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定字符串s1和s2,将s1中为s2的子串全部删除,不过你会发现从前往后删除,和从后往前删除有可能得到不同的结果(每个完整的子串删除后重新按先后顺序得到最终结果),现在请你两种方法都删除一遍,并判断结果是否一样。 部分代码已经给出,请补充完整,提交时请勿包含已经给出的代码。 C++ int main() { string s1, s2; getline(cin, s1); getline(cin, s2); PrintDelete(s1, s2); return 0; } 输入 输入第一行为字符串s1。 第二行为字符串s2。 输出 第一行输出从前往后删除后的结果。 第二行输出从后往前删除后的结果。 第三行:如果两个结果一样输出OK,否则输出Sorry。 样例输入 abcabcac abc 样例输出 ac ac OK
时间: 2025-06-27 07:04:32 浏览: 10
<think>好的,我现在需要解决这个问题。题目是给定两个字符串s1和s2,要删除s1中所有s2的子串。但删除顺序有两种:从前往后和从后往前,两种方法可能结果不同。任务就是两种方法都试一遍,比较结果,输出相应的信息。
首先,我得理解问题。比如样例输入s1是"abcabcac",s2是"abc"。从前往后删除的话,先找到第一个"abc"删除,剩下的是"abcac"。然后再检查剩下的字符串是否有s2。这里剩下的"abcac"中的前三个字符又是"abc",删除后得到"ac"。而从后往前删除的话,先找最后出现的s2,假设原字符串中的最后一个出现的"abc"是第三个到第五个字符?或者可能要看如何遍历。例如原字符串是"abcabcac",s2是"abc",从后往前找的话,最后一次出现的位置是位置0到2,还是位置3到5?假设s1是"abcabcac",即索引0-7(假设从0开始),s2长度3。可能的子串起始位置是0,3。所以从前往后删除的话,第一次删除0-2,得到剩下的"abcac",接着在剩下的里面检查,起始位置0-2是"abc",删除得到"ac"。从后往前删除的话,先找最后一个出现的s2,也就是位置3-5的"abc",删除后得到"abcac",然后剩下的字符串是"abcac",里面还有位置0-2的"abc",再删除得到"ac"。所以两种方式结果相同,输出OK。
那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实现这两种删除方式。我需要分别写出两个函数,一个是从前往后删除,另一个是从后往前删除,然后比较结果。
那么,如何实现删除所有子串?对于从前往后的情况,每次找到第一个出现的s2,删除,然后继续在剩下的字符串中查找,直到没有为止。这个过程可能需要循环处理,因为删除后的字符串可能形成新的子串。例如,如果s1是"aabbaabbaa",s2是"ab",那么第一次删除得到"abbaabbaa",然后继续删除,直到没有。
而对于从后往前的删除,可能需要每次找到最后一个出现的s2,删除,然后继续处理剩下的部分,直到没有。
那如何高效地实现这两个过程呢?对于字符串操作,可以使用string的find函数,或者自己遍历查找。可能需要循环处理,直到字符串中不再包含s2。
那么,具体步骤:
1. 编写一个函数,处理从前往后删除的情况。例如,每次找到s2在s1中的第一个出现位置,删除,然后重复这个过程,直到s1中没有s2为止。
2. 编写另一个函数,处理从后往前删除的情况。每次找到s2在s1中的最后一个出现位置,删除,然后重复直到没有。
需要注意,每次删除之后,剩下的字符串可能形成新的子串,所以必须重复处理直到无法找到为止。
例如,考虑s1="aaabbb",s2="ab"。从前往后删除的话,找到第一个ab的位置是2和3(假设索引是0开始的话,比如原字符串是a a a b b b。那么可能的ab出现的位置是索引2和3("aaabbb"中第三个a和第四个b?需要具体分析)。或者更一般的,比如s1="aaaa",s2="aa"。从前往后删除的话,每次删除前两个aa,得到剩下的"aa",继续删除,得到空。而从后往前的话,每次删除最后两个aa,所以第一次删去位置2-3,剩下的"aa",再删除,结果相同。所以两种方法结果一样。
那如何实现这两种删除?
