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人类认知:从艺术到决策的简化与理解之旅
立即解锁
发布时间: 2025-09-03 00:45:45 阅读量: 20 订阅数: 13 AIGC 


优雅设计:驾驭有效复杂性
### 探索人类认知:从艺术到决策的简化与理解之旅
#### 1. 印象派艺术的魅力之谜
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是世界顶级的现代艺术殿堂,每年有200 - 300万游客涌入位于第53街的馆内。在参观高峰期,人们往往会被印象派画作所吸引,像梵高的《星夜》、莫奈的巨型睡莲系列等杰作,总是备受瞩目。
法国评论家路易·勒鲁瓦在1874年创造了“印象派”这个词,本意是贬低莫奈的《印象·日出》,他认为这幅画就像未完成的壁纸。然而,他未曾料到,印象派画作中那些未完成、不完整且转瞬即逝的画面,如宁静的风景、繁华的城市景象或简单的静物,会给我们带来如此多的愉悦和兴奋。
很多人更愿意在家中悬挂印象派画作的复制品,比如贝尔特·莫里索的《餐厅》,而非亚历山大·卡巴内尔笔下美丽的凯瑟琳·洛里亚德·沃尔夫肖像画。抛开文化熏陶和个人品味,一幅信息更少的画作却被认为更令人兴奋,甚至更具信息量,这着实是个悖论。要解开这个谜团,我们需要探究观察这些作品时大脑里发生了什么。
#### 2. 大脑的简化机制
印象派艺术家的目标之一是摆脱传统学院派绘画的惯例,通过对现实的全新、无偏见观察,诚实地记录情感和感知,以更简单的方式呈现日常场景。然而,他们的假设并不完全正确。我们的大脑每秒通过眼睛接收约1000万比特的信息,但最终只处理其中的一小部分,大部分数据会被当作无关噪声丢弃。
人类天生倾向于将经验组织成更抽象的类别,以代表更广泛的事件或对象类别。例如,我们去餐厅用餐时,会遵循“去餐厅脚本”:进入餐厅、等待就座、阅读菜单、点餐、用餐、付款和给小费。这些更高层次的类别就像总结或压缩的数据。
认知心理学家和行为经济学家发现了我们的大脑简化现实的其他例子,比如使用刻板印象预测他人行为、首因效应在判断形成中的作用,以及在决策时过度重视突出和近期的信息。不过,也有研究表明,在日常生活中,这些简化策略大多时候能帮助我们在现实世界中做出“足够好”的决策。
人类记忆的研究显示,大脑会不断重建过去事件的回忆,每次回忆都是对过去经历的事后重建和重新编码。例如,Instagram重新设计标志时,设计师让团队成员画出他们记忆中的标志,结果大多数人都无法准确画出,尽管他们每天都会多次点击这个图标。但团队成员大多记住了旧标志的一些关键元素,如镜头、取景器和彩虹。基于此,设计师采用抽象策略,将这些代表性元素融入新标志的设计中。
#### 3. 理解即模式识别
识别Instagram标志,我们只需记住它的一些显著特征。人脸识别也是如此,大脑主要依靠几个数据点和关键指标,如眼睛之间的距离、鼻子和嘴巴之间的距离,而不是详细记录脸部的每一个细节。
理解意味着过滤和保留重要信息,同时维护和更新心理表征,以便在需要时快速有效地使用。大脑有选择性地处理信息,因为刺激的选择并非随意。研究表明,大脑有不同的区域,一些专门处理感官信息,另一些则将这些信息与已有的知识联系起来。如果大脑中这些区域之间的连接受损,即使眼睛和视觉神经系统正常,我们也可能无法识别熟悉的事物。
格式塔心理学家是最早认识到视觉始于大脑而非眼睛的人之一。他们利用视错觉表明,我们看到的可能并非真实存在的东西,我们所看到的图像只存在于大脑中。例如,观察一幅由四个类似吃豆人形状组成的图像时,大多数人会看到一个正方形,但实际上图像中并没有正方形。格式塔心理学家用一系列原则(即格式塔定律)解释了这种视错觉,这些原则非常抽象和通用,可用于解释几乎任何情况下的图像。艺术家、建筑师和摄影师从中衍生出了广泛应用于专业实践的图像构图原则。
