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werShell高级函数与对象输出全解析

立即解锁
发布时间: 2025-09-13 00:16:54 阅读量: 4 订阅数: 9 AIGC
# PowerShell 高级函数与对象输出全解析 ## 1. CmdletBinding 与通用参数 ### 1.1 参数决策要点 在定义 PowerShell 函数的参数时,有几个关键决策点需要考虑: - **$ComputerName**:设为必选参数是合理的。若未提供该参数值,PowerShell 会提示输入,若仍未提供则会报错。需注意,设为必选参数后,不能再为其提供默认值。 - **$LogFailuresToPath**:设为必选参数不合理,因为不应强制用户记录错误。可检查该参数是否提供,再相应启用日志记录。 - **$Protocol**:技术上是必选参数,但提供了默认值 "Wsman",所以无需强制用户手动提供值。 - **[switch] 参数**:不应设为必选,因为这本质上是强制其值为 $True。 - **必选参数数量**:可根据需要设置多个必选参数。 ### 1.2 参数验证 $Protocol 参数存在缺陷,它可接受任意字符串。虽通过 If 结构可对错误值进行一定保护,但最好能完全避免接受错误值,并为用户提示有效取值。可通过添加 [ValidateSet()] 属性实现: ```powershell [CmdletBinding()] Param( [Parameter(ValueFromPipeline=$True, Mandatory=$True)] [string[]]$ComputerName, [string]$LogFailuresToPath, [ValidateSet('Wsman','Dcom')] [string]$Protocol = "Wsman", [switch]$ProtocolFallback ) ``` 添加该属性后,PowerShell 会禁止使用列表外的值,在自动生成的帮助中显示有效值,还能为用户提供选项卡补全功能。 ### 1.3 参数别名 除使用 -ComputerName 作为参数名,还可添加别名,增加参数使用的灵活性: ```powershell [CmdletBinding()] Param( [Parameter(ValueFromPipeline=$True, Mandatory=$True)] [Alias('CN','MachineName','Name')] [string[]]$ComputerName, [string]$LogFailuresToPath, [ValidateSet('Wsman','Dcom')] [string]$Protocol = "Wsman", [switch]$ProtocolFallback ) ``` 这里为 $ComputerName 参数定义了三个别名 -CN、-MachineName 和 -Name,它们都是有效的替代参数名。 ### 1.4 支持 –Confirm 和 –WhatIf [CmdletBinding()] 属性附带 -WhatIf 和 -Confirm 两个额外功能参数。以下是一个支持 ShouldProcess 的示例函数: ```powershell Function Set-Something { [CmdletBinding(SupportsShouldProcess=$True,ConfirmImpact='Low')] Param( ) } #function ``` 若函数计划对系统进行更改,支持 ShouldProcess 是合适的。运行命令时: - 若使用 -WhatIf,命令不会执行任何操作,仅显示会执行的内容。 - 若使用 -Confirm,PowerShell 会提示用户确认每个操作。 需注意,-WhatIf 和 -Confirm 开关会被函数内的命令继承。若要运行不支持这两个参数的命令,可使用 $PSCmdlet.ShouldProcess() 方法: ```powershell Function Invoke-InfoTechExplosion { [CmdletBinding(SupportsShouldProcess=$True,ConfirmImpact='Low')] Param( [Parameter(Mandatory=$True)] [string[]]$DomainNameToCrash ) ForEach ($Domain in $DomainNameToCrash) { If ($PSCmdlet.ShouldProcess($Domain)) { [System.Directory]::GetDomain($Domain).Destroy() } } } #function ``` $PSCmdlet.ShouldProcess() 方法根据命令运行情况返回不同结果: | 运行情况 | 返回结果 | 操作 | | ---- | ---- | ---- | | 未使用 -WhatIf 或 -Confirm | True | 执行 If 结构内的代码 | | 使用 -WhatIf | False | 显示消息,不执行危险代码 | | 使用 -Confirm | 根据用户响应返回 True 或 False | 根据返回结果决定是否执行危险代码 | ConfirmImpact 设置与 shell 内置的 $ConfirmPreference 变量相关,默认值为 "High"。若 ConfirmImpact 等于或大于 $ConfirmPreference 的值,即使未显式输入 -Confirm 参数,也会自动使用。 ### 1.5 最佳实践 - 可能修改系统的命令应支持 ShouldProcess 功能。通常,以 Get 为动词的命令无需支持,而 Set、Invoke、Remove、Add 等动词的命令应支持。 - 若声明支持 ShouldProcess,就必须实现该支持。需测试确保 -WhatIf 和 -Confirm 功能正常,避免因代码错误导致危险操作实际执行。 ### 1.6 实践示例:改进 Set-TMServiceLogon 函数 #### 1.6.1 初始函数 ```powershell function Set-TMServiceLogon { Param( [string]$ServiceName, [string[]]$ComputerName, [string]$NewPassword, [string]$NewUser, [string]$ErrorLogFilePath ) ForEach ($computer in $ComputerName) { $option = New-CimSessionOption -Protocol Wsman $session = New-CimSession -SessionOption $option ` -ComputerName $Computer If ($PSBoundParameters.ContainsKey('NewUser')) { $args = @{'StartName'=$NewUser; 'StartPassword'=$NewPassword} } Else { $args = @{'StartPassword'=$NewPassword} } Invoke-CimMethod -ComputerName $computer ` -MethodName Change ` -Query "SELECT * FROM Win32_Service WHERE Name = '$ServiceName'" ` -Arguments $args | Select-Object -Property @{n='ComputerName';e={$computer}}, @{n='Result';e={$_.ReturnValue}} $session | Remove-CimSession } #foreach } #function ``` #### 1.6.2 任务要求 将该函数改进为高级函数,需满足以下要求: - 确保 ServiceName、ComputerName 和 NewPassword 为必选参数,NewUser 不为必选。 - 确保 ComputerName 可通过值接受管道输入。 - 确保 ServiceName、ComputerName、NewPassword 和 NewUser 可通过属性名接受管道输入。 #### 1.6.3 改进后的函数 ```powershell function Set-TMServiceLogon { [CmdletBinding()] Param( [Parameter(Mandatory=$True, ValueFromPipelineByPropertyName=$True)] [string]$ServiceName, [Parameter(Mandatory=$True, ValueFromPipelineByPropertyName=$True, ValueFromPipeline=$True)] [string[]]$ComputerName, [Parameter(Mandatory=$True, ValueFromPipelineByPropertyName=$True)] [string]$NewPassword, [Parameter(ValueFromPipelineByPropertyName=$True)] [string]$NewUser, [string]$ErrorLogFilePath ) BEGIN{} PROCESS{ ForEach ($computer in $ComputerName) { $option = New-CimSessionOption -Protocol Wsman $session = New-CimSession -SessionOption $option ` -ComputerName $Computer If ($PSBoundParameters.ContainsKey('NewUser')) { $args = @{'StartName'=$NewUser; 'StartPassword'=$NewPassword} } Else { $args = @{'StartPassword'=$NewPassword} } Invoke-C ```
corwn 最低0.47元/天 解锁专栏
买1年送3月
继续阅读 点击查看下一篇
profit 400次 会员资源下载次数
profit 300万+ 优质博客文章
profit 1000万+ 优质下载资源
profit 1000万+ 优质文库回答
复制全文

