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YERDEPENDS_meta-platform = "core" LAYERSERIES_COMPAT_meta-platform = "dunfell"
时间: 2023-12-29 18:04:10 浏览: 155
这是一些 Yocto Project 中的 metadata,用于指定平台的依赖关系和兼容性。具体来说,`LAYERDEPENDS_meta-platform` 指定了该层所依赖的其他层,`LAYERSERIES_COMPAT_meta-platform` 指定了该层与哪个 Yocto 版本兼容。在这个例子中,`meta-platform` 层依赖于 `core` 层,且与 Yocto 项目的 `dunfell` 版本兼容。
相关问题
stack_depot_disable=on kasan.stacktrace=off kvm-arm.mode=protected cgroup_disable=pressure qcom_dma_heaps.enable_bitstream_contig_heap=y kpti=0 ssbd=force-off lpm_levels.sleep_disabled=1 video=vfb:640x400,bpp=32,memsize=3072000 msm_rtb.filter=0x237 service_locator.enable=1 swiotlb=4096 firmware_class.path=/vendor/firmware_mnt/image loop.max_part=7 kvm-arm.mode=nvhe hibernate=nocompress noswap_randomize pcie_ports=compat console=ttyMSM0,115200n8 earlycon=qcom_geni,0xa90000 qcom_geni_serial.con_enabled=1 slub_debug=FZPU bootconfig buildvariant=userdebug rootwait ro init=/init resume=/dev/sda13
这是一个启动参数列表,用于指定 Linux 操作系统的启动选项。其中包含了一些针对特定硬件或软件的优化设置,例如:
- stack_depot_disable=on:禁用堆栈存储器。
- kasan.stacktrace=off:禁用 KASan 堆栈跟踪。
- kvm-arm.mode=protected/nvhe:设置 KVM ARM 的虚拟化模式。
- cgroup_disable=pressure:禁用 cgroup 内存压力控制。
- kpti=0:禁用内核页表隔离(KPTI)。
- ssbd=force-off:禁用 Spectre 漏洞的防护措施。
- lpm_levels.sleep_disabled=1:禁用低功耗模式。
- video=vfb:640x400,bpp=32,memsize=3072000:设置虚拟帧缓冲器的分辨率、颜色深度和内存大小。
- msm_rtb.filter=0x237:设置 MSM RTB 过滤器。
- service_locator.enable=1:启用服务定位器。
- swiotlb=4096:设置 I/O 内存管理器的缓冲区大小。
- firmware_class.path=/vendor/firmware_mnt/image:设置固件文件路径。
- loop.max_part=7:设置循环设备的最大分区数。
- hibernate=nocompress:设置休眠时不压缩内存数据。
- noswap_randomize:禁用交换空间的随机化地址。
- pcie_ports=compat:设置 PCIe 接口的兼容性模式。
- console=ttyMSM0,115200n8 earlycon=qcom_geni,0xa90000 qcom_geni_serial.con_enabled=1:设置控制台终端和串口的参数。
- slub_debug=FZPU:启用 SLUB 分配器的调试模式。
- bootconfig:指定使用 Bootconfig 工具进行启动配置。
- buildvariant=userdebug:设置构建变体为用户调试版。
- rootwait ro:等待根文件系统挂载完成,以只读模式启动。
- init=/init:指定 init 进程的路径。
- resume=/dev/sda13:设置恢复分区的设备路径。
static const struct v4l2_subdev_core_ops lt9211_core_ops = { // .interrupt_service_routine = lt9211_isr, .subscribe_event = lt9211_subscribe_event, .unsubscribe_event = v4l2_event_subdev_unsubscribe, .ioctl = lt9211_ioctl, #ifdef CONFIG_COMPAT .compat_ioctl32 = lt9211_compat_ioctl32, #endif };
<think>好的,我现在需要回答用户关于v4l2_subdev_core_ops结构体及其成员函数的定义和使用的问题。首先,我得回顾一下自己对这个主题的了解。V4L2是Linux内核中负责视频设备驱动的子系统,v4l2_subdev结构体用于表示子设备,比如传感器或解码器,而v4l2_subdev_ops包含各种操作集合,其中core_ops是核心操作的一部分。
接下来,我需要确认用户的具体需求。他们想知道v4l2_subdev_core_ops结构体的成员函数定义和用法。根据引用[^1]提到的内容,可能涉及struct v4l2_subdev_core_ops的定义和各个成员函数的作用。我需要先查找相关的内核文档或源代码,确保信息准确。
首先,v4l2_subdev_core_ops结构体包含哪些成员?比如log_status、s_power、init、ioctl等。每个成员函数的具体功能是什么?例如,log_status用于输出子设备的状态信息到日志,s_power控制电源管理,init用于初始化子设备。
