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TLAB统计工具箱深度解析:从入门到精通的7个必学技巧
立即解锁
发布时间: 2025-01-05 16:25:18 阅读量: 115 订阅数: 23 


matlab stats(statistics)工具箱


# 摘要
本论文旨在全面介绍MATLAB统计工具箱的功能、使用方法和在统计分析中的实际应用。首先,论文简要介绍了统计工具箱的基本概念和数据处理的基础知识。随后,深入探讨了MATLAB在概率分布、假设检验、非参数统计以及高级统计分析,如多元统计、时间序列分析和生存分析中的应用。此外,本文还强调了MATLAB统计工具箱在数据可视化方面的能力,包括基础图形绘制和高级图形技术。最后,论文探讨了MATLAB统计工具箱的实践应用,以及如何自定义函数、优化性能和集成外部数据接口。本文为统计学者和数据分析师提供了一套完整的指南,以有效地利用MATLAB进行统计分析和数据处理。
# 关键字
MATLAB统计工具箱;数据处理;概率分布;假设检验;高级统计分析;数据可视化
参考资源链接:[MATLAB Statistics Toolbox R2012b 用户指南](https://wenku.csdn.net/doc/6412b724be7fbd1778d493dd?spm=1055.2635.3001.10343)
# 1. MATLAB统计工具箱简介
MATLAB统计工具箱是一套强大的工具集,它为数据统计分析和可视化提供了全面的支持。本章节将简要介绍该工具箱的核心功能和主要特点,以及如何在数据分析项目中应用它。
## 1.1 工具箱概述
统计工具箱,作为MATLAB的核心组件之一,为用户提供了丰富多样的统计和机器学习函数。它允许用户执行参数估计、假设检验、回归分析、聚类分析等统计操作,并能够通过图形用户界面(GUI)直观展示结果。
## 1.2 功能与优势
此工具箱的主要优势在于其易用性和强大的集成性。用户无需编写复杂的代码,即可完成从数据导入、处理到分析的整个流程。MATLAB统计工具箱与MATLAB的其他工具箱无缝集成,提供了从基础统计到高级分析的全套解决方案。
## 1.3 应用场景
MATLAB统计工具箱广泛应用于工程、金融、生物信息学等领域,适合于科研人员、数据分析员和工程师在项目研究和问题解决中进行数据探索和统计建模。
```matlab
% 示例代码块,展示如何在MATLAB中使用统计工具箱的一个基本功能
data = randn(100, 1); % 随机生成一组数据
mean(data) % 计算数据的平均值
```
接下来,我们将深入探讨MATLAB统计工具箱中的数据处理和基础统计功能,为读者建立数据处理的坚实基础。
# 2. MATLAB统计基础与数据处理
在开始深入探讨MATLAB统计工具箱的强大功能之前,我们首先需要了解一些基础的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的概念。本章会涵盖数据类型与结构、数据导入与预处理以及基本统计分析方法,这些都是进行更高级统计分析之前的重要步骤。
## 2.1 数据类型与结构
### 2.1.1 数据类型概述
MATLAB支持多种数据类型,每种类型都有其特定的应用场景和操作方式。掌握这些数据类型对于高效使用MATLAB进行统计分析至关重要。
MATLAB的基本数据类型包括:
- **数值型数据**:包括整数、浮点数,这是统计分析中最常用的类型。
- **逻辑型数据**:通常用于条件选择和布尔逻辑运算。
- **字符和字符串数据**:用于文本处理和注释。
- **单元格数组**:可存储不同类型的数据项。
- **结构体**:允许存储不同类型的数据,并可以给各个数据字段命名。
### 2.1.2 数据结构操作基础
了解基础数据结构及其操作是处理数据的第一步。在MATLAB中,数组是最常用的数据结构,它用于存储数值型和逻辑型数据。以下是一些基础操作:
```matlab
% 创建数值数组
A = [1, 2, 3; 4, 5, 6]; % 2x3的矩阵
B = [7; 8; 9]; % 3x1的列向量
% 访问数组元素
element = A(2,3); % 访问矩阵A的第2行第3列元素
% 数组拼接
C = [A, B]; % 将向量B拼接到矩阵A的列
% 索引和子集
subA = A(1:2, 1:2); % 提取A的左上角2x2子矩阵
```
除了数组,MATLAB还提供其他结构如单元格数组和结构体,用于存储不同类型的数据。例如,使用结构体存储个人信息:
```matlab
% 创建结构体
person1.name = 'Alice';
person1.age = 30;
person1.gender = 'female';