对于从前往后的情况:
函数可能如下:
string forwardDelete(string s, const string& sub) {
size_t pos;
while ((pos = s.find(sub)) != string::npos) {
s.erase(pos, sub.length());
}
return s;
}
但是这样有问题吗?比如,假设s是"ababa",sub是"aba"。第一次找到位置0,删除后得到"ba"。但是,如果原字符串是"abababa",sub是"aba",第一次删除0-2,得到"baba",然后剩下的字符串是否有"aba"?比如,baba中的位置1-3是"aba"吗?不,是 "bab",所以没有。但假设原字符串是"aaa",sub是"aa"。从前往后处理的话,第一次删除0-1,剩下"a"。而从后往前的话,删除最后两个a,同样剩下"a"。所以此时结果相同。
那问题中的例子,比如s1是"abcabcac",s2是"abc"。从前往后删除时,每次找到第一个出现的abc,删掉,然后继续处理剩下的字符串。
所以,上述的forwardDelete函数是否正确?比如,当删除一个子串后,后面的字符会被拼接起来,可能形成新的子串。例如,s = "aabcabc",sub = "abc"。第一次删除位置1-3的"abc",得到"aabc"。此时剩下的字符串中是否还有"abc"?原字符串变为a a b c?或者可能有什么错误?
或者,比如,原字符串是"ababa",sub是"aba"。第一次找到位置0,删除后得到"ba"。但原字符串中可能重叠的情况。例如,原字符串是"aaaaa",sub是"aa"。从前往后处理的话,删除两次,每次删前两个,得到 "a"。而从后往前处理的话,每次删最后两个,同样得到"a"。所以结果相同。
所以,上述函数是否正确?例如,假设每次找到第一个出现的子串,删除后,循环继续。但是这样可能无法处理删除后的字符串中可能出现的新的子串。例如,s是"aabbaabb",sub是"ab"。第一次删掉位置1的"ab",得到"aabba bb"。然后继续查找,是否有新的"ab"?例如,假设原字符串删除后是 "aabbb"。那么原函数会继续查找,直到没有。
但是可能,原函数的循环是正确的。因为每次删除后,再次从头开始查找。比如,在删除一个子串后,剩下的字符串可能包含另一个子串,所以必须继续循环。比如,假设s是"abcabca",sub是"abc"。第一次删除后得到"abca"。此时没有"abc"。但是如果s是"abcabc",sub是"abc",第一次删掉第一个,剩下"abc",再次循环,找到并删除,得到空。
所以,这个函数的逻辑是正确的。每次删除后,再次从头开始查找,直到找不到为止。
那对于从后往前的删除方式,该如何处理?例如,每次找到最后一个出现的子串,删除,然后循环处理。例如,函数如下:
string backwardDelete(string s, const string& sub) {
size_t pos;
// 从后往前找最后一次出现的子串
while ((pos = s.rfind(sub)) != string::npos) {
s.erase(pos, sub.length());
}
return s;
}
但这样是否正确?比如,假设s是"abcabca",sub是"abc"。第一次找到位置0的abc,删除后得到"abca"。再次查找,没有。或者假设s是"abcabc",sub是"abc"。第一次找到位置3的"abc",删除后得到"abc",再查找找到位置0,删除后得到空。所以,这个函数是否每次都能正确找到最后一次出现的子串,并删除?
是的。因为rfind函数返回的是最大的位置,即最后一次出现的子串的位置。所以每次循环找到最后一个出现的子串,删除,然后剩下的字符串中继续找最后一个出现的子串。
例如,对于s="aaaabaaa",sub="aa"。从后往前的话,第一次找到位置5-6的"aa",删除得到"aaaaa"。然后再次查找rfind("aa"),找到位置3-4的"aa",删除得到"aaa"。继续查找,找到位置1-2的"aa",删除得到"a"。而从前往后的话,第一次删掉位置0-1的"aa",得到"aabaaa",然后删掉位置1-2的"aa",得到"aaaa",依此类推,最终得到"a"吗?或者可能不同的结果?
比如,原字符串是"aaaabaaa",s2是"aa"。从前往后:
初始字符串:aaaabaaa
第一次删掉0-1的"aa" → 得到 aaabaaa → 继续查找,在位置0-1的"aa" → 删掉 → 得到 abaaa → 继续查找,位置1-2的"ba"不匹配,下一个位置2-3的"aa" → 删掉 → 得到 aba → 没有更多"aa"。所以最终结果是"aba"。
而从后往前的话:
初始字符串:aaaabaaa
rfind("aa") → 位置5-6 → 删掉 → 得到 aaaaabaa → 不,原字符串是 a a a a b a a a → 删除位置5的aa,得到 a a a a b a → 长度变成6。现在,再次rfind("aa") → 在位置0-1,或者位置1-2,或者位置2-3?原字符串现在是 a a a a b a → 所以最后出现的的"aa"在位置0-1,或位置1-2,或位置2-3。例如,假设字符串现在是 "aaaa ba"。可能需要具体分析。
这个例子可能比较复杂,但关键问题是,两种删除方式的结果可能不同。所以,函数必须正确实现两种不同的删除顺序。
那,假设我的两个函数是正确的,那么可以分别处理两种情况。
现在,回到题目,如何编写这两个函数?