相关推荐

李_涛

知名公司架构师
拥有多年在大型科技公司的工作经验,曾在多个大厂担任技术主管和架构师一职。擅长设计和开发高效稳定的后端系统,熟练掌握多种后端开发语言和框架,包括Java、Python、Spring、Django等。精通关系型数据库和NoSQL数据库的设计和优化,能够有效地处理海量数据和复杂查询。
最低0.47元/天 解锁专栏
买1年送3月
百万级 高质量VIP文章无限畅学
千万级 优质资源任意下载
千万级 优质文库回答免费看

最新推荐

LNR互操作异常定位方法论:从信令跟踪到根因分析完整路径

![LNR互操作异常定位方法论:从信令跟踪到根因分析完整路径](https://www.telecomhall.net/uploads/db2683/optimized/3X/d/a/da592fb7aadc7208b25968ef013723929a381eed_2_1024x504.jpeg) # 摘要 LNR互操作异常是5G网络部署与演进过程中影响服务连续性与用户体验的关键问题。本文系统梳理了LNR(LTE-NR)互操作的基本原理与信令流程,深入解析了切换、重定向及重建等关键流程中的异常行为及其触发机制。结合多维度信令跟踪与数据采集方法,本文提出了异常识别与分类的技术路径,并构建了

动态目标成像中MUSIC算法性能评估与优化:实测数据对比(含Matlab仿真)

![MUSIC算法](https://rtklibexplorer.wordpress.com/wp-content/uploads/2021/11/image-1.png) # 摘要 MUSIC算法作为一种经典的高分辨率波达方向(DOA)估计方法,在动态目标成像中具有广泛应用。本文系统阐述了MUSIC算法的理论基础,包括信号模型、子空间分解与谱估计原理,并分析其在动态场景下的适应性。通过仿真与实测数据验证,评估了算法在不同快拍数、信噪比及多目标运动模型下的性能表现。研究进一步探讨了MUSIC算法的优化策略,涵盖子空间估计改进、压缩感知结合以及面向动态目标的自适应设计。最后,本文展望了深

模块化开发实战:AvalonDock与Prism框架整合构建桌面应用终极方案

![模块化开发实战:AvalonDock与Prism框架整合构建桌面应用终极方案](https://docs.devexpress.com/WindowsForms/images/docking2017-customization-dialog127346.png) # 摘要 本文围绕模块化开发与桌面应用架构设计展开,重点研究AvalonDock与Prism框架的整合机制及其在实际开发中的应用。深入分析了AvalonDock的布局系统与窗口管理机制、Prism框架的模块化结构与依赖注入原理,并探讨了两者集成时面临的关键技术挑战。文章提出了基于Prism的功能模块划分策略与接口设计方法,设

