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学习视频压缩与音乐情绪可视化框架探索
立即解锁
发布时间: 2025-09-15 01:39:59 阅读量: 1 订阅数: 9 AIGC 

### 深度学习视频压缩与音乐情绪可视化框架探索
#### 深度学习视频压缩
在视频处理领域,利用人工智能技术生成视频是一个极具潜力的方向。通过从视频和源图像中提取少量信息并借助网络传输,有望实现视频的重建。
##### 视频生成效果与量化处理
生成的视频大多与原始视频相似,但在质量上与AV1等编解码器相比存在一定不足。不过,从感知角度来看,生成视频与源视频较为接近。
在处理过程中采用了量化方法,即通过分割关键点值并截断最后几位数字,降低了关键点和仿射变换的精度,这对生成视频的质量产生了影响。不同的量化因子会导致不同的结果,研究发现,小于1000的10的幂,无论是用于关键点还是仿射变换张量,都会产生更明显的伪影。这些伪影通常在人物边缘,如肩膀或脸部较为明显,表现为人物边缘在帧中快速移动后又回到正确位置,类似“卡顿”现象。
为了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小文件大小,最终选择了关键点量化因子为10000,变换量化因子为1000。虽然使用1000作为关键点量化因子也可行,但文件大小和质量的差异较小,因此更倾向于选择质量稍高的方案。通过MSU视频质量管理工具可以看到量化对图像的影响,尽管肉眼可能无法察觉,但该工具能显示出质量差异。
|量化因子选择|效果|
| ---- | ---- |
|关键点10000,变换1000|保留大部分质量,大幅减小文件大小|
|关键点1000|文件大小和质量差异小,选择质量稍高方案|
##### 视频生成的局限性
在使用该技术时,需要了解其局限性。首先,软件在填充源图像中不可见的数据方面表现不佳。例如,当人物转头时,源图像中未包含的区域可能会出现,虽然会尝试通过着色或变形来填充这些信息,但效果并不理想,影响图像质量。
此外,生成器无法生成新信息,像移动背景、遮挡区域、转头或物体以及过度运动等情况,往往会导致输出视频效果不佳。因此,在选择合适的驱动视频时需要谨慎考虑。
背景移动会导致不仅移动部分变形,还可能使脸部变形,产生轻微扭曲,使脸部更不稳定且分散注意力。即使背景静止,生成器也可能无法清晰区分头部和背景的边界,导致背景有时会因头部运动而变形。
人物的面部表情需要清晰,轻微的嘴唇动作或眉毛移动可能无法被关键点检测器和生成器捕捉,导致输出帧中几乎看不到运动。眨眼动作也可能无法正确呈现,像素的移动并不像真正的眨眼。
头部转动角度过大,如接近90°,会导致面部位置错误,网络只能理解正面视图,会显示扭曲的正面帧。人物头部应覆盖大部分帧区域,最好居中并面向相机,否则面部特征可能无法正确检测
0
0
复制全文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