% 访问结构体字段
person_age = person1.age; % 提取person1的年龄
```
理解和运用这些基本的数据结构对于后续的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工作至关重要。
## 2.2 数据导入与预处理
数据预处理是统计分析中不可或缺的一步,这包括数据的导入和清洗。MATLAB提供了强大的工具来导入外部数据并进行初步的处理。
### 2.2.1 数据导入技术
MATLAB支持多种数据格式的导入,包括文本文件、Excel表格、数据库以及专门的统计数据格式。以下是一个简单的例子,演示如何导入CSV文件中的数据:
```matlab
% 导入CSV文件数据
filename = 'data.csv';
data = csvread(filename);
% 使用导入向导(Import Wizard)
% 在MATLAB命令窗口中输入 `uiimport` 可以打开导入向导图形界面
```
### 2.2.2 数据清洗与预处理方法
导入的数据通常需要经过清洗和预处理才能用于统计分析。这包括处理缺失值、异常值、数据转换和标准化等操作。以下是一个处理缺失数据的例子:
```matlab
% 假设数据集中有缺失值表示为NaN
% 计算每列的平均值并填充缺失值
for i = 1:size(data, 2)
col_mean = mean(data(:, i), 'omitnan');
data(isnan(data(:, i)), i) = col_mean;
end
% 用0或者中位数代替缺失值也是常见做法
```
清洗和预处理数据保证了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后续的统计分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 2.3 基本统计分析
在对数据进行了适当的数据导入和预处理之后,我们就可以进行基本的统计分析了。这包括描述性统计分析和分布检验。
### 2.3.1 描述性统计分析
描述性统计分析能够提供数据集的基本概况,包括中心趋势和离散程度等。在MATLAB中,可以使用内置函数快速得到这些统计量:
```matlab
% 描述性统计
mean_value = mean(data); % 数据的均值
median_value = median(data); % 数据的中位数
std_value = std(data); % 数据的标准差
% 利用 `describe` 函数对数据进行更全面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stats = describe(data);
```
### 2.3.2 分布检验与参数估计
在统计分析中,我们通常需要对数据进行分布检验,以确定数据是否符合某个特定的概率分布。例如,进行正态性检验:
```matlab
% 正态性检验(Kolmogorov-Smirnov检验)
[h, p] = kstest((data-mean(data))./std(data));
% 根据检验结果判断是否接受原假设(数据来自正态分布)
if h == 0
fprintf('数据来自正态分布,p值为:%.4f\n', p);
else
fprintf('数据不来自正态分布,p值为:%.4f\n', p);
end
```
这些基本的统计分析方法为数据的理解和进一步的统计测试奠定了基础。
通过本章的介绍,读者应具备了使用MATLAB进行数据导入、预处理以及基本统计分析的能力。在后续章节中,我们将进一步学习概率分布、假设检验、多元统计分析等更高级的统计工具和方法。
# 3. MATLAB中的概率分布与假设检验
## 3.1 概率分布
### 3.1.1 常见概率分布的介绍
概率分布是统计分析中描述随机变量取值概率的数学模型。在MATLAB中,我们可以使用统计工具箱来操作和分析各种概率分布。常见的概率分布包括正态分布(Normal Distribution)、二项分布(Binomial Distribution)、泊松分布(Poisson Distribution)等。
正态分布是一种连续概率分布,它由两个参数均值(mean)和方差(variance)决定,描述了在许多自然现象、社会现象中出现的误差分布。二项分布则适用于进行固定次数独立实验的情况,每次实验只有两种可能结果(成功或失败),它由试验次数(n)和每次实验成功的概率(p)来描述。泊松分布适用于描述在固定时间或空间内发生某事件的次数,由事件发生的平均次数(λ)来定义。