格式塔定律使我们的视觉成为一种动态的、近乎叙事的工具。我们看到事物聚集、连接、闭合和一起移动,是因为大脑通过对图像的电影式解读构建了一个故事。这就是为什么视觉对创造力如此重要,也是为什么在视觉艺术中,艺术家的大部分努力都用于创造紧张、运动和活力的错觉。
经过数十年在心理学、认知科学和神经生物学领域的研究,现在人们普遍认为人类大脑是一台神奇的简化机器。简化是大脑对可能或应该发生的事情的预期结果,我们将已知的东西投射到现实中,并倾向于证实我们先前的期望。这种前馈式的理性从进化的角度来看是有意义的,人类更适合使用快速而简便的认知程序来扫描环境、预测潜在威胁并采取相应行动,而不是深入研究现实、计算所有可能情况的概率,然后做出规范正确的选择。
大脑的预期机制是将心理模型与现实进行匹配,寻找最佳匹配。这个匹配过程可能非常频繁和重复,以至于在很多情况下我们几乎是无意识地进行,这在习惯形成的过程中尤为明显。当大脑确定一个可能的匹配时,它如何知道这是最佳猜测呢?令人惊讶的是,认知科学家发现人类的决策过程比大多数人认为的更具情感性,而非理性。换句话说,当感觉正确时,我们就认为自己是对的。
#### 4. 情感与决策
在TED电台一小时的播客采访中,NPR主播盖伊·拉兹询问苹果iPod设计师之一、智能家居公司NEST的创始人托尼·法德尔,为什么有些产品,如iPod,能够大获成功,而其他设计完美的MP3播放器,如微软Zune,却未能取得同样的成绩。法德尔认为,设计产品时需要考虑两个方面,就像大脑有情感和理性两个部分一样。产品不仅要有理性的功能,如节省金钱、时间或提供便利,还需要有情感成分,能够激发人们的好奇心。
消费者在与一些优秀产品互动时会感到兴奋,比如NEST恒温器的优雅简约、iPhone的时尚设计和流畅的移动界面、索尼Walkman出色的声音便携体验,或梅赛德斯的舒适驾驶感受。这些产品的设计有助于建立物理和情感上的联系,这种兴奋感源于理性和情感思维的结合,以及产品激发大脑这两部分的能力。
认知心理学和神经科学的研究表明,情感和理性思维之间存在着深刻的联系。神经科学家达马西奥认为,冷/理性思维和热/情感思维的二分法是错误的,人类的任何决策都是情感和理性大脑紧密合作的结果。这种合作在模式识别不是由即时冲动或其他实际目的驱动时,如在欣赏艺术时,表现得更为明显。
下面通过一个表格总结大脑简化机制的相关内容:
| 机制 | 说明 |
| --- | --- |
| 信息过滤 | 大脑每秒接收大量信息,但只处理一小部分 |
| 经验组织 | 将经验组织成抽象类别,如“去餐厅脚本” |
| 简化策略 | 使用刻板印象、首因效应等简化现实 |
| 记忆重建 | 大脑不断重建过去事件的回忆 |
| 模式识别 | 依靠关键特征识别事物,如人脸识别 |
我们可以用mermaid流程图来表示大脑处理信息的过程:
```mermaid
graph LR
A[接收信息] --> B[过滤信息]
B --> C[组织经验]
C --> D[模式识别]
D --> E[决策判断]
```
在接下来的下半部分,我们将继续探讨艺术作品中的模糊性以及它如何影响我们的理解和审美体验,还有在面对复杂决策时大脑如何应对模糊性等内容。
### 探索人类认知:从艺术到决策的简化与理解之旅
#### 5. 艺术中的模糊性与审美愉悦
在2012 - 2014年期间,约翰内斯·弗米尔的著名画作《戴珍珠耳环的少女》进行了一场史上最长且最受赞誉的巡回艺术展览。这幅被昵称为“北方的蒙娜丽莎”的画作,为何如此具有吸引力和追随者,原因并不明确。
画作中有一种神秘的魅力吸引着我们的注意力。很大程度上,这种魅力来自女孩的表情和姿态,弗米尔捕捉到了人物眼中那稍纵即逝的瞬间,以及她优雅而难以捉摸的表情。她或许传递了只有画家才能解读的信息,更有可能的是,画家只是捕捉到了那种短暂的神韵。
随着我们对这幅画的深入探究,会产生更多的疑问。画中的女孩是谁?她与画家有什么关系?一个穿着朴素的女孩不太可能拥有珍贵的珍珠耳环,那是谁送给她的呢?是画家的礼物,还是只是为了这幅肖像而让她佩戴的物品?画家和他的模特之间是否存在情感关系?她为什么要戴着蓝色的头巾?
