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等价类法设计测试用例,测试注册用户账户时,用户账户名称是否合规。 输入:用户账户名称 规则:(1)用户账户名称必须是6到12个西文字符。 (2)至少是含有字母、数字、下划线这三种中的两种的组合。 输出:用户账户名称符合规则,输出正确的信息;否则,输出相应的错误信息
时间: 2024-06-10 12:05:46 浏览: 181
测试用例设计如下:
等价类 1:用户账户名称长度小于 6 个字符。
输入:abc
输出:用户名长度不符合要求。
等价类 2:用户账户名称长度大于 12 个字符。
输入:abcdefghijklmnop
输出:用户名长度不符合要求。
等价类 3:用户账户名称只包含字母。
输入:abcdef
输出:用户名格式不正确。
等价类 4:用户账户名称只包含数字。
输入:123456
输出:用户名格式不正确。
等价类 5:用户账户名称只包含下划线。
输入:______
输出:用户名格式不正确。
等价类 6:用户账户名称包含字母和数字,没有下划线。
输入:abc123
输出:用户名符合要求。
等价类 7:用户账户名称包含字母和下划线,没有数字。
输入:abc_def
输出:用户名符合要求。
等价类 8:用户账户名称包含数字和下划线,没有字母。
输入:123_456
输出:用户名符合要求。
等价类 9:用户账户名称包含字母、数字和下划线。
输入:a1_b2_c3
输出:用户名符合要求。
相关问题
在此基础上增加这些条件“例,并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2)使用黑盒测试中的等价划分和边界值分析这两类方法设计测试用例,并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
<think>嗯,用户需要设计白盒测试和黑盒测试用例,并分析结果,针对登录模块的复杂验证规则。首先,我得回顾一下用户之前提供的实验内容和引用资料。用户提到的用户名和密码规则挺具体的,比如用户名长度5-20字符,包含字母、数字和下划线;密码需要8-20字符,包含大小写、数字和特殊字符。还有错误次数锁定和用户名存在的检查。
首先,黑盒测试部分应该用等价类划分和边界值分析。根据用户提供的规则,需要划分有效和无效等价类。比如用户名长度有效是5-20,无效就是小于5,大于20,或者包含非法字符。密码的话,有效是符合所有复杂度要求,无效可能是缺少某个字符类型或者长度不符。边界值的话,用户名的长度边界是4,5,20,21,密码则是7,8,20,21。然后设计测试用例覆盖这些情况。
然后是白盒测试,用户提到了逻辑覆盖(语句、判定、条件、判定/条件、条件组合)和基本路径测试。需要分析代码的控制流,画出控制流图,计算圈复杂度,确定独立路径。比如登录模块可能有多个条件判断,每个条件都要覆盖到真和假的情况。比如用户名为空、用户名长度不符、密码为空、密码复杂度不足、密码错误次数超限等分支。
接下来,测试用例需要结合这两种方法。例如,黑盒的等价类和边界值用例可能覆盖白盒的某些条件,但还需要补充白盒特有的路径,比如条件组合覆盖,确保所有可能的条件组合都被测试到。比如用户名为空且密码正确,这种情况虽然黑盒可能已经覆盖,但需要确保代码中的每个条件都被触发。
测试结果分析部分,要统计不同覆盖率的达成情况,比如语句覆盖是否100%,条件组合是否都覆盖到。对于未覆盖的路径,需要设计新的用例。比如,如果锁定账户的功能没有被测试到,可能需要设计连续输入错误密码四次的用例,检查是否锁定。
还要注意用户提到的错误次数锁定和账户存在性检查。这部分可能涉及到状态保持,比如记录失败次数,需要测试连续三次错误后的锁定,以及输入正确用户名但不存在的情况。这些可能需要在测试用例中模拟多次输入,并检查系统响应是否符合预期。
另外,根据引用资料,基本路径测试法需要导出所有独立路径,这可能涉及到控制流图中的每个节点和边。需要确保每个路径都被覆盖,比如用户名为空直接返回错误,而不继续检查其他条件。这可能影响路径的数量和复杂度。
最后,测试结果的分析要详细说明每个用例的通过情况,未覆盖的代码部分,以及可能存在的缺陷。例如,如果某个边界条件未正确处理,或者锁定机制存在时间上的问题,需要指出并建议修复。</think>### 基于登录模块的测试用例设计与分析(结合用户需求与引用资料)
---
#### 一、测试用例设计框架
**用户需求重点**:
1. 用户名规则:非空,5-20字符,仅字母/数字/下划线
2. 密码规则:非空,8-20字符,需含大小写字母、数字、特殊字符
3. 错误次数限制:连续3次错误锁定账户5分钟
4. 账户存在性验证:用户名不存在时单独提示
**测试方法整合**:
- **白盒测试**:逻辑覆盖(判定覆盖+条件组合覆盖)+ 基本路径测试(独立路径)
- **黑盒测试**:等价类划分(有效/无效输入)+ 边界值分析(长度边界)
---
#### 二、黑盒测试用例设计(基于等价类与边界值)
##### 1. 等价类划分表
| 输入域 | 有效等价类 | 无效等价类 | 引用依据 |
|--------|------------|------------|----------|
| **用户名** | 长度5-20,合法字符 | 空值、长度<5、长度>20、含非法字符(如@) | [^4] |
| **密码** | 长度8-20,包含大小写+数字+特殊字符 | 空值、长度<8、长度>20、缺少某类字符 | [^4] |
| **账户状态** | 存在且未锁定 | 用户名不存在、账户已锁定 | [^1] |
##### 2. 边界值分析表
| 输入域 | 边界点 | 测试值示例 | 覆盖类型 |
|--------|--------|-------------|----------|