【SMA模型在LS-DYNA中的实现】:关键技术难点与解决方案

# 摘要 本文围绕形状记忆合金(SMA)材料模型在LS-DYNA中的仿真建模展开系统研究,介绍了SMA材料的基本力学行为与本构模型的数学表达,重点分析了Tanaka模型与Liang-Rogers模型的构建原理。文章详细阐述了SMA材料模型在LS-DYNA中的实现过程,包括用户材料子程序(UMAT/VUMAT)的开发流程、编译调用机制以及仿真结果的验证方法。针对仿真过程中存在的数值稳定性、热-力耦合复杂性等关键技术难点,提出了相应的优化策略。结合典型工程应用案例,如智能结构变形控制、汽车冲击能量吸收及航空航天可变形翼面设计,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与适用性。研究成果为SMA材料在多物理场协同仿真中

Kubernetes文件夹监控新玩法:Pod级监听的实现方案与性能优化策略

![Kubernetes文件夹监控新玩法:Pod级监听的实现方案与性能优化策略](https://d2908q01vomqb2.cloudfront.net/ca3512f4dfa95a03169c5a670a4c91a19b3077b4/2021/08/02/elamaras_prometheus_f2_feature.png) # 摘要 随着云原生技术的快速发展,Kubernetes作为主流的容器编排平台,其监控能力特别是Pod级监听机制,成为保障系统稳定性和实现自动化运维的关键。本文系统性地介绍了Kubernetes监控体系,并深入分析了Pod级监听的技术原理与实现机制,涵盖Kub

【MATLAB非线性效应仿真突破】:克尔效应与色散影响全图谱

![【MATLAB非线性效应仿真突破】:克尔效应与色散影响全图谱](https://d3i71xaburhd42.cloudfront.net/223cf2489c613e15103c9351ec8b636f5413f445/40-Figure4-1.png) # 摘要 本文系统探讨了MATLAB在非线性光学仿真中的关键应用,围绕非线性光学效应的理论基础、数值建模方法及仿真实验展开深入分析。首先介绍了非线性光学的基本概念与核心效应,重点剖析了克尔效应与色散效应的物理机制及其数学描述。随后,详细构建了基于非线性薛定谔方程的数值模型,并采用分步傅里叶法在MATLAB中实现仿真求解。通过典型仿

并行计算加速大气廓线反演:应对海量数据的3种高效架构设计

![并行计算加速大气廓线反演:应对海量数据的3种高效架构设计](https://community.intel.com/t5/image/serverpage/image-id/44252i89F7473D66BC81D8/image-size/large?v=v2&px=999&whitelist-exif-data=Orientation%2CResolution%2COriginalDefaultFinalSize%2CCopyright) # 摘要 随着大气廓线反演计算复杂度的不断提升,并行计算技术已成为提升计算效率的关键手段。本文系统梳理了并行计算的基本理论与大气廓线反演的计算

LBM网格划分策略揭秘:如何在精度与资源之间找到最佳平衡点?

![10_Rev尺度_REV多孔介质_格子Boltzmann_LBM_多孔介质_源码.rar](https://public.fangzhenxiu.com/fixComment/commentContent/imgs/1687451361941_0ssj5j.jpg?imageView2/0) # 摘要 LBM(格子玻尔兹曼方法)网格划分是复杂流体模拟与工程计算中的关键技术环节,直接影响模拟精度、计算效率与资源消耗。本文系统梳理了LBM网格划分的基本概念与核心挑战,深入分析了各类网格类型及其对数值稳定性和误差控制的影响机制。研究涵盖了从固定网格到自适应网格细化(AMR)等多种划分策略的

分布式Oracle监控难题破解:SQLTracker部署+数据聚合方案(附拓扑图)

![分布式Oracle监控难题破解:SQLTracker部署+数据聚合方案(附拓扑图)](https://www.itconductor.com/hubfs/blog-files/images/ITC-DB--Performance-Monitoring.png) # 摘要 在分布式Oracle环境中,实现高效的SQL监控与性能分析面临诸多挑战,如多节点数据分散、执行路径复杂及实时性要求高等问题。SQLTracker通过其系统化的架构设计与灵活的部署能力,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技术方案。本文系统介绍了SQLTracker的核心原理、部署架构及实施流程,重点分析了其在SQL捕获、数

模糊综合评价与多目标优化协同建模方法:复杂问题决策新思路,实战必看

![模糊综合评价与多目标优化协同建模方法:复杂问题决策新思路,实战必看](https://x0.ifengimg.com/res/2023/46902B1569CA5BA4AE0E0F8C5ED6641DBAB9BA74_size119_w1080_h363.png) # 摘要 本文系统探讨了模糊综合评价与多目标优化建模的基本理论、方法流程及其协同应用机制。首先,介绍了模糊集合理论、隶属函数构建及综合评价模型的步骤,并分析了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局限性。随后,阐述了多目标优化的数学表达、经典求解算法及其评价与可视化手段。进一步地,提出了模糊综合评价与多目标优化的协同建模框架,明确了二者在建模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