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89C51单片机的 P1.0接一开关,P2口接8个发光二极管,分别为L0、L1、···、L7。开关打开时,二极管全灭,开关闭合时,程序控制 LO、L1、L2、L3 四灯点亮,而其他四灯如 L4-L5-L6一L7-L4一…依次循环点亮。

时间: 2024-11-28 07:28:19 浏览: 93
AT89C51单片机是一种常用的8位微控制器,用于简单的控制系统。P1.0是一个输入端口,可以连接到一个开关,作为输入信号。P2口通常是一个8位输出口,非常适合驱动LED灯。 要实现你的描述,你可以按照以下步骤操作: 1. **初始化**:首先,在程序开始时,将P2口设置为输出模式,因为我们需要通过它来控制LED灯。例如,可以用`P2 = 0xFF;`将所有位设为低电平,这样初始状态下所有LED都是熄灭状态。 2. **处理开关输入**:当检测到P1.0接通的开关(即低电平)时,表明开关打开。此时,你可以跳过控制L4至L7这四个LED,只点亮LO、L1、L2和L3。 ```c if (!P1_0_is_high()) { // 开关打开,仅点亮前4个LED P2 &= ~(1 << 0) | (1 << 1) | (1 << 2) | (1 << 3); } ``` 3. **定时或循环**:为了实现其余四灯的循环点亮,你可能需要使用计数器或者定时器来定期改变P2口的状态。比如每四个时间周期,就切换P2口的一个位,这样就可以达到你所描述的效果。记得每次开关打开时,重新开始这个循环。 4. **主循环**:在程序的主要循环部分,检查开关状态并根据需要调整P2口,同时进行上述定时或循环操作。
相关问题

AT89C51单片机的 P1.0接一开关,P2口接8个发光二极管,分别为L0、L1、···、L7。开关打开时,二极管全灭,开关闭合时,程序控制 LO、L1、L2、L3 四灯点亮,而其他四灯如 L4-L

AT89C51单片机是一款常用的51系列8位微控制器,它的P1口(PORT1)和P2口(PORT2)可以分别作为输入和输出端口用于各种I/O操作。P1.0是一个输入引脚,当你接上一个开关时,它可以检测外部信号的变化;P2口则有8位,通常用于驱动LED。 要实现这个功能,你需要做以下步骤: 1. **初始化**:首先,在程序开始时,配置P1.0为输入模式,P2口的前四位(L0至L3)设置为输出模式,并将它们清零,让所有LED初始状态下熄灭。 ```c ; 设置P1.0为输入 MOVLW b'00000001' OUT P1, A ; 设置P2口的前四位为输出并置低(熄灭) MOVWF TRIS2 ; 初始化TRIS2寄存器,使P2口前四位能输出 CLRF PORT2 ; 将PORT2清零,LED熄灭 ``` 2. **主循环**:在循环体中,检查P1.0的状态。如果P1.0状态变为高电平(即开关闭合),说明有输入信号,然后依次点亮L0到L3。 ```c LOOP: IN A, P1 ; 读取P1.0状态 ANL A, #0b11110000 ; 与0x0F进行与运算,保留L0~L3的最低四位 ORL A, PORT2 ; 将结果或入PORT2,点亮对应的LEDs JMP LOOP ; 重复检查开关状态 ``` 3. **异常处理和结束**:当需要退出程序时,记得关闭定时器或中断源等以避免资源泄露。 ```c EXIT: AJMP $+1 ; 跳出程序,进入复位或系统终止 ```

两片STC89C52RC进行双机通信,连接电路如图,传输波特率=4800。用U1控制U2的工作,U2的P2.0发出PWM波控制发光二极管L1的亮度,PWM的周期是20ms,其占空比按百分比存放在30H,31H,32H三个单元中,为十进制数。分别设计两片STC89C52RC的程序,完成以下功能: 1、当S1按钮按下时,U1把30H=90发送给U2,U2将其保存在40H单元中,并从P2.0输出,控制L1的亮度为90%。 2、当S1按钮按下时,U1把31H=50发送给U2,U2将其保存在41H单元中,并从P2.0输出,控制L1的亮度为50%。 3、当S1按钮按下时,U1把32H=20发送给U2,U2将其保存在42H单元中,并从P2.0输出,控制L1的亮度为20%。 要求完整的程序并加注解。

