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学习在空气污染预测与实时口罩检测中的应用
立即解锁
发布时间: 2025-08-31 00:30:59 阅读量: 23 订阅数: 22 AIGC 


智能系统算法研究前沿
# 机器学习在空气污染预测与实时口罩检测中的应用
## 1. 空气污染预测
### 1.1 机器学习方法对比
在空气污染预测中,运用了随机森林回归器(Random forest regressor)和人工神经网络多层感知器(ANN multilayer perceptron)这两种机器学习技术来预测 PM2.5 水平,并基于误差率对它们的性能进行了评估。以下是这两种方法的性能指标对比:
| 指标 | 随机森林回归器 | 人工神经网络多层感知器 |
| ---- | ---- | ---- |
| 决定系数(R - squared) | 91.3 | 83.7 |
| 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 error) | 23.1 | 32.9 |
| 平均绝对误差(Mean absolute error) | 15.4 | 21.2 |
从这些指标可以看出,随机森林回归器的误差率相对较低。决定系数越高、均方根误差和平均绝对误差越低,说明模型的性能越好。因此,随机森林回归器在预测空气污染数据方面表现更优,是比人工神经网络多层感知器更好的技术。
### 1.2 模型局限性
需要注意的是,随机森林模型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该模型能预测的最高值为 600,这意味着它无法探索训练数据中未出现的更高值的新样本。
## 2. 实时口罩检测
### 2.1 背景与技术概述
在新冠疫情背景下,为了降低病毒传播速度,戴口罩成为重要的防护措施。实时口罩检测模型的训练采用了经典的深度学习算法(CNN),并结合计算机视觉技术(级联分类器和 OpenCV)进行检测和分类。主要使用的库包括:
- OpenCV:开源的机器学习和计算机视觉软件,用于运行无限循环以启动网络摄像头。
- Keras:与 TensorFlow 结合使用的神经网络库,用于构建顺序模型。
### 2.2 相关研究方法
- **Batagelj 等人**:专注于实时监控中的口罩检测问题,引入了新的数据集,采用稳定模型 Retina Face 进行检测。不过,现有模型仅检测口罩的存在,而不关注其佩戴位置,在实际应用中的价值有限。
- **Vinitha 等人**:将深度学习和经典机器学习技术相结合,使用 OpenCV、TensorFlow 和 Keras 构建顺序模型。通过深度迁移特征提取,并与三种机器学习算法集成,以实现高精度和减少训练时间。
- **Das 等人**:提出了包含级联分类器和预训练 CNN 的方法。将数据集从 RGB 图像转换为灰度图像,调整大小为 100×100 以进行特征提取,然后构建 CNN 模型。
- **Prime 等人**:采用深度学习方法和量化技术识别戴口罩的人脸。在预处理和裁剪步骤中提取面部特征,使用 VGG - 16 CNN 提取深度特征,并通过径向基函数(RBF)和多层感知器(MLP)进行分类。
- **Singh 等人**:使用 YOLOv3 和 Faster R - CNN 模型进行口罩检测。Faster RCNN 适用于精确的目标检测,而 YOLO 算法更适合实际应用。
- **Kanag Suba Raja Subramaniam**:提出了基于 Haar 级联分类器的人脸识别方法,用于犯罪识别。该方法对输入图像和实时流图像进行人脸采集、预处理、检测和特征提取,最终识别已知或未知人脸。
### 2.3 提出的方法
#### 2.3.1 训练模型
训练模型的步骤如下:
1. **数据集可视化**:统计数据集中图像的总数,数据集包含“with_mask”和“without_mask”两类图像。不同的特征和图像变化有助于提高输出的精度和准确性。
2. **数据增强**:通过对原始图像进行翻转、旋转、倾斜等操作,增加数据集的多样性,使数据集规模几乎翻倍。
3. **数据分割**:将数据分为训练数据和验证数据,验证数据有助于评估模型的准确性和预测误差,使模型的超参数更有效。
4. **构建模型**:构建一个包含七层的顺序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具体步骤如下:
- 使用 sequential 初始化神经网络。
- 使用 Convolution2D 层,通过 3×3
0
0
复制全文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