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阅读体验研究:融合物理触感的新探索
立即解锁
发布时间: 2025-09-02 00:22:58 阅读量: 20 订阅数: 19 AIGC 


应用信息学创新实践
# 数字阅读体验研究:融合物理触感的新探索
## 一、数字发展与传统坚守
在当今数字化浪潮中,高度便捷的数字终端和智能家居设备已融入日常生活。智能手机等设备无处不在,许多人甚至表示离不开它们。然而,人们真正想要的或许是更简单的东西。过于先进的工具,人们可能难以理解其使用方法,从而产生排斥感,无法享受数字化的便利。而且,现在很多设备的使用存在本末倒置的情况,人们为了使用设备而使用,而非为了实现其原本的功能。
不过,即便在数字化时代,仍有一些物品保留了传统形式并获得了一定支持,书籍就是一个典型例子。近年来,电子书迅速普及,有众多专用应用和网站,但仍有很多人更喜欢纸质书,图书馆的利用率也在上升。这不仅仅是因为人们不愿花钱买书,毕竟现在有很多免费电子书。实际上,去图书馆选书、翻页阅读的整个过程与“阅读”紧密相连,具有独特的吸引力。与纸张的物理互动,如触摸、翻页、将喜欢的书放在书架上,构成了阅读体验。
## 二、现实世界界面与物理触摸
随着计算机和电子设备的发展,人们积极探讨如何与数字世界互动、将其融入日常生活并加以利用。“现实世界界面”就是其中之一,它基于现实世界的表征和行动。其目标之一是“不是创造一台代替人类做事的计算机,而是伪增强人类自身的能力”。在传统图形用户界面(GUI)中,用户通过键盘和鼠标与计算机面对面交互,而与现实世界的交互并未融合,存在差距。在进入虚拟现实(VR)等虚拟空间时,与现实世界的交互更是完全切断。使用数字设备时,无论选择鼠标还是键盘,操作都显得无机,只是单纯的“操作”。现实世界界面将这种无机行为与现实世界物体结合,实现与计算机的交互。本研究关注的“物理触摸”也非常基于现实,我们提出一种通过日常生活中习以为常的外部刺激来控制便捷计算机的交互方式。
## 三、研究目的
以时钟为例,从公元前4000年的日晷,到后来的水钟、沙漏,再到机械钟、怀表、手表,时间测量工具不断演变。如今,人们大多通过智能手机或其他设备看时间,专门用于看时间的“时钟”设备逐渐消失。但近年来,手表又有向移动设备发展的趋势,如苹果手表除了看时间,还能追踪脉搏、运动,辅助管理健康,甚至可充当拍照快门。日常使用手表的人,即使忘记戴表,也会下意识地抬手看时间,这是一种自然而无意识的行为。我们认为,人类生活因失去这些基于固有行为概念的“物理动作”而变得平淡单调。在阅读方面也是如此,我们关注电子书的便利性,将“翻页”作为纸质书阅读中基于固有行为概念的“物理动作”的最大因素,因此提出了具有“翻页”功能的电子书系统。
## 四、翻页动作的实验研究
### 4.1 实验1:页数的影响
在本次研究中,我们采用“硬壳装订”方法,这是一种常见的无针线装订方式。在日本出版书籍,至少需要24页(即6张纸)并装订封面。为了在保持电子书便利性的同时增强阅读体验,我们进行了实验1。实验中,让受试者通过翻动实际纸张来翻动电子书页面,以评估不同纸张数量对阅读体验的影响。从最多5张纸(20页)开始,逐次减少纸张数量,对每种情况进行5分制评分,评分标准包括“阅读感受”和作为电子书的便利性。实验结束后,还进行了问卷调查,问题包括“是否想使用该系统”“系统是否易于使用”“对设计的看法”,并询问受试者平时阅读纸质书和电子书的频率。
参与实验的是27位20多岁、日常使用计算机和数字终端的男女。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纸张数量|得分|
| ---- | ---- |
|0张|49|
|1张|77|
|2张|108|
|3张|109|
|4张|93|
|5张|80|
结果显示,参与者大致分为两类:一类重视纸质书的阅读体验,认为纸张越多越好,因为有下一页的感觉与“阅读感受”相关,且5张纸(20页)时仍能合上类似书本的封面,不影响便利性;另一类更看重电子书的便利性,认为少量纸张甚至不附加纸张更好,但也承认触摸纸张能改善感知阅读体验,且认为附加大量纸张可能会降低可视
0
0
复制全文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