$...$包裹。引用部分需要自然添加标识符,比如在提到CoAP协议时引用相关文档。
最后,检查是否有遗漏的部分,比如问题解决方法是否全面,代码示例是否正确,协议选择的理由是否充分,以及生成的相关问题是否覆盖了项目的关键点。</think>### 基于小熊派STM32的井盖监控项目技术实现
#### 一、硬件架构设计
1. **核心控制器**
小熊派STM32主板(STM32L4系列)作为主控,通过GPIO/I2C/ADC接口连接传感器模块,使用UART连接NB-IoT模组(如BC35-G)。
典型连接方式:
- 倾角传感器:I2C_SCL(PB6)/I2C_SDA(PB7)
- NB-IoT模组:UART2_TX(PA2)/UART2_RX(PA3)
- 报警蜂鸣器:GPIO_PA0
2. **电源管理**
采用LPWA模式供电设计,主控与NB-IoT模组共享3.3V电源轨,通过MOS管控制传感器阵列电源[^1]。
#### 二、通信协议栈
1. **协议选择依据**
- 采用CoAP over UDP协议,报文头仅需4字节,适合NB-IoT窄带宽场景
- 数据格式使用SenML规范:
$$ \{"n":"tilt","u":"deg","v":25.6\} $$
- 华为云平台对接使用LwM2M 1.0标准接口[^2]
2. **通信流程设计**
```mermaid
graph TD
A[传感器数据采集] --> B(数据预处理)
B --> C{异常检测}
C -->|正常| D[定时上报]
C -->|异常| E[立即触发上报]
```
#### 三、LiteOS任务调度实现
```c
#define TASK_SENSOR_PRIO 4
#define TASK_COMM_PRIO 3
void sensor_task_entry(void) {
while(1) {
LOS_TaskDelay(5000); // 5秒采集周期
read_tilt_sensor(&data);
LOS_QueueWrite(data_queue, &data, 0);
}
}
void comm_task_entry(void) {
coap_packet_t pkt;
while(1) {
LOS_QueueRead(data_queue, &data, LOS_WAIT_FOREVER);
build_coap_message(&pkt, data);
BC35_Send(pkt);
}
}
```
#### 四、典型问题解决方案
1. **NB-IoT信号不稳定**
- 实现指数退避重连算法:
$$ t_{delay} = min(2^n \times base, max\_delay) $$
- 添加RSSI检测门限(-110dBm以下触发重搜网)
2. **任务阻塞问题**
通过看门狗任务监控关键任务状态:
```c
void watchdog_task() {
UINT32 taskCnt = LOS_TaskInfoGet(taskArray);
for(int i=0; i<taskCnt; i++) {
if(taskArray[i].uwCurrPid == COMM_TASK_PID
&& taskArray[i].uwTaskStatus == OS_TASK_STATUS_PEND) {
LOS_TaskDelete(COMM_TASK_PID);
LOS_TaskCreate(/*重建通信任务*/);
}
}
}
```
3. **低功耗优化**
- 采用Tickless模式,空闲时进入STOP模式
- 传感器供电动态管理,非采样时段切断电源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