### 3.1.2 概率分布的实现与应用
MATLAB提供了一系列函数来实现和分析这些概率分布。例如,`normcdf`函数可以用来计算正态分布的累积分布函数(CDF),`binopdf`和`binocdf`分别用于计算二项分布的概率密度函数(PDF)和CDF,`poisspdf`和`poisscdf`分别用于计算泊松分布的PDF和CDF。
概率分布的实现与应用不仅限于理论计算,它在实际数据分析、工程问题求解等领域都有广泛应用。例如,在质量控制中,可以使用正态分布来预测产品尺寸的分布情况;在可靠性工程中,可以使用泊松分布来评估系统发生故障的频率。
## 3.2 假设检验
### 3.2.1 假设检验的基本概念
假设检验是统计推断中的一种方法,用于检验对总体参数的假设是否合理。它通常包括以下步骤:
1. 建立零假设(H0)和备择假设(H1)。零假设通常表示没有效应或差异,而备择假设表示存在某种效应或差异。
2. 选择合适的统计检验方法和相应的检验统计量。
3. 根据样本数据计算检验统计量的值,并确定其在统计分布中的位置。
4. 根据显著性水平(通常为0.05或0.01)和统计分布,得出检验结果,接受或拒绝零假设。
### 3.2.2 常用假设检验方法及实例
在MATLAB中,可以使用各种函数来进行假设检验,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方法:
- t检验(`ttest`或`ttest2`):用于比较两组样本的均值差异,适用于小样本或方差未知的情况。
- 卡方检验(`chi2gof`):检验一组数据是否符合特定的概率分布。
- 方差分析(ANOVA,`anovan`):用于比较多个样本的均值差异。
例如,假设我们想要检验一组学生的数学成绩是否比另一组学生更高。我们可以使用t检验来比较两组数据的均值,并根据计算出的p值来判断两组之间是否存在显著差异。
## 3.3 非参数统计方法
### 3.3.1 非参数统计的定义
非参数统计是指不依赖于总体分布形态的统计方法。与参数统计方法相比,非参数方法在数据分布形态未知或数据不满足某些分布假设时具有优势。非参数方法包括曼-惠特尼U检验(Mann-Whitney U test)、克鲁斯卡尔-瓦利斯检验(Kruskal-Wallis test)等。
### 3.3.2 实际应用中的非参数统计技巧
在MATLAB中进行非参数统计分析,可以利用统计工具箱提供的函数,如`ranksum`、`ktest`等。这些方法在处理非正态分布的数据或异方差数据时特别有用。
例如,当我们想要比较两个独立样本的中位数是否存在显著差异时,可以使用曼-惠特尼U检验。此检验不需要数据服从正态分布,也对异常值不敏感,是一种稳健的非参数检验方法。
通过本章节的介绍,我们了解了概率分布、假设检验以及非参数统计方法的基本概念和在MATLAB中的应用。在下一章节中,我们将继续深入了解MATLAB在高级统计分析中的应用,包括多元统计分析、时间序列分析和生存分析。
# 4. MATLAB中的高级统计分析
## 4.1 多元统计分析
多元统计分析是处理具有多个变量的数据集的方法,旨在理解变量间的关系、数据结构、以及如何将高维数据简化为低维数据以便于分析。在MATLAB中,多元统计分析是通过强大的函数和工具箱来实现的,其中最常用的方法包括主成分分析(PCA)和聚类分析与因子分析。
### 4.1.1 主成分分析(PCA)
主成分分析是一种降维技术,它通过将原始变量转换为一组线性无关的变量来减少数据集的维数。在MATLAB中实现PCA并不仅仅是一个单一的函数调用,而是一个需要理解数据特性的过程。
#### 实现PCA的MATLAB代码分析
```matlab
% 假设 X 是一个数据矩阵,其中行代表观测,列代表变量。
% [COEFF, SCORE, LATENT] = princomp(X)
% COEFF 是主成分系数矩阵,每一列代表一个主成分的方向。
% SCORE 是转换后的数据点,行代表原始数据在新空间中的表示。
% LATENT 包含了对应于主成分的特征值。
[coeff, score, latent] = princomp(X);
% 查看主成分和它们解释的方差百分比
figure;
bar(diag(latent)/sum(diag(latent)));
title('主成分方差比例');
xlabel('主成分');
ylabel('方差百分比');
% 如果需要,可以利用COEFF矩阵将数据投影到前几个主成分上。
reducedData = X * coeff(:,1:k); % 其中k是你选择保留的主成分数量。
```
### 4.1.2 聚类分析与因子分析
聚类分析是将数据点划分为多个组或簇,使得同一簇中的数据点彼此相似度高,而与其他簇中的点相似度低。因子分析旨在识别数据中隐藏的无法直接观察到的潜在变量,这些潜在变量可以解释多个观察变量之间的相关性。
#### 实现聚类分析的MATLAB代码示例
```matlab
