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89C51单片机的 P1.0接一开关,P2口接8个发光二极管,分别为L0、L1、···、L7。开关打开时,二极管全灭,开关闭合时,程序控制 LO、L1、L2、L3 四灯点亮,而其他四灯如 L4-L5-L6一L7-L4一…依次循环点亮。
时间: 2024-11-28 07:28:19 浏览: 93
AT89C51单片机是一种常用的8位微控制器,用于简单的控制系统。P1.0是一个输入端口,可以连接到一个开关,作为输入信号。P2口通常是一个8位输出口,非常适合驱动LED灯。
要实现你的描述,你可以按照以下步骤操作:
1. **初始化**:首先,在程序开始时,将P2口设置为输出模式,因为我们需要通过它来控制LED灯。例如,可以用`P2 = 0xFF;`将所有位设为低电平,这样初始状态下所有LED都是熄灭状态。
2. **处理开关输入**:当检测到P1.0接通的开关(即低电平)时,表明开关打开。此时,你可以跳过控制L4至L7这四个LED,只点亮LO、L1、L2和L3。
```c
if (!P1_0_is_high()) {
// 开关打开,仅点亮前4个LED
P2 &= ~(1 << 0) | (1 << 1) | (1 << 2) | (1 << 3);
}
```
3. **定时或循环**:为了实现其余四灯的循环点亮,你可能需要使用计数器或者定时器来定期改变P2口的状态。比如每四个时间周期,就切换P2口的一个位,这样就可以达到你所描述的效果。记得每次开关打开时,重新开始这个循环。
4. **主循环**:在程序的主要循环部分,检查开关状态并根据需要调整P2口,同时进行上述定时或循环操作。
相关问题
AT89C51单片机的 P1.0接一开关,P2口接8个发光二极管,分别为L0、L1、···、L7。开关打开时,二极管全灭,开关闭合时,程序控制 LO、L1、L2、L3 四灯点亮,而其他四灯如 L4-L
AT89C51单片机是一款常用的51系列8位微控制器,它的P1口(PORT1)和P2口(PORT2)可以分别作为输入和输出端口用于各种I/O操作。P1.0是一个输入引脚,当你接上一个开关时,它可以检测外部信号的变化;P2口则有8位,通常用于驱动LED。
要实现这个功能,你需要做以下步骤:
1. **初始化**:首先,在程序开始时,配置P1.0为输入模式,P2口的前四位(L0至L3)设置为输出模式,并将它们清零,让所有LED初始状态下熄灭。
```c
; 设置P1.0为输入
MOVLW b'00000001'
OUT P1, A
; 设置P2口的前四位为输出并置低(熄灭)
MOVWF TRIS2 ; 初始化TRIS2寄存器,使P2口前四位能输出
CLRF PORT2 ; 将PORT2清零,LED熄灭
```
2. **主循环**:在循环体中,检查P1.0的状态。如果P1.0状态变为高电平(即开关闭合),说明有输入信号,然后依次点亮L0到L3。
```c
LOOP:
IN A, P1 ; 读取P1.0状态
ANL A, #0b11110000 ; 与0x0F进行与运算,保留L0~L3的最低四位
ORL A, PORT2 ; 将结果或入PORT2,点亮对应的LEDs
JMP LOOP ; 重复检查开关状态
```
3. **异常处理和结束**:当需要退出程序时,记得关闭定时器或中断源等以避免资源泄露。
```c
EXIT:
AJMP $+1 ; 跳出程序,进入复位或系统终止
```
两片STC89C52RC进行双机通信,连接电路如图,传输波特率=4800。用U1控制U2的工作,U2的P2.0发出PWM波控制发光二极管L1的亮度,PWM的周期是20ms,其占空比按百分比存放在30H,31H,32H三个单元中,为十进制数。分别设计两片STC89C52RC的程序,完成以下功能: 1、当S1按钮按下时,U1把30H=90发送给U2,U2将其保存在40H单元中,并从P2.0输出,控制L1的亮度为90%。 2、当S1按钮按下时,U1把31H=50发送给U2,U2将其保存在41H单元中,并从P2.0输出,控制L1的亮度为50%。 3、当S1按钮按下时,U1把32H=20发送给U2,U2将其保存在42H单元中,并从P2.0输出,控制L1的亮度为20%。 要求完整的程序并加注解。
由于电路图并未提供,故只能给出程序代码。
U1代码:
```c
#include <STC89C5xRC.H>
#define FOSC 11059200UL // 单片机晶振频率
#define BAUD 9600 // 串口波特率
#define TIMER1MS (65536-FOSC/1000) // 定时器初值
