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驾驶决策技术:从博弈论到类人驾驶
立即解锁
发布时间: 2025-09-05 01:34:00 阅读量: 4 订阅数: 3 AIGC 

# 自动驾驶决策技术:从博弈论到类人驾驶
## 1. 协作博弈论在自动驾驶决策中的应用
在解决复杂交通场景下自动驾驶车辆(CAVs)的驾驶冲突问题上,协作博弈论方法展现出了显著的优势。以无信号环岛场景为例,通过应用协作博弈论方法来进行协作决策。
### 1.1 方法对比
在无信号环岛的协作决策问题中,对比了非协作博弈论方法和协作博弈论方法。两种方法的建模工作和决策收益函数相同,但决策算法不同。经过相同驾驶场景和测试用例的设计与实施,发现两种博弈论方法都能为无信号环岛处的CAVs做出可行且合理的决策,解决复杂环岛区域的驾驶冲突。不过,非协作博弈论方法更有利于个性化驾驶,而协作博弈论方法则有助于提高整个交通系统的效率。
### 1.2 多车道合并问题的解决
为解决CAVs的多车道合并问题,设计了协作博弈论决策框架。提出了运动预测模型,以提升决策算法的性能。在决策成本函数设计中,考虑了包括安全、舒适和效率在内的各种驾驶性能。基于此决策成本函数,采用联盟博弈方法解决无信号环岛处CAVs的驾驶冲突,并提出了四种典型的联盟类型,用于CAVs进行协作决策。测试结果表明,所开发的联盟博弈方法能够为多车道合并区域的CAVs做出可行且合理的决策,不同的联盟形成方式能够适应各种驾驶场景。
### 1.3 无信号环岛决策框架
为解决无信号环岛处CAVs的驾驶冲突,设计了基于大联盟博弈的协作博弈论决策框架,并与非协作博弈论方法进行了对比研究。测试结果显示,两种方法都能通过安全决策解决无信号环岛处CAVs的驾驶冲突。非协作博弈论方法更关注个性化驾驶,而协作博弈论方法则有利于提升整个交通系统的性能。
## 2. 类人自动驾驶建模
类人自动驾驶建模工作分为两个部分,旨在让自动驾驶车辆(AVs)更好地模拟人类驾驶行为。
### 2.1 类人驾驶特征识别与表示
常见的方法是根据现实世界的驾驶数据集进行驾驶风格划分,如将驾驶风格分为激进、正常和保守三种。然而,人类驾驶员的驾驶风格并非固定不变,会受到身体和心理状态、天气、道路条件等因素的影响。而现有研究中AVs的类人驾驶风格通常是固定的,无法体现人类驾驶员多变的驾驶风格。
为实现多变的驾驶风格,提出了驾驶激进性的概念。通过应用纵向速度和偏航率进行驾驶激进性分析,并结合模糊推理方法,得到了从0到1的连续变量——驾驶激进性,从而实现了类人驾驶特征的连续表示。不过,目前仅使用纵向速度和偏航率来反映驾驶激进性,未来可使用更多性能参数进行更准确的描述。
### 2.2 类人驾驶行为建模
根据驾驶风格,为不同的驾驶性能(如驾驶安全、乘坐舒适性和行驶效率)分配不同的权重,使AVs能够表现出类人驾驶行为。在本研究中,每种驾驶风格的权重分配是固定的,但通过应用驾驶激进性,权重参数可以随时间变化,更加合理和类人。
为实现类人路径规划,不同的驾驶风格通过不同的人工势场(APF)分布来体现。在类人控制模型中,使用驾驶员模型,不同的参数设置可以模拟不同的驾驶风格。未来,可使用类脑模型进行AVs的类人控制。
以下是类人自动驾驶建模的流程:
```mermaid
graph LR
A[类人驾驶特征识别与表示] --> B[驾驶风格划分]
B --> C[驾驶激进性分析]
C --> D[模糊推理得到驾驶激进性]
A --> E[类人驾驶行为建模]
E --> F[根据驾驶风格分配权重]
F --> G[类人路径规划(APF分布)]
F --> H[类人控制模型(驾驶员模型)]
```
## 3. 类人决策算法
在类人决策算法中,决策成本函数的设计至关重要,它涉及不同的性能指标和多个决策
0
0
复制全文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