% 使用k-means聚类算法
[idx, C] = kmeans(X, k); % idx是数据点所属簇的索引,C是簇中心。
% 可视化聚类结果
scatter3(X(:,1), X(:,2), X(:,3), 36, idx);
hold on;
scatter3(C(:,1), C(:,2), C(:,3), 100, 'r', 'filled');
legend('数据点', '簇中心');
title('K-means 聚类结果');
xlabel('第一维');
ylabel('第二维');
zlabel('第三维');
```
#### 实现因子分析的MATLAB代码示例
```matlab
% 假设Y是一个协方差矩阵或者相关矩阵
[Loadings,specificVAR,T,stats] = factoran(Y, numFactors);
% Loadings矩阵包含了因子负荷,每个列代表一个因子。
% specificVAR包含了特定方差部分。
% T是因子得分。
% stats包含了统计量用于后续分析。
% 可视化因子负荷
biplot(Loadings);
title('因子负荷图');
```
## 4.2 时间序列分析
时间序列分析涉及到对数据点按时间顺序排列的序列的分析。这些分析方法被广泛应用于金融、经济、工程、生态学等领域中,以理解数据的动态行为。
### 4.2.1 时间序列的建模方法
时间序列数据的建模是通过识别数据的结构(如趋势、季节性、周期性)并构建能够反映这种结构的数学模型来实现的。常见的方法有自回归(AR)、移动平均(MA)、自回归移动平均(ARMA)以及自回归积分滑动平均(ARIMA)模型。
#### 实现ARIMA模型的MATLAB代码分析
```matlab
% 假设ts是一个时间序列对象,可以通过timeseries函数创建。
% ts = timeseries(data, dates) 其中dates是可选的时间戳。
model = arima('Constant', 0.05, 'D', 1, 'Seasonality', 12);
% 模型参数含义:常数项为0.05,差分阶数为1,季节性周期为12个月。
% 估计模型参数
model = estimate(model, ts.Data);
% 进行诊断检查
residuals = infer(model, ts.Data);
figure;
autocorr(residuals);
title('残差自相关图');
% 预测未来值
nPeriods = 12;
fcast = forecast(model, nPeriods, 'Y0', ts.Data);
plot(fcast);
hold on;
plot(ts.Data);
hold off;
title('时间序列预测');
legend('预测值', '实际值');
```
### 4.2.2 自回归模型与移动平均模型
自回归模型(AR)和移动平均模型(MA)是时间序列分析中基础且重要的模型。AR模型描述当前值和过去值之间的关系,而MA模型使用过去误差的加权来描述时间序列。
#### AR模型的MATLAB代码分析
```matlab
% 使用Yule-Walker方程估计AR模型参数
p = 2; % AR模型的阶数
[ar_params, ~, ~, ~, ~] = aryule(Y, p); % Y是时间序列数据
% 生成AR模型预测
Y_fit = filter([0, ar_params'], Y, [], 1);
% 可视化AR模型拟合效果
plot(Y);
hold on;
plot((1:length(Y))-1, Y_fit, 'r');
legend('实际值', 'AR模型拟合');
title('AR模型拟合');
```
#### MA模型的MATLAB代码分析
```matlab
% MA模型参数估计
q = 3; % MA模型的阶数
ma_params = filter([1, zeros(1,q)], Y);
% 生成MA模型预测
Y_fit = filter([1, -ma_params'], Y, [], 1);
% 可视化MA模型拟合效果
plot(Y);
hold on;
plot((1:length(Y))-1, Y_fit, 'r');
legend('实际值', 'MA模型拟合');
title('MA模型拟合');
```
## 4.3 生存分析
生存分析是统计学的一个分支,专门研究生存时间数据,即从某个起始时间点到一个终点事件发生的时间长度。MATLAB提供了多种生存分析的工具,可用于估计生存时间的概率分布、预测生存时间和比较生存函数等。
