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的组织、社会和伦理影响管理
立即解锁
发布时间: 2025-09-07 01:51:49 阅读量: 345 订阅数: 24 AIGC 


人工智能如何赋能企业
### 人工智能的组织、社会和伦理影响管理
#### 1. 敏捷方法与变革管理
许多公司在开发认知项目时采用“敏捷”方法,这通常有助于在开发过程中让参与者更积极地投入。虽然这些变革管理原则并非高深莫测,但它们常常被忽视。
#### 2. 国家和公司的经验借鉴
国家对人工智能在社会和商业中的作用有着重要影响,这种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
##### 2.1 瑞典的积极案例
- **瑞典工人对人工智能的态度**:《纽约时报》的一篇文章描述了瑞典工人对人工智能的淡定态度。例如,瑞典一家矿业公司的一名员工使用遥控器操作地下采矿设备,他认为技术进步最终会使他的工作自动化,但他并不担心,因为矿山有很多其他工作,公司会照顾员工。瑞典工人相对平静地看待自动化导致的工作岗位流失,原因如下:
- 政府对工人的支持力度大。
- 工会仍然强大,并鼓励采用新技术。
- 雇主和雇员之间的信任度高。
- 当公司通过提高生产力获得更多利润时,往往会与员工分享。
- **瑞典SEB银行的情况**:SEB银行的Aida“智能代理”项目中,客户或IT服务员工对因Aida导致的工作岗位流失几乎没有担忧。从一开始,员工就愿意帮助训练Aida,他们将其视为一次探索之旅,而不是一个导致裁员的成本节约项目。目前Aida还无法取代大量工作,未来即使有这种可能,也不太可能导致人员流失。
##### 2.2 其他公司可借鉴的策略
瑞典的这种就业保障环境可能并非在每个国家都存在,但斯堪的纳维亚以外的公司可以尝试创造类似的环境。采用“好工作策略”(无论是否涉及人工智能或其他新技术)的公司将获得以下好处:
- 员工忠诚度高。
- 员工协作性强。
- 员工更愿意采用新技术。
- 公司财务表现出色。
以西班牙零售商Mercadona为例,其全自动配送中心的建设基于“不让人做机器能做的事”的前提,只希望员工发挥他们的技能和知识。瑞典和Mercadona虽然类型不同,但在将人工智能和自动化融入员工队伍方面采取了相似的方法,并且在经济上都取得了
0
0
复制全文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