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体检测与跟踪学习指南
立即解锁
发布时间: 2025-09-13 01:58:21 阅读量: 2 订阅数: 17 AIGC 

### 物体检测与跟踪学习指南
#### 1. 单目标检测器
在物体检测领域,首先要考虑如何并行预测物体类别和边界框。可以将分类和定位模块连接到基础网络的同一特征图上,并使用包含定位损失和分类损失之和的损失函数进行训练。
若场景中没有物体,可添加一个对应背景的类别,并在训练时将边界框预测器的损失设为零。这样就能得到一个可检测多类物体,但一次只能检测一个物体的检测器。
#### 2. 滑动窗口方法
早期实现多目标检测的方法之一是滑动窗口法。具体步骤如下:
1. 构建感兴趣物体的分类器。
2. 选择一个比待检测图像小几倍或多倍的矩形窗口。
3. 将窗口在图像的所有可能位置滑动,并对每个位置的窗口进行分类,判断是否存在所选类型的物体。
4. 滑动时,滑动步长介于窗口大小的一部分到整个窗口大小之间,并使用不同大小的滑动窗口重复该过程。
5. 选择分类得分高于某个阈值的窗口位置,这些窗口及其大小即为所选物体类别的边界框。
然而,该方法存在一些问题:
- 需要对单张图像进行大量分类操作,导致检测器架构复杂。
- 物体定位精度仅取决于滑动步长。
- 检测边界框的大小必须与滑动窗口的大小相等。
为改进检测效果,可减小滑动步长并增加窗口大小的数量,但这会导致计算成本大幅增加。也可以将单目标检测器与滑动窗口方法结合,例如将图像分割成区域,在每个区域运行单目标检测器。还可以创建更多不同大小的网格,甚至使网格单元重叠,但这样会使架构更复杂。
#### 3. 单步检测器
之前的方法使用单目标分类或检测网络实现多目标检测,需要对每个预定义区域多次输入完整图像或其部分,导致架构复杂。理想情况下,希望有一个网络在输入图像后能一步检测出场景中的所有物体。可以尝试为单目标检测器增加更多输出,使其预测多个边界框,但会面临如何建立物体与输出之间不变对应关系的问题。
SSD和YOLO等网络解决了这些问题,实现了单步多尺度和多边界框检测。其架构主要由以下三个组件组成:
- **位置感知多边界框检测器**:连接到特征图,通过卷积层在特征图的每个位置预测边界框,预测的坐标是相对于该区域的。
- **多边界框预测**:在每个位置预测多个边界框,这些边界框基于预定义的锚框,锚框的大小和形状接近数据集中或自然场景中的物体。
- **多尺度预测**:使用不同大小的特征图进行多尺度预测,将不同特征图上的预测结果转换为图像的绝对坐标并拼接。
#### 4. 交并比(IoU)
交并比(IoU),也称为Jaccard指数,定义为两个边界框交集的面积除以并集的面积,公式如下:
\[IoU = \frac{交集面积}{并集面积}\]
可以通过以下代码实现计算IoU的函数:
```python
import numpy as np
def iou(a: np.ndarray, b: np.ndarray) -> float:
# 提取两个边界框的左上角和右下角坐标
a_tl, a_br = a[:4].reshape((2, 2))
b_tl, b_br = b[:4].reshape((2, 2))
# 计算交集的左上角坐标
int_tl = np.maximum(a_tl, b_tl)
# 计算交集的右下角坐标
int_br = np.minimum(a_br, b_br)
# 计算两个边界框的面积
a_area = np.product(a_br - a_tl)
b_area = np.product(b_br - b_tl)
# 计算交集的面积
int_area = np.product(np.maximum(0., int_br - int_tl))
# 计算IoU并返回结果
return int_area / (a_area + b_area - int_area)
```
#### 5. 训练类似SSD和YOLO的网络
YOLO和SSD等网络使用预定义的锚框预测物体。在预测时,为每个物体选择一个对应的锚框,并分配物体类别和预测偏移量。选择单个锚框的方法如下:
1. 创建一个矩阵,包含所有可能的真实边界框和锚框对的IoU值。
2. 找到矩阵中的最大元素,将对应的边界框相互关联,并从矩阵中移除该元素所在的行和列。
3. 重复步骤2,直到没有真实边界框可用。
分配完成后,为每个边界框定义损失函数,将结果求和作为总损失并训练网络。包含物体的边界框的偏移损失可定义为IoU的负值,不包含物体的锚框对损失无贡献。物体类别的损失也很直接,未分配的锚框用背景
0
0
复制全文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