我们不知道哪种解释是正确的。我们认为这幅画的成功在于它的模糊性:观众可以赋予它多种含义,每种含义都能构建出一个不同但合理的故事。更妙的是,一些相互对立的解释也可以在这个人物身上共存,这些矛盾会让这个主题更加引人入胜。
模糊的图像对我们的大脑有着奇特的吸引力。我们的预期大脑试图通过将女孩的表情投射到现有的意义或刻板印象上来解读这幅画,但我们找不到唯一的答案。多种解释都是可能的,我们的大脑会思考和评估哪种解释最合理,在各种可能性中进行一场迷人的探索。如果我们无法找到一个简单的解决方案,那么我们会享受这种多样性。至少在无利害关系的艺术欣赏中,模糊性不是令人担忧的来源,而是带来审美愉悦的因素。
#### 6. 大脑如何处理模糊性
在简单、日常的模式识别任务中,比如在杂货店挑选水果时,我们很容易解决模糊性问题。因为刺激会与一个唯一且现成的表征相匹配(在这种情况下,就是我们对一个好苹果应该是什么样子和感觉的认知)。匹配成功,我们会感到满足,问题在瞬间就得到了解决。
但在其他情况下,解决模糊性并不容易。有多种解决方案可供选择,却没有明确的选择标准。刺激的模糊性要求我们的大脑付出额外的努力,并促使我们的思维进行探索和学习。学习不仅需要努力,还会产生焦虑,所以我们的大脑需要一个巨大的奖励来弥补这种疲劳。
在简单的情况下,外在的奖励很容易获得(我们品尝苹果后发现它又甜又脆,就知道自己选了一个好苹果)。但在许多更重要的决策中,我们没有机会进行反复的实证测试和立即得到反馈。我们的灵长类祖先在许多生死攸关的选择中往往只有一次机会,比如吃一种可能有毒的水果,或者预测一个捕食者是否有攻击的意图。
在更复杂的社会中,不可重复的选择更为常见。拿破仑在奥斯特里茨战役中不能进行实验,他必须根据以往的经验,识别敌军部署和攻击策略中的潜在模式,并判断哪些是最合适的对策。再想想法律和政策对我们日常决策的影响。或者考虑一些简单但关键的个人选择:我应该接受那份工作吗?我应该和那个女孩结婚吗?我应该投票给谁?新产品的正确设计是什么?在所有这些情况下,没有简单的测试可以进行,即使技术上可行,测试结果可能也来不及改变决策。所以,在结果完全明确之前,我们需要依靠其他方式来判断自己是否走在正确的轨道上。
回到弗米尔的画作:画中多种同样引人入胜且合理的模式,都在诉说着画中女孩的神秘故事,这在探索过程中放大了发现的乐趣。实际上,有人认为艺术的功能之一是提供一个安全的心理空间,让我们可以进行模式识别的探索,并完善我们观察和将现实映射到创造性替代表征的能力,而无需承担任何风险。最终,在欣赏一幅画时,没有绝对的对错,因为即使我们的解释不准确或完全错误,也不会有任何后果。艺术可以帮助我们创造一