由于电路图并未提供,故只能给出程序代码。 U1代码: ```c #include <STC89C5xRC.H> #define FOSC 11059200UL // 单片机晶振频率 #define BAUD 9600 // 串口波特率 #define TIMER1MS (65536-FOSC/1000) // 定时器初值 sbit S1 = P3^2; // S1按钮连接到P3.2 void UART_Init() { SCON = 0x50; // 设置串口工作模式,8位数据位,波特率可变 TMOD |= 0x20; // 设置定时器1工作模式,自动重装载 TH1 = TL1 = TIMER1MS/BAUD; // 设置波特率 ET1 = 0; // 关闭定时器1中断 TR1 = 1; // 启动定时器1 } void UART_SendByte(unsigned char dat) { SBUF = dat; // 将数据存入串口发送缓存 while(TI == 0); // 等待发送完成 TI = 0; } void UART_SendString(unsigned char *s) { while(*s) { UART_SendByte(*s++); } } unsigned char UART_ReceiveByte() { while(RI == 0); // 等待接收完成 RI = 0; return SBUF; // 返回接收到的数据 } void main() { unsigned char pwm = 0x30; // 初始占空比为30% UART_Init(); // 初始化串口 while(1) { if(S1 == 0) { // 如果按钮被按下 UART_SendByte(pwm); // 向U2发送占空比 while(S1 == 0); // 等待按钮释放 } pwm++; // 增加占空比 if(pwm > 0x32) { // 如果占空比已经到达最大值 pwm = 0x30; // 重置占空比 } TH1 = TL1 = TIMER1MS/BAUD; // 重新设置波特率 } } ``` U2代码: ```c #include <STC89C5xRC.H> #define FOSC 11059200UL // 单片机晶振频率 #define BAUD 9600 // 串口波特率 #define TIMER1MS (65536-FOSC/1000) // 定时器初值 sbit LED = P2^0; // LED连接到P2.0 void UART_Init() { SCON = 0x50; // 设置串口工作模式,8位数据位,波特率可变 TMOD |= 0x20; // 设置定时器1工作模式,自动重装载 TH1 = TL1 = TIMER1MS/BAUD; // 设置波特率 ET1 = 0; // 关闭定时器1中断 TR1 = 1; // 启动定时器1 } unsigned char UART_ReceiveByte() { while(RI == 0); // 等待接收完成 RI = 0; return SBUF; // 返回接收到的数据 } void PWM_Init() { TMOD |= 0x01; // 设置定时器0工作模式,16位自动重装载 TH0 = 0xff; // 设置定时器0初值,PWM周期为20ms TL0 = 0xf0; ET0 = 1; // 开启定时器0中断 TR0 = 1; // 启动定时器0 } void main() { unsigned char pwm = 0; // 初始占空比为0% UART_Init(); // 初始化串口 PWM_Init(); // 初始化PWM while(1) { pwm = UART_ReceiveByte(); // 接收U1发送的占空比 switch(pwm) { case 0x30: // 如果是30H P40 = pwm; // 保存到40H CCAP0H = CCAP0L = (unsigned char)(65535 - (20*48*9)/10); // 设置PWM占空比为90% break; case 0x31: // 如果是31H P41 = pwm; // 保存到41H CCAP0H = CCAP0L = (unsigned char)(65535 - (20*48*5)/10); // 设置PWM占空比为50% break; case 0x32: // 如果是32H P42 = pwm; // 保存到42H CCAP0H = CCAP0L = (unsigned char)(65535 - (20*48*2)/10); // 设置PWM占空比为20% break; default: break; } } } void Timer0_ISR() interrupt 1 { LED = !LED; // 翻转LED状态 } ```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推荐

recommend-type

基于AT89C51单片机的LED彩灯控制器设计

本文介绍了基于AT89C51单片机的LED彩灯控制器设计,详细介绍了TWI总线的内部模块、工作时序和工作模式,并给出一个编程实例加以说明。TWI总线是一种基于两线的串行总线,具有I2C总线的特点,即接线简单,外部硬件只...
recommend-type

基于AT89C51单片机的十进制计算器系统设计

本文所介绍的基于AT89C51单片机设计的十进制计算器系统,不仅是一个实用的计算工具,更是一个深入理解单片机及嵌入式系统设计的典型案例。 AT89C51单片机作为一种经典的8位微控制器,拥有丰富的指令集和多种内置...
recommend-type

基于AT89C51单片机的交通灯控制系统设计与仿真

本文以AT89C51单片机为核心,设计了一个具备多种功能的交通灯控制系统,包括基本的交通灯切换、通行时间设置、紧急情况处理以及特殊情况应对。 1. 系统总体功能描述 系统设计遵循交通灯的基本工作逻辑,例如主干道...
recommend-type