### 4.3.1 生存分析的基本概念
生存时间数据通常用于医疗研究,比如新药的有效性测试、疾病的复发概率研究等。生存分析的关键要素包括生存函数(通常用S(t)表示)、风险函数(hazard function)和累积风险函数(cumulative hazard function)。
### 4.3.2 生存函数估计与比较
MATLAB的统计工具箱提供了估计生存函数和风险函数的函数,以及进行不同生存函数之间比较的工具,例如Kaplan-Meier估计器和Cox比例风险模型。
#### 实现Kaplan-Meier估计器的MATLAB代码示例
```matlab
% 假设time是生存时间,status是指示事件是否发生的指示器(1=发生,0=未发生)
[km, kmci] = kmestimate(time, status);
% 可视化Kaplan-Meier生存曲线
figure;
kmplot(km, kmci);
title('Kaplan-Meier 生存曲线');
xlabel('时间');
ylabel('生存概率');
```
以上节选的代码和分析是MATLAB高级统计分析的一个缩影,展示了多元统计分析、时间序列分析和生存分析的基础应用。在实际应用中,分析的深度和复杂性会根据具体问题的需求有所不同。MATLAB的灵活性和功能强大的工具箱为研究者和工程师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来探究和解决各种统计问题。
# 5. MATLAB统计工具箱的图形与可视化
图形与可视化在数据科学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MATLAB作为一款强大的工程计算和数据分析软件,提供了广泛而强大的图形和可视化工具。本章节将从基础图形绘制到高级可视化技术,深入探讨MATLAB在统计分析中的图形与可视化能力。
## 5.1 数据可视化基础
在统计分析中,数据可视化不仅仅是展示数据的工具,它更是一种发现数据背后深层次信息和模式的方式。通过各种图形,我们能够快速地理解数据的分布、趋势和关联。
### 5.1.1 图形对象与属性
MATLAB将图形封装为对象,每个对象都有其属性,用户可以通过修改这些属性来定制图形。图形对象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图形窗口和坐标轴。
- 图形窗口:这是图形显示的容器。一个窗口可以包含多个图形,例如,使用`figure`命令可以创建一个新的图形窗口。
- 坐标轴:每个图形窗口可以包含一个或多个坐标轴,用来显示数据。使用`axes`函数可以创建新的坐标轴。
```matlab
% 创建一个新的图形窗口
f = figure;
% 在当前图形窗口创建一个新的坐标轴
ax = axes('Parent', f);
% 设置坐标轴属性,比如位置
ax.Position = [0.1 0.1 0.8 0.8];
% 关闭当前图形窗口
close(f);
```
### 5.1.2 常见统计图形的绘制
MATLAB提供了一系列用于绘制常见统计图形的函数,如条形图、饼图、散点图、直方图、箱形图等。
- **条形图** (`bar`):展示类别数据的分布。
- **饼图** (`pie`):表示各部分占总体的比例。
- **散点图** (`scatter`):用于观察变量间的相关性。
- **直方图** (`histogram`):展示数据的分布情况。
- **箱形图** (`boxplot`):显示数据的分布情况,包括中位数、四分位数等。
```matlab
% 绘制条形图
data = [5, 3, 2, 8, 1];
bar(data);
% 绘制饼图
sizes = [25, 35, 40];
pie(sizes);
% 绘制散点图
x = randn(50, 1);
y = randn(50, 1);
scatter(x, y);
% 绘制直方图
edges = 0:1:10;
data = randn(500, 1);
histogram(data, edges);
% 绘制箱形图
boxplot(data);
```
## 5.2 高级图形绘制技术
随着数据量的增加和分析的复杂度提升,MATLAB也提供了高级的图形绘制技术,例如交互式图形的创建与控制以及三维图形和动画效果的实现。
### 5.2.1 交互式图形的创建与控制
MATLAB允许用户创建具有交互性的图形,可以响应用户的操作,如点击、拖动等。通过`uicontrol`函数,我们可以创建按钮、滑块、文本框等交互式元素。
```matlab
% 创建一个按钮
hButton = uicontrol('Style', 'pushbutton', 'String', '点击我', ...
'Position', [10 10 100 30], ...
