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8s高可用集群部署
时间: 2023-12-08 09:39:01 浏览: 296
以下是K8s高可用集群部署的步骤:
1.方案简介:
Kubernetes高可用集群至少需要3个Master节点和2个Worker节点,Master节点之间通过HA组件实现高可用,Worker节点用于运行容器。
2.集群搭建:
2.1 安装要求:每个节点至少2个CPU,2GB内存,20GB磁盘空间。
2.2 准备环境:关闭防火墙,关闭swap,安装docker和kubeadm。
2.3 master节点部署keepalived:在每个Master节点上安装keepalived,用于实现Master节点的高可用。
2.4 master节点部署haproxy:在每个Master节点上安装haproxy,用于实现负载均衡。
2.5 所有节点安装docker/kubeadm/kubelet:在所有节点上安装docker、kubeadm和kubelet。
2.6 部署k8smaster01:在第一个Master节点上执行kubeadm init命令,初始化Kubernetes集群。
2.7 安装集群网络:安装Flannel或Calico等网络插件,用于实现Pod之间的通信。
2.8 k8smaster02加入节点:在第二个Master节点上执行在k8smaster01上init后输出的join命令,加入Kubernetes集群。
2.9 k8snode01加入集群:在第一个Worker节点上执行在k8smaster01上init后输出的join命令,加入Kubernetes集群。
3.测试集群:在集群中创建Pod,测试Pod之间的通信和负载均衡。
相关问题
kubeadm部署k8s高可用集群
### 使用 kubeadm 部署 Kubernetes (k8s) 高可用集群最佳实践
#### 准备工作
为了成功部署高可用的 Kubernetes 集群,需满足特定安装条件。环境准备阶段涉及配置多个服务器作为控制平面节点和工作节点,确保这些机器之间网络互通,并且每台机器上都已安装 Docker 或其他容器运行时以及必要的依赖项[^1]。
#### 初始化控制面节点
每个控制平面节点应独立启动并运行 `kube-apiserver`、`kube-scheduler` 和 `kube-controller-manager` 实例。这可以通过执行命令 `kubeadm init --control-plane-endpoint="LOAD_BALANCER_DNS:LOAD_BALANCER_PORT"` 来实现,其中负载均衡器地址指向所有 master 节点共享的服务端口[^2]。
```bash
sudo kubeadm init --control-plane-endpoint="LOAD_BALANCER_DNS:LOAD_BALANCER_PORT"
```
#### 加入额外 Master 节点
完成首个 master 的初始化之后,可以利用输出中的 join 命令来添加更多的 master 节点到集群中。此过程同样适用于加入 worker nodes 到集群内。
```bash
kubeadm join ...
```
#### 网络插件设置
对于 Pod 间通信而言,选择合适的 CNI 插件至关重要。Calico 是一种流行的选项之一;通过应用相应的 YAML 文件即可轻松集成 Calico 至新创建好的 K8S 集群之中。
```yaml
kubectl apply -f https://docs.projectcalico.org/manifests/calico.yaml
```
#### Dashboard 可视化管理界面
为了让管理员更方便地管理和监控整个集群的状态变化情况,在完成了上述步骤后还可以考虑引入官方提供的 dashboard 组件。只需下载对应的 yaml 文件并通过 kubectl 工具加载进去就能立即生效。
```yaml
kubectl apply -f https://raw.githubusercontent.com/kubernetes/dashboard/v2.7.0/aio/deploy/recommended.yaml
```
sealos部署k8s高可用集群
### 使用 Sealos 部署高可用 Kubernetes 集群
#### 工具简介
Sealos 是一款用于快速部署高可用 Kubernetes 集群的开源工具,能够显著简化集群搭建过程。通过该工具,用户可以在几分钟内完成一个功能完整的 Kubernetes 高可用环境配置。
#### 安装 Sealos
为了开始部署流程,需先在 Master 节点上安装 Sealos 命令行工具。以下是具体操作命令:
```bash
tar zxvf sealos_5.0.1_linux_amd64.tar.gz sealos && chmod +x sealos && mv sealos /usr/bin
```
此命令会解压并设置权限,最后将 `sealos` 可执行文件移动到 `/usr/bin/` 目录以便全局调用[^2]。
#### SSH 密钥分发与节点连通性测试
确保所有参与集群构建的节点之间可以通过 SSH 无密码访问是非常重要的一步。这通常涉及生成密钥对并将公钥复制至目标机器。例如,在 Master 主机上可以运行如下命令来验证连接状态:
```bash
ssh 192.168.200.101
exit
ssh 192.168.200.102
exit
```
上述脚本展示了成功建立远程会话以及正常退出的过程[^3]。
#### 初始化 Kubernetes 集群
一旦前期准备工作就绪,则可利用 Sealos 执行初始化动作。默认情况下,它会选择 Calico 作为 CNI 插件提供容器网络服务支持。下面是一条典型的启动指令及其预期输出示例:
```bash
[root@k8s-m1 ~]# kubectl get ns
NAMESPACE STATUS AGE
default Active 7m
kube-public Active 7m
kube-system Active 7m
```
这里列出了新创建好的命名空间列表,表明基础架构已初步成型[^1]。
#### 自定义配置选项
虽然标准模式下已经包含了大部分常用设定项,但实际生产环境中往往还需要进一步调整参数满足特定需求。比如指定版本号、启用额外组件或者修改存储类等等。这些都可以借助 YAML 文件形式传递给 Sealos 来实现灵活定制化处理。
---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