基于AT89C51单片机的LED汉字显示屏设计方案

《基于AT89C51单片机的LED汉字显示屏设计方案》 LED汉字显示屏作为一种广泛应用的显示设备,凭借其高亮度、长寿命、灵活布局和丰富色彩,被广泛应用于公共场所的信息发布和广告展示。本文主要探讨了如何使用AT89C51...
recommend-type

基于AT89C52单片机最小系统接口电路设计

其内部集成了一个兼容MCS-51指令系统的8位CPU,以及闪存存储单元,这使得AT89C52在设计各种控制应用时表现出极高的灵活性。 AT89C52与AT89C51类似,但在某些功能上有所增强,例如它提供了额外的I/O口线和定时器/...
recommend-type

500强企业管理表格模板大全

在当今商业环境中,管理表格作为企业运营和管理的重要工具,是确保组织高效运作的关键。世界500强企业在管理层面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它们的规范化和精细化管理。本文件介绍的“世界500强企业管理表格经典”,是一份集合了多种管理表格模板的资源,能够帮助管理者们更有效地进行企业规划、执行和监控。 首先,“管理表格”这个概念在企业中通常指的是用于记录、分析、决策和沟通的各种文档和图表。这些表格不仅仅局限于纸质形式,更多地是以电子形式存在,如Excel、Word、PDF等文件格式。它们帮助企业管理者收集和整理数据,以及可视化信息,从而做出更加精准的决策。管理表格可以应用于多个领域,例如人力资源管理、财务预算、项目管理、销售统计等。 标题中提及的“世界500强”,即指那些在全球范围内运营且在《财富》杂志每年公布的全球500强企业排行榜上出现的大型公司。这些企业通常具备较为成熟和先进的管理理念,其管理表格往往经过长时间的实践检验,并且能够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和决策质量。 描述中提到的“规范化”是企业管理中的一个核心概念。规范化指的是制定明确的标准和流程,以确保各项管理活动的一致性和可预测性。管理表格的使用能够帮助实现管理规范化,使得管理工作有据可依、有章可循,减少因个人经验和随意性带来的风险和不确定性。规范化管理不仅提高了企业的透明度,还有利于培养员工的规则意识,加强团队之间的协调与合作。 “经典”一词在这里强调的是,这些管理表格模板是经过实践验证,能够适用于大多数管理场景的基本模式。由于它们的普适性和高效性,这些表格模板被广泛应用于不同行业和不同规模的企业之中。一个典型的例子是SWOT分析表,它可以帮助企业识别内部的优势(Strengths)、弱点(Weaknesses)以及外部的机会(Opportunities)和威胁(Threats)。SWOT分析表就是一个在世界500强企业中普遍使用的管理表格。 标签中的“表格模板”则是对上述管理工具的具体描述。这些模板通常是预先设计好的,能够帮助企业管理者快速开始工作,无需从零开始制作新的表格。它们包含了一些必备的字段和格式,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具体需求对模板进行调整和填充。 文件名称列表中的“index.html”可能是压缩包内的一个网页文件,用于展示管理表格的索引或介绍。如果这是一个在线资源,它将允许用户通过网页界面访问和下载各种表格模板。而“menu”可能是一个导航文件,用来帮助用户在多个表格模板之间进行选择。“data”文件夹可能包含了实际的表格模板文件,它们可能以Excel、Word等格式存在。 总的来说,管理表格是企业成功管理不可或缺的工具。通过使用世界500强企业所采纳的管理表格模板,其他企业可以借鉴这些顶级企业的管理经验,帮助自己在管理实践中达到更高的效率和质量。通过规范化和模板化的管理表格,企业可以确保其管理活动的一致性和标准化,这对于保持竞争力和实现长期发展至关重要。
recommend-type

YOLOv8目标检测算法深度剖析:从零开始构建高效检测系统(10大秘诀)