'Callback', @buttonCallback);
function buttonCallback(src, ~)
disp('按钮被点击了!');
end
```
### 5.2.2 三维图形与动画效果的实现
三维图形能够展示数据在三维空间中的分布,动画效果则能动态地展示数据的变化过程,这些都是高级数据可视化技术的范畴。
```matlab
% 创建三维散点图
x = randn(100, 1);
y = randn(100, 1);
z = randn(100, 1);
scatter3(x, y, z);
% 创建一个动画
f = figure;
for theta = 0:pi/30:2*pi
x = cos(theta);
y = sin(theta);
plot3(x, y, 0, 'b*');
axis([-2 2 -2 2 -1 1]);
pause(0.1);
clg; % 清除图形
end
```
这些高级图形技术不仅可以增强用户对数据的直观理解,而且还可以在报告和演讲中提供更加生动的视觉效果。通过上述内容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到MATLAB在图形与可视化方面的强大功能,为数据分析提供了一个极为丰富的视觉支持平台。在后续章节中,我们将探索MATLAB在统计分析中更加深入和实用的应用实例。
# 6. MATLAB在统计分析中的实践应用
## 6.1 实验设计与数据分析
### 6.1.1 实验设计的基础概念
在开始使用MATLAB进行实验数据分析之前,我们首先需要了解实验设计的基础概念。实验设计是统计学的一个分支,它涉及如何有效地组织和分析实验数据。一个良好的实验设计应该能够最小化随机变异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并允许研究者准确地评估实验因素之间的关系。
在MATLAB中,实验设计通常包括以下几个关键步骤:
- 确定实验目标:明确实验想要回答的问题和评估的变量。
- 设计实验矩阵:构建一个实验矩阵,定义实验的所有可能条件组合。
- 进行实验:在实验设计的基础上执行实验,收集数据。
- 分析数据:使用统计方法分析实验结果,检验假设,得出结论。
### 6.1.2 MATLAB在实验数据分析中的应用
MATLAB提供了一整套工具箱和函数来辅助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以下是一些具体的步骤和工具:
- 使用`factorial`函数创建一个全面因子设计实验矩阵。
- 利用`ANOVA`(方差分析)工具箱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以确定因素之间的显著性差异。
- 应用`regress`函数进行回归分析,评估变量之间的关系。
- 通过`nlinfit`函数进行非线性拟合,探索更加复杂的统计模型。
通过这些方法,研究者可以在MATLAB的帮助下,深入挖掘实验数据的内在规律,并对实验结果作出科学合理的解释。
## 6.2 机器学习与统计建模
### 6.2.1 机器学习方法概览
在统计分析领域,机器学习方法正变得越来越重要。MATLAB提供了一系列的工具箱来支持机器学习算法的实施。这些工具箱包括:
- `Statistics and Machine Learning Toolbox`:提供包括回归、分类、聚类、优化等广泛的统计分析和机器学习算法。
- `Neural Network Toolbox`:专用于创建和训练人工神经网络模型。
- `Deep Learning Toolbox`:允许创建更复杂的深度学习模型,并支持GPU加速。
在MATLAB中实施机器学习,研究者可以执行以下步骤:
- 数据准备:预处理数据以满足机器学习模型的要求。
- 模型训练:使用训练数据集对机器学习算法进行训练。
- 模型验证:通过交叉验证等方法评估模型的性能。
- 预测与解释:利用训练好的模型对新数据进行预测,并解释模型结果。
### 6.2.2 统计模型在预测中的应用
统计模型是预测性分析的核心。在MATLAB中,研究者可以利用统计模型来预测未来趋势或分类数据。例如:
- 线性回归模型可以用来预测连续变量的值。
- 逻辑回归模型常用于二分类问题。
- 时间序列分析模型,如ARIMA,适用于时间序列数据的预测。
使用MATLAB的`fitlm`函数可以拟合线性模型,`fitglm`函数用于广义线性模型,而时间序列模型可以通过`arima`函数创建。这些模型的建立和评估流程是:
1. 收集历史数据。
2. 确定模型类型并使用函数拟合。
3. 进行模型诊断,确保模型的适应性和准确性。
4. 使用模型进行预测或分类。
通过以上步骤,研究者能够利用MATLAB进行准确和高效的统计建模,从而在众多领域中实现预测和决策支持。
(待续...)
0
0
复制全文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