sbit S1 = P3^2; // S1按钮连接到P3.2
void UART_Init() {
SCON = 0x50; // 设置串口工作模式,8位数据位,波特率可变
TMOD |= 0x20; // 设置定时器1工作模式,自动重装载
TH1 = TL1 = TIMER1MS/BAUD; // 设置波特率
ET1 = 0; // 关闭定时器1中断
TR1 = 1; // 启动定时器1
}
void UART_SendByte(unsigned char dat) {
SBUF = dat; // 将数据存入串口发送缓存
while(TI == 0); // 等待发送完成
TI = 0;
}
void UART_SendString(unsigned char *s) {
while(*s) {
UART_SendByte(*s++);
}
}
unsigned char UART_ReceiveByte() {
while(RI == 0); // 等待接收完成
RI = 0;
return SBUF; // 返回接收到的数据
}
void main() {
unsigned char pwm = 0x30; // 初始占空比为30%
UART_Init(); // 初始化串口
while(1) {
if(S1 == 0) { // 如果按钮被按下
UART_SendByte(pwm); // 向U2发送占空比
while(S1 == 0); // 等待按钮释放
}
pwm++; // 增加占空比
if(pwm > 0x32) { // 如果占空比已经到达最大值
pwm = 0x30; // 重置占空比
}
TH1 = TL1 = TIMER1MS/BAUD; // 重新设置波特率
}
}
```
U2代码:
```c
#include <STC89C5xRC.H>
#define FOSC 11059200UL // 单片机晶振频率
#define BAUD 9600 // 串口波特率
#define TIMER1MS (65536-FOSC/1000) // 定时器初值
sbit LED = P2^0; // LED连接到P2.0
void UART_Init() {
SCON = 0x50; // 设置串口工作模式,8位数据位,波特率可变
TMOD |= 0x20; // 设置定时器1工作模式,自动重装载
TH1 = TL1 = TIMER1MS/BAUD; // 设置波特率
ET1 = 0; // 关闭定时器1中断
TR1 = 1; // 启动定时器1
}
unsigned char UART_ReceiveByte() {
while(RI == 0); // 等待接收完成
RI = 0;
return SBUF; // 返回接收到的数据
}
void PWM_Init() {
TMOD |= 0x01; // 设置定时器0工作模式,16位自动重装载
TH0 = 0xff; // 设置定时器0初值,PWM周期为20ms
TL0 = 0xf0;
ET0 = 1; // 开启定时器0中断
TR0 = 1; // 启动定时器0
}
void main() {
unsigned char pwm = 0; // 初始占空比为0%
UART_Init(); // 初始化串口
PWM_Init(); // 初始化PWM
while(1) {
pwm = UART_ReceiveByte(); // 接收U1发送的占空比
switch(pwm) {
case 0x30: // 如果是30H
P40 = pwm; // 保存到40H
CCAP0H = CCAP0L = (unsigned char)(65535 - (20*48*9)/10); // 设置PWM占空比为90%
break;
case 0x31: // 如果是31H
P41 = pwm; // 保存到41H
CCAP0H = CCAP0L = (unsigned char)(65535 - (20*48*5)/10); // 设置PWM占空比为50%
break;
case 0x32: // 如果是32H
P42 = pwm; // 保存到42H
CCAP0H = CCAP0L = (unsigned char)(65535 - (20*48*2)/10); // 设置PWM占空比为20%
break;
default:
break;
}
}
}
void Timer0_ISR() interrupt 1 {
LED = !LED; // 翻转LED状态
}
```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