# 1. YOLOv8目标检测算法概述 ## 1.1 YOLOv8的简介与定位 YOLOv8(You Only Look Once version 8)作为一种前沿的目标检测算法,是由YOLO系列算法演化而来。该算法特别强调快速与准确的平衡,它被设计用于实时图像识别
recommend-type

mclmcrrt9_8.dll下载

<think>我们正在处理用户关于"mclmcrrt9_8.dll"文件的下载请求。根据引用内容,这个文件是MATLAB运行时库的一部分,通常与特定版本的MATLABRuntime相关联。用户需求:下载mclmcrrt9_8.dll的官方版本。分析:1.根据引用[2]和[3],mclmcrrt9_0_1.dll和mclmcrrt9_13.dll都是MATLABRuntime的文件,版本号对应MATLAB的版本(如9_0对应R2016a,9_13对应2022b)。2.因此,mclmcrrt9_8.dll应该对应于某个特定版本的MATLAB(可能是R2016b?因为9.8版本通常对应MATLABR
recommend-type

林锐博士C++编程指南与心得:初学者快速提能

首先,这份文件的核心在于学习和提高C++编程能力,特别是针对初学者。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掌握的不仅仅是编程语法和基本结构,更多的是理解和运用这些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下面将详细解释一些重要的知识点。 ### 1. 学习C++基础知识 - **基本数据类型**: 在C++中,需要熟悉整型、浮点型、字符型等数据类型,以及它们的使用和相互转换。 - **变量与常量**: 学习如何声明变量和常量,并理解它们在程序中的作用。 - **控制结构**: 包括条件语句(if-else)、循环语句(for、while、do-while),它们是构成程序逻辑的关键。 - **函数**: 理解函数定义、声明、调用和参数传递机制,是组织代码的重要手段。 - **数组和指针**: 学习如何使用数组存储数据,以及指针的声明、初始化和运算,这是C++中的高级话题。 ### 2. 林锐博士的《高质量的C++编程指南》 林锐博士的著作《高质量的C++编程指南》是C++学习者的重要参考资料。这本书主要覆盖了以下内容: - **编码规范**: 包括命名规则、注释习惯、文件结构等,这些都是编写可读性和可维护性代码的基础。 - **设计模式**: 在C++中合理使用设计模式可以提高代码的复用性和可维护性。 - **性能优化**: 学习如何编写效率更高、资源占用更少的代码。 - **错误处理**: 包括异常处理和错误检测机制,这对于提高程序的鲁棒性至关重要。 - **资源管理**: 学习如何在C++中管理资源,避免内存泄漏等常见错误。 ### 3. 答题与测试 - **C++C试题**: 通过阅读并回答相关试题,可以帮助读者巩固所学知识,并且学会如何将理论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 **答案与评分标准**: 提供答案和评分标准,使读者能够自我评估学习成果,了解哪些方面需要进一步加强。 ### 4. 心得体会与实践 - **实践**: 理论知识需要通过大量编程实践来加深理解,动手编写代码,解决问题,是学习编程的重要方式。 - **阅读源码**: 阅读其他人的高质量代码,可以学习到许多编程技巧和最佳实践。 - **学习社区**: 参与C++相关社区,比如Stack Overflow、C++论坛等,可以帮助解答疑惑,交流心得。 ### 5. 拓展知识 - **C++标准库**: 学习C++标准模板库(STL),包括vector、map、list、algorithm等常用组件,是构建复杂数据结构和算法的基础。 - **面向对象编程**: C++是一种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理解类、对象、继承、多态等概念对于写出优雅的C++代码至关重要。 - **跨平台编程**: 了解不同操作系统(如Windows、Linux)上的C++编程差异,学习如何编写跨平台的应用程序。 - **现代C++特性**: 学习C++11、C++14、C++17甚至C++20中的新特性,如智能指针、lambda表达式、自动类型推导等,可以提高开发效率和代码质量。 ### 总结 学习C++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从基础语法开始,逐步深入到设计思想、性能优化、跨平台编程等领域。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初学者可以逐步成长为一个具有高代码质量意识的C++程序员。而通过阅读经典指南书籍,参与测试与评估,以及反思和总结实践经验,读者将更加扎实地掌握C++编程技术。此外,还需注意编程社区的交流和现代C++的发展趋势,这些都对于保持编程技能的前沿性和实用性是必不可少的。
recommend-type

线性代数方程组求解全攻略:直接法vs迭代法,一文搞懂

# 摘要 线性代数方程组求解是数学和工程领域中的基础而重要的问题。本文首先介绍了线性方程组求解的基础知识,然后详细阐述了直接法和迭代法两种主要的求解策略。直接法包括高斯消元法和LU分解方法,本文探讨了其理论基础、实践应用以及算法优化。迭代法则聚焦于雅可比和高斯-赛德尔方法,分析了其原理、实践应用和收敛性。通过比较分析,本文讨论了两种方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