| 用户名长度 | 4,5,20,21 | "abcd"(4), "abcde"(5), "a"*20, "a"*21 | [^4] |
| 密码长度 | 7,8,20,21 | "Ab1!abc"(7), "Ab1!abcd"(8), "A"*20+"1!", "A"*21+"1!" | [^4] |
##### 3. 典型测试用例
| 用例编号 | 输入(用户名/密码) | 预期输出 | 覆盖目标 |
|----------|---------------------|----------|----------|
| TC01 | admin / P@ssw0rd! | 登录成功 | 有效等价类 |
| TC02 | "" (空用户名) / x | "用户名不能为空" | 无效等价类[^4] |
| TC03 | a@bc / ValidPass1! | "用户名包含非法字符" | 非法字符检查 |
| TC04 | user123 / Short1! | "密码长度不足" | 边界值分析[^4] |
| TC05 | nonexistent / AnyPass | "用户名不存在" | 账户存在性验证 |
---
#### 三、白盒测试用例设计(基于逻辑覆盖与基本路径)
##### 1. 代码控制流图(简化)
```mermaid
graph TD
A[开始] --> B{用户名空?}
B -->|是| C[报错:空用户名]
B -->|否| D{长度合规?}
D -->|否| E[报错:用户名格式错误]
D -->|是| F{密码空?}
F -->|是| G[报错:空密码]
F -->|否| H{密码长度合规?}
H -->|否| I[报错:密码格式错误]
H -->|是| J{密码复杂度达标?}
J -->|否| K[报错:密码复杂度不足]
J -->|是| L{账户存在?}
L -->|否| M[报错:用户名不存在]
L -->|是| N{密码正确?}
N -->|否| O[更新错误次数,若≥3则锁定]
N -->|是| P[登录成功]
```
##### 2. 逻辑覆盖策略
**条件组合覆盖**(以密码复杂度为例):
- 条件1: 包含大写字母(T/F)
- 条件2: 包含小写字母(T/F)
- 条件3: 包含数字(T/F)
- 条件4: 包含特殊字符(T/F)
组合用例:
- 用例1: "P@ssw0rd!"(T/T/T/T) → 通过
- 用例2: "password1"(F/T/T/F) → 报错
- 用例3: "PASSWORD1!"(T/F/T/T) → 报错
**基本路径测试**(独立路径):
1. 路径1:B→C(用户名空)
2. 路径2:B→D→E(用户名长度错误)
3. 路径3:B→D→F→G(密码空)
4. 路径4:B→D→F→H→I(密码长度错误)
5. 路径5:B→D→F→H→J→K(密码复杂度不足)
6. 路径6:B→D→F→H→J→L→M(用户名不存在)
7. 路径7:B→D→F→H→J→L→N→O(密码错误)
8. 路径8:B→D→F→H→J→L→N→P(登录成功)
##### 3. 白盒测试用例
| 用例编号 | 输入(用户名/密码) | 覆盖路径 | 覆盖条件 |
|----------|---------------------|----------|----------|
| WT01 | "" / x | 路径1 | 条件1:用户名为空 |
| WT02 | "a"*21 / x | 路径2 | 条件2:用户名长度>20 |
| WT03 | validUser / "" | 路径3 | 条件3:密码为空 |
| WT04 | validUser / "A1!a" (7字符) | 路径4 | 条件4:密码长度不足 |
| WT05 | validUser / "aaaa1111!" (无大写) | 路径5 | 条件5:密码缺少大写字母 |
---
#### 四、测试结果分析
##### 1. 覆盖率验证
- **黑盒测试**:通过TC01-TC05覆盖所有等价类与边界值,需验证:
- 边界值用例是否触发预期错误(如TC04密码长度7字符应报错)
- 特殊字符检测是否严格(如TC03中的@符号)
- **白盒测试**:使用代码覆盖率工具(如gcov)验证:
- 语句覆盖是否100%(确保所有代码行执行)
- 条件组合覆盖是否完整(如密码复杂度4个条件的所有False组合)
##### 2. 缺陷定位与改进
- **常见问题**:
- 边界值处理不严格(如允许21字符用户名) → 需修复长度校验逻辑
- 密码复杂度验证顺序错误(如先检查长度再检查复杂度,导致无效输入提前终止) → 调整验证流程[^3]
- 账户锁定机制未重置计时器 → 需增加锁定状态的时间管理
##### 3. 性能与安全验证
- **错误次数锁定**:设计连续3次错误密码的用例,验证:
- 第4次输入是否返回“账户已锁定”
- 5分钟后是否自动解锁(需模拟时间跳转)
- **安全性测试**:
- SQL注入尝试(如用户名输入`admin'--`) → 检查是否过滤特殊字符
- 密码明文传输 → 验证是否使用HTTPS或加密传输[^2]
---
#### 五、测试用例表示例(综合)
| 用例类型 | 用例描述 | 输入数据 | 预期结果 | 覆盖方法 |
|----------|----------|----------|----------|----------|
| 混合用例 | 合法用户名+缺少特殊字符的密码 | "user_123" / "Passw0rd" | "密码需包含特殊字符" | 白盒条件覆盖+黑盒等价类 |
| 边界用例 | 用户名长度=20+密码长度=20 | "a"*20 / "A1!a"*5 | 登录成功 | 黑盒边界值+白盒路径覆盖 |
---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