然后,我需要解释每个函数的用途和使用场景。比如,s_power在打开或关闭设备时被调用,用来开启或关闭传感器的电源。ioctl用于处理特定的控制命令,这些命令可能不是标准V4L2接口的一部分。
接下来,如何在实际驱动中使用这些函数?可能需要提供代码示例,比如在子设备初始化时注册这些回调函数,或者展示如何实现s_power函数来控制电源状态。同时,需要注意内核版本的不同可能导致API的变化,所以要提醒用户检查他们使用的内核版本。
此外,用户可能需要知道这些函数在驱动开发中的典型应用,比如调试时使用log_status,或者处理硬件特定的命令时使用ioctl。还需要强调正确实现这些回调的重要性,以确保子设备与V4L2框架的正常交互。
最后,生成相关问题时要围绕V4L2子系统的其他结构体、操作集的区别,电源管理的最佳实践,以及调试技巧等方面。确保问题能够引导用户进一步深入学习相关主题。
现在需要整理这些信息,用中文清晰、结构化的方式回答,并确保遵循LaTeX格式要求,行内公式用$...$,独立公式用$$...$$,不过在这个问题中可能公式较少,但要注意代码块的格式和引用标识的正确添加。</think>### v4l2_subdev_core_ops 结构体详解
**定义与作用**
`v4l2_subdev_core_ops` 是 Linux V4L2 子系统中定义子设备核心操作的结构体,属于 `v4l2_subdev_ops` 的一部分。其原型定义通常如下(以 Linux 内核代码为例):
```c
struct v4l2_subdev_core_ops {
int (*log_status)(struct v4l2_subdev *sd);
int (*s_power)(struct v4l2_subdev *sd, int enable);
int (*init)(struct v4l2_subdev *sd, u32 val);
int (*ioctl)(struct v4l2_subdev *sd, unsigned int cmd, void *arg);
// 其他成员可能因内核版本不同有所差异
};
```
---
#### **核心成员函数说明**
1. **`log_status`**
- **功能**: 输出子设备的当前状态信息(如寄存器值、配置参数)到系统日志,用于调试。
- **调用场景**: 用户空间通过 `VIDIOC_LOG_STATUS` 命令触发。
- **示例**:
```c
static int my_subdev_log_status(struct v4l2_subdev *sd) {
struct my_device *dev = to_my_device(sd);
v4l2_info(sd, "Current mode: %d, Power: %s\n",
dev->mode, dev->power_enabled ? "On" : "Off");
return 0;
}
```
2. **`s_power`**
- **功能**: 控制子设备的电源状态(开启/关闭)。
- **参数**: `enable=1` 开启电源,`enable=0` 关闭电源。
- **调用时机**: 设备打开/关闭或电源管理事件发生时。
- **代码示例**:
```c
static int my_subdev_s_power(struct v4l2_subdev *sd, int enable) {
struct my_device *dev = to_my_device(sd);
if (enable) {
regulator_enable(dev->vcc);
dev->power_enabled = true;
} else {
regulator_disable(dev->vcc);
dev->power_enabled = false;
}
return 0;
}
```
3. **`init`**
- **功能**: 初始化子设备的硬件或软件状态。
- **参数**: `val` 可用于传递初始化标志。
- **注意**: 通常在探测(probe)阶段调用。
4. **`ioctl`**
- **功能**: 处理自定义或非标准化的控制命令。
- **应用场景**: 实现硬件特定的控制逻辑(如调整传感器测试模式)。
- **示例**:
```c
static int my_subdev_ioctl(struct v4l2_subdev *sd, unsigned int cmd, void *arg) {
switch (cmd) {
case MY_CUSTOM_CMD:
// 处理自定义命令
return 0;
default:
return -ENOIOCTLCMD;
}
}
```
---
#### **使用流程**
1. **注册操作集**
在子设备驱动中,将实现的函数赋值给 `v4l2_subdev_core_ops`,并挂载到 `v4l2_subdev_ops`:
```c
static const struct v4l2_subdev_core_ops my_subdev_core_ops = {
.log_status = my_subdev_log_status,
.s_power = my_subdev_s_power,
.ioctl = my_subdev_ioctl,
};
static const struct v4l2_subdev_ops my_subdev_ops = {
.core = &my_subdev_core_ops,
.video = &my_subdev_video_ops, // 其他操作集
};
```
2. **集成到 V4L2 框架**
在驱动初始化时,通过 `v4l2_subdev_init` 绑定操作集:
```c
struct v4l2_subdev *sd = &dev->sd;
v4l2_subdev_init(sd, &my_subdev_ops);
sd->owner = THIS_MODULE;
```
---
###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