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进制计数器74hc160构成12进制计数器
时间: 2023-11-29 14:02:51 浏览: 312
十进制计数器74HC160是一种集成电路,可以用来实现十进制计数功能。要构成12进制计数器,可以通过改变74HC160内部的逻辑电路连接方式来实现。
首先,需要将74HC160的输出引脚连接到12进制数码管显示装置,以便实时显示当前的计数值。接着,需要对74HC160的逻辑电路进行修改,使其在计数到12时进行进位,而不是在计数到10时进行进位。这可以通过增加逻辑门或者改变输出端的连接方式来实现。
另外,还需要对74HC160的时钟输入进行控制,以确保它按照12进制进行计数。可以通过外部的时钟发生器或者计数控制电路来实现。最后,需要进行测试和调试,确保构成的12进制计数器可以正确地进行计数和显示。
总的来说,构成12进制计数器需要对74HC160进行适当的改装和连接,以使其符合12进制计数的要求,并且可以正确地显示计数结果。这样就可以实现从十进制到12进制的计数功能。
相关问题
用中规模十进制计数器74HC160实现9翻1计数器实验数据,技术脉冲为1到13,输出位Q3到Q0,并用数码管显示
好的,根据您的问题,我可以给出以下参考答案:
首先,74HC160是一个4位同步可重置计数器,可以用来实现9翻1计数器。其真值表如下所示:
| CP1 | CP0 | MR | Q3 | Q2 | Q1 | Q0 |
|----|----|----|----|----|----|----|
| 0 | 0 | X | Q3 | Q2 | Q1 | Q0 |
| 0 | 1 | X | Q3 | Q2 | Q1 | Q0+1|
| 1 | 0 | X | Q3 | Q2 | Q1+1| 0 |
| 1 | 1 | X | Q3 | Q2+1| 0 | 0 |
| X | X | 1 | 0 | 0 | 0 | 0 |
其中,CP1和CP0分别是计数器的两个时钟输入,MR是计数器的复位输入,Q3到Q0是计数器的四个输出位。
在本题中,需要实现一个9翻1计数器,即计数器从0开始计数,每计数到9时就回到1重新开始计数。因此,可以使用以下的计数器电路:
1. 将CP0接入技术脉冲,CP1接入一个2分频电路的输出,以便产生周期为26的计数脉冲。
2. 将MR接入一个复位电路,以便在上电或手动复位时将计数器清零。
3. 将计数器的Q3到Q0输出接入四个数码管的段选输入,以便显示计数器的值。
根据以上电路,可以编写如下的实验程序:
```c
#include <reg52.h>
sbit Clock = P1^0; // 技术脉冲输入
sbit Reset = P1^1; // 复位输入
sbit D1 = P2^0; // 数码管1段选控制
sbit D2 = P2^1; // 数码管2段选控制
sbit D3 = P2^2; // 数码管3段选控制
sbit D4 = P2^3; // 数码管4段选控制
unsigned char Count = 0; // 计数器值
void Display(unsigned char Value) {
static unsigned char Code[] = {
0x3F, 0x06, 0x5B, 0x4F, 0x66, 0x6D, 0x7D, 0x07, 0x7F, 0x6F
};
D1 = D2 = D3 = D4 = 1;
P0 = Code[Value % 10];
D1 = 0;
P0 = Code[Value / 10 % 10];
D2 = 0;
P0 = Code[Value / 100 % 10];
D3 = 0;
P0 = Code[Value / 1000 % 10];
D4 = 0;
}
void main() {
Clock = 0;
Reset = 1;
TMOD = 0x01;
TH0 = 0xFC;
TL0 = 0x66;
ET0 = 1;
EA = 1;
TR0 = 1;
while (1) {
Display(Count);
}
}
void Timer0() interrupt 1 {
TH0 = 0xFC;
TL0 = 0x66;
Clock = ~Clock;
if (Clock) {
Count++;
if (Count == 10) {
Count = 1;
}
}
Reset = 0;
asm nop;
Reset = 1;
}
```
在上述程序中,使用定时器0产生周期为26的计数脉冲,将计数器的输出接入Display函数进行数码管显示。当计数器值达到9时,将其重置为1重新开始计数。数码管显示函数使用了一个常量数组Code来存储0到9的数码管段选值,通过位移和取模运算进行数码管显示。
74HC161设计十进制计数器
### 使用74HC161实现十进制计数器的设计方法和原理
#### 设计思路
为了构建一个十进制计数器,即能够从0计到9再回到0循环往复的装置,可以选用一片74HC161同步四位二进制加法计算器来完成此任务。该器件具有四个数据输出QD, QC, QB 和 QA,代表二进制数值中的最低位至最高位;同时提供异步置零端(R0\*)以及同步加载(SL)等功能。
#### 实现方式
当使用单片74HC161创建十进制计数序列时,在每次达到二进制表示形式下的‘1001’(对应于十进制数字9)之后应当立即将其重设回初始状态‘0000’。这可以通过监测特定条件并触发外部逻辑信号作用于R0*引脚上达成目的[^1]。
具体来说:
- **检测机制**:每当计数值到达9 (即二进制1001),此时QA=1,QB=0,QC=0,QD=1,则可通过这些输出线组合起来形成所需的控制信号。
- **清除动作**:一旦上述情况发生,便激活低电平有效的CLR*(清零)输入使能,迫使内部寄存器全部归零从而重新开始新一轮计数过程。
```c
// 假定有函数用于读取各引脚的状态
if ((read_QA() && !read_QB() && !read_QC() && read_QD())) {
// 当前值为'1001'(十进制9), 应立即执行清零操作
set_CLR_low(); // 设置 CLR* 到低电平以启动清零
}
else {
reset_CLR_high(); // 否则保持高电平不改变当前计数状态
}
```
值得注意的是,这里描述的方法依赖于外部附加电路来进行必要的判断与响应处理。对于更复杂的应用场景可能还需要考虑其他因素如噪声抑制、电源管理等[^3]。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