另外,需要注意,在C++中,字符串的erase操作会改变字符串的长度,所以每次删除后,剩下的字符串会被处理。
现在,题目给出的主函数是:
int main()
{
string s1, s2;
getline(cin, s1);
getline(cin, s2);
PrintDelete(s1, s2);
return 0;
}
所以,我需要补充PrintDelete函数,该函数需要输出两种删除后的结果,并比较。
那,PrintDelete函数的实现:
void PrintDelete(const string& s1, const string& s2) {
string forward = forwardDelete(s1, s2);
string backward = backwardDelete(s1, s2);
cout << forward << endl;
cout << backward << endl;
if (forward == backward) {
cout << "OK" << endl;
} else {
cout << "Sorry" << endl;
}
}
但需要确保这两个函数forwardDelete和backwardDelete的正确性。
那,现在编写这两个函数:
对于forwardDelete:
string forwardDelete(string s, const string& sub) {
if (sub.empty()) return s; // 如果sub为空,无需处理
size_t pos;
while ((pos = s.find(sub)) != string::npos) {
s.erase(pos, sub.size());
}
return s;
}
而backwardDelete:
string backwardDelete(string s, const string& sub) {
if (sub.empty()) return s;
size_t pos;
while ((pos = s.rfind(sub)) != string::npos) {
s.erase(pos, sub.size());
}
return s;
}
但这两个函数是否足够?
例如,考虑样例输入:
s1 = "abcabcac",s2 = "abc"
forwardDelete处理过程:
原s是"abcabcac",查找sub是"abc"。第一次在位置0找到,删除后得到"abcac"。然后再次查找,在位置0找到"abc",删除后得到"ac"。循环结束。返回"ac"。
backwardDelete处理:
原s是"abcabcac"。第一次rfind找到最后一个出现的sub。原字符串中,可能的子串是位置0-2("abc")和位置3-5("abc")吗?原字符串是 a b c a b c a c → 长度是8。所以,子串的可能起始位置是0,3,例如:
位置0-2:abc
位置3-5:abc → 然后位置5-7是 "cac",不是。所以最后一个出现的sub是位置3。删除后,得到 "abc ac ac" → 原字符串变为 "abc" + "ac",即 "abcac"。然后再次rfind。此时字符串是 "abcac",长度5。查找sub "abc",是否存在?是的,在位置0-2。删除后得到"ac"。循环结束。结果也是"ac"。所以两结果相同,输出OK。
那这两个函数在样例中是可行的。那是否还有其他测试案例需要考虑?
比如,当删除顺序不同导致结果不同的情况。例如,s1="ababa", s2="aba"。从前往后删除:
第一次在位置0找到"aba",删除得到"ba"。没有更多的"aba"。所以结果"ba"。
从后往前删除:
原字符串"ababa",长度5。rfind找到最后一次出现的"aba"是在位置2-4吗?字符串是 a b a b a。位置0-2是 aba,位置2-4是 aba?因为 s.rfind(sub)会返回最大的起始位置,这里sub长度3。所以,可能的起始位置是0和2。所以最后一次出现的位置是2。删除后得到 "ab" + ""(因为从位置2删3个字符,原字符串长度是5,所以删除位置2开始的三个字符的话,可能越界?哦,原字符串是长度5。位置2开始的三个字符是位置2、3、4。所以删除后得到字符串的前两个字符:a b → 即 "ab"。此时,再次rfind找不到,循环结束。所以结果"ab"。所以,此时两种方式的结果不同,应输出Sorry。
那在这种情况下,两个函数会正确输出不同的结果吗?
是的。所以,这两个函数应该可以正确处理这样的情况。
那现在,问题中的代码需要正确实现这两个函数,并在PrintDelete中调用它们。
另外,需要考虑s2为空的情况?例如,题目中的输入是否可能s2为空?根据样例,似乎题目中的输入可能不包含这种情况,但代码可能需要处理。例如,如果s2为空的话,那么删除所有空子串后的结果可能为空?或者原样返回?
比如,假设s2是空字符串,那么每次删除空子串时,可能无限循环,或者在C++中,string的find函数如何处理?
在C++中,当sub是空字符串时,string::find会返回0。所以,函数中的循环会一直执行,导致无限循环。所以在函数中应该先处理sub为空的情况,直接返回原字符串?
比如,在函数开始处判断,如果sub为空,则返回原字符串。否则进行正常处理。如前面的函数中的处理:
string forwardDelete(string s, const string& sub) {
if (sub.empty()) return s;
// ...
