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语言Fibonacci(斐波那契)数列 编程读入整数n(1<=n<=40),输出Fibonacci数列的前n项。
时间: 2023-06-06 09:08:48 浏览: 362
好的,这是一个编程问题,可以回答。以下是C语言的程序代码:
```
#include <stdio.h>
int main()
{
int n, i, c;
int fib[50];
fib[0] = 0;
fib[1] = 1;
printf("请输入Fibonacci数列的项数 n:");
scanf("%d", &n);
printf("Fibonacci数列的前 %d 项为:\n", n);
for (i = 2; i < n; i++)
{
fib[i] = fib[i-1] + fib[i-2];
}
for (c = 0; c < n; c++)
{
printf("%d ", fib[c]);
}
printf("\n");
return 0;
}
```
程序解释:首先定义n、i、c和fib数组,分别表示Fibonacci数列的项数、循环计数器、打印计数器和存储Fibonacci数列的数组。然后通过scanf()函数读入n的值。接着初始化fib数组的前两项,即第0项和第1项。然后使用循环语句计算剩余的Fibonacci数列。最后使用循环语句打印Fibonacci数列的前n项。
相关问题
利用c语言解决 任务描述: Fibonacci(斐波那契)数列指的是这样一个数列:1,1,2,3,5,8,13,21,34,55,89,144,233,377,610,987,1597,2584,4181,6765,17711,28657,46368... ... 这个数列前2项是1,从第3项开始,每一项都等于前两项之和。编程读入整数n(1<=n<=40),输出Fibonacci数列的前n项。 输入样例: 1 输出样例: 1 输入样例: 2 输出样例: 1,1 输入样例: 5 输出样例: 1,1,2,3,5 输入样例: 10 输出样例: 1,1,2,3,5,8,13,21,34,55
以下是使用C语言实现的代码,可以读入整数n并输出Fibonacci数列的前n项:
```c
#include <stdio.h>
void print_fibonacci(int n) {
if (n <= 0) return; // 如果n小于等于0,则直接返回
int first = 1, second = 1;
printf("%d", first); // 打印第一项
if (n == 1) return; // 如果n为1,则只打印第一项并返回
printf(",%d", second); // 打印第二项
for (int i = 3; i <= n; i++) { // 从第三项开始计算
int next = first + second; // 计算当前项
printf(",%d", next); // 打印当前项
first = second; // 更新第一项
second = next; // 更新第二项
}
}
int main() {
int n;
printf("请输入一个整数n(1<=n<=40): ");
scanf("%d", &n);
if (n < 1 || n > 40) {
printf("输入错误!n必须在1到40之间。\n");
return 1;
}
print_fibonacci(n); // 调用函数打印斐波那契数列
printf("\n");
return 0;
}
```
### 解释:
1. **函数`print_fibonacci`**:
- 接收一个整数`n`作为参数。
- 如果`n`小于等于0,直接返回(理论上不会发生,因为我们在`main`中已经做了检查)。
- 如果`n`为1或2,分别处理特殊情况。
- 对于`n >= 3`的情况,通过循环计算每一项,并更新前两项。
2. **主函数`main`**:
- 提示用户输入一个整数`n`。
- 检查`n`是否在有效范围内(1到40),如果不在范围内则输出错误信息并退出程序。
- 调用`print_fibonacci`函数打印斐波那契数列。
3. **输出格式**:
- 使用逗号`,`分隔每一项,最后一项后面没有逗号。
---
### 示例运行:
#### 输入:
```
5
```
#### 输出:
```
1,1,2,3,5
```
#### 输入:
```
10
```
#### 输出:
```
1,1,2,3,5,8,13,21,34,55
```
---
斐波那契(Fibonacci)数列,又称黄金分割数列:该数列的第一项是0,第二项是1,从第三项起每一项都是前两项之和。 c语言编写程序,从键盘读入一个整数n,然后输出斐波那契数列的前n项到屏幕,项与项之间使用空格分隔。
斐波那契数列是一个非常有趣的数列,在数学和计算机科学中经常被应用。它不仅体现在自然界的许多现象中,如植物的叶子排列等,也用于算法设计。以下是使用C语言编写的一个简单程序,用于生成并输出用户指定项数的斐波那契数列:
```c
#include <stdio.h>
int main() {
int n, i;
long long fib[100]; // 为了防止溢出,这里假设最多计算不超过100项
printf("请输入想要输出的斐波那契数列的项数:");
scanf("%d", &n);
if (n <= 0) {
printf("输入错误!项数需要大于0。\n");
return -1;
}
fib[0] = 0; // 第一项
fib[1] = 1; // 第二项
for (i = 2; i < n; i++) {
fib[i] = fib[i - 1] + fib[i - 2]; // 计算下一项
}
printf("斐波那契数列的前 %d 项是:\n", n);
for (i = 0; i < n; i++) {
if (i > 0) {
printf("%lld ", fib[i]); // 输出项间用空格分隔
}
}
return 0;
}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