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深度循环架构的新生儿败血症检测研究
立即解锁
发布时间: 2025-09-11 00:32:52 阅读量: 4 订阅数: 6 AIGC 

### 基于深度循环架构的新生儿败血症检测研究
#### 1. 模型训练与验证
在新生儿败血症检测的研究中,采用了基于反向传播的梯度下降(BP - based GD)方法进行模型训练。为了评估模型性能,使用了多种指标,包括正样本的精确率(Prec.)、召回率(Recall)、F1 分数(F1 - score)和特异性(Spec.),整体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ROC)和平衡准确率(bAcc),以及负样本的特异性。
为了验证方法的泛化能力并充分利用数据集信息,采用了改进的留一患者交叉验证方法。具体流程如下:
1. 训练数据:包含除一名阳性患者外的所有阳性患者,以及随机抽取的 10% 阴性患者。
2. 验证数据:由剩余的 90% 阴性患者和被排除的阳性患者组成。
3. 重复过程:该过程重复十次,每次将一名阳性患者分配到验证集,直到所有阳性患者都被使用。
4. 结果报告:以验证数据上计算的性能指标的均值和标准差来报告结果。
通过分离验证数据中的患者,可以评估模型的特异性,并确定模型是否会对病情最危急的阳性患者产生更多误报。
#### 2. 数值结果分析
##### 2.1 基线模型结果
| 模型 | 人群 | 精确率 | 召回率 | F1 分数 | 正样本特异性 | 负样本特异性 | AUROC | 平衡准确率 |
| --- | --- | --- | --- | --- | --- | --- | --- | --- |
| LR | 阳性 | 0.06 ± 0.04 | 0.60 ± 0.39 | 0.11 ± 0.07 | 0.73 ± 0.28 | 0.77 ± 0.04 | 0.81 ± 0.15 | 0.60 ± 0.23 |
| Vanilla RNN | 阳性 | 0.04 ± 0.04 | 0.59 ± 0.41 | 0.07 ± 0.07 | 0.58 ± 0.24 | 0.70 ± 0.11 | 0.71 ± 0.18 | 0.62 ± 0.18 |
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LR 模型在整体人群的 AUROC 方面比 Vanilla RNN 模型高 14%,分别为 0.81 和 0.71。虽然 Vanilla RNN 模型在整体人群的平衡准确率上略高,但由于标准差较大,需要谨慎对待。在负样本特异性方面,LR 模型(0.77)高于 Vanilla RNN 模型(0.70);在正样本特异性方面,LR 模型(0.73)比 Vanilla RNN 模型(0.58)高 26%,不过标准差也较大。在其他指标如精确率、召回率和 F1 分数上,两个模型表现相似。这表明 LR 模型略优于 Vanilla RNN 模型,说明后者在捕捉连续基于窗口特征的时间依赖性方面不足。
##### 2.2 LSTM 基 RNN 模型结果
| 隐藏大小 | 层数 | 人群 | 精确率 | 召回率 | F1 分数 | 正样本特异性 | 负样本特异性 | AUROC | 平衡准确率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0 | 3 | 阳性 | 0.06 ± 0.08 | 0.23 ± 0.36 | 0.08 ± 0.12 | 0.92 ± 0.14 | 0.99 ± 0.02 | 0.72 ± 0.22 | 0.6 ± 0.18 |
| 100 | 3 | 阳性 | 0.17 ± 0.24 | 0.31 ± 0.39 | 0.18 ± 0.26 | 0.91 ± 0.21 | 0.97 ± 0.03 | 0.74 ± 0.26 | 0.64 ± 0.2 |
| 150 | 3 | 阳性 | 0.05 ± 0.06 | 0.19 ± 0.32 | 0.07 ± 0.09 | 0.93 ± 0.17 | 0.97 ± 0.03 | 0.77 ± 0.23 | 0.59 ± 0.16 |
| 200 | 3 | 阳性 | 0.16 ± 0.31 | 0.36 ± 0.40 | 0.18 ± 0.31 | 0.87 ± 0.17 | 0.98 ± 0.03 | 0.81 ± 0.18 | 0.66 ± 0.2 |
| 50 | 4 | 阳性 | 0.04 ± 0.12 | 0.03 ± 0.07 | 0.03 ± 0.09 | 0.94 ± 0.13 | 0.97 ± 0.03 | 0.61 ± 0.23 | 0
0
0
复制全文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