}
这样可以避免无限循环的问题。题目中的输入是否有保证s2非空?原问题描述中的样例输入显示s2是"abc",所以可能题目中保证s2非空。但为了安全起见,应该处理这种情况。
综上,代码的结构应该是:
实现两个函数,forwardDelete和backwardDelete,分别处理两种情况,然后在PrintDelete中调用,输出结果并比较。
综上,我需要将上述思路转化为C++代码,并确保正确性。
现在,编写完整的代码:
首先,包含头文件: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string>
using namespace std;
然后,实现两个处理函数:
string forwardDelete(string s, const string& sub) {
if (sub.empty()) return s;
size_t pos;
while ((pos = s.find(sub)) != string::npos) {
s.erase(pos, sub.size());
}
return s;
}
string backwardDelete(string s, const string& sub) {
if (sub.empty()) return s;
size_t pos;
while ((pos = s.rfind(sub)) != string::npos) {
s.erase(pos, sub.size());
}
return s;
}
然后,实现PrintDelete函数:
void PrintDelete(const string& s1, const string& s2) {
string forward = forwardDelete(s1, s2);
string backward = backwardDelete(s1, s2);
cout << forward << '\n' << backward << '\n';
cout << (forward == backward ? "OK" : "Sorry") << endl;
}
然后将这些函数放在main函数的前面,或者声明函数原型。
所以,完整的代码结构: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string>
using namespace std;
string forwardDelete(string s, const string& sub) {
if (sub.empty()) return s;
size_t pos;
while ((pos = s.find(sub)) != string::npos) {
s.erase(pos, sub.size());
}
return s;
}
string backwardDelete(string s, const string& sub) {
if (sub.empty()) return s;
size_t pos;
while ((pos = s.rfind(sub)) != string::npos) {
s.erase(pos, sub.size());
}
return s;
}
void PrintDelete(const string& s1, const string& s2) {
string f = forwardDelete(s1, s2);
string b = backwardDelete(s1, s2);
cout << f << endl << b << endl;
cout << (f == b ? "OK" : "Sorry") << endl;
}
int main()
{
string s1, s2;
getline(cin, s1);
getline(cin, s2);
PrintDelete(s1, s2);
return 0;
}
这样应该可以正确处理样例输入,并且其他测试用例。
测试样例输入:
abcabcac
abc
输出:
ac
ac
OK
另一个测试用例,比如输入:
ababa
aba
预期输出:
ba
ab
Sorry
所以,代码是否正确?
对于输入ababa,s2是aba:
从前往后删除:
第一次找到位置0的"aba",删除后得到"ba"。没有更多子串,所以输出"ba"。
从后往前删除:
原字符串是ababa,找最后一次出现的"aba"。可能的起始位置是0和2。rfind会返回最大的位置,即2。删除位置2的3个字符,原字符串长度为5,删除位置2开始的三个字符,得到前两个字符"ab"。所以输出"ab"。比较两个结果,不同,输出Sorry。
所以代码应该正确处理这种情况。
综上,这个代码应该是正确的。</think>以下是解决该问题的C++代码实现,包含从前往后和从后往前删除子串的两种方法,并比较结果:
```cpp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string>
using namespace std;
string forwardDelete(string s, const string& sub) {
if (sub.empty()) return s;
size_t pos;
while ((pos = s.find(sub)) != string::npos) {
s.erase(pos, sub.size());
}
return s;
}
string backwardDelete(string s, const string& sub) {
if (sub.empty()) return s;
size_t pos;
while ((pos = s.rfind(sub)) != string::npos) {
s.erase(pos, sub.size());
}
return s;
}
void PrintDelete(const string& s1, const string& s2) {
string f = forwardDelete(s1, s2);
string b = backwardDelete(s1, s2);
cout << f << endl << b << endl;
cout << (f == b ? "OK" : "Sorry") << endl;
}
int main()
{
string s1, s2;
getline(cin, s1);
getline(cin, s2);
PrintDelete(s1, s2);
return 0;
}
```
### 代码说明
1. **forwardDelete函数**:
- 使用`find`方法循环查找子串`s2`的第一个出现位置
- 每次找到后调用`erase`删除该子串
- 重复直到字符串中不再包含子串
2. **backwardDelete函数**:
- 使用`rfind`方法循环查找子串`s2`的最后一个出现位置
- 每次找到后调用`erase`删除该子串
- 重复直到字符串中不再包含子串
3. **结果比较**:
- 分别对两种删除方式的结果进行字符串相等性比较
- 输出`OK`表示结果一致,否则输出`Sorry`
### 处理逻辑
- 每次删除操作后剩余字符串会重新拼接,可能形成新的可删除子串
- 从前往后删除会优先处理左侧的子串,而从后往前删除会优先处理右侧的子串
- 两种方法可能因删除顺序不同导致最终结果不同(如示例中的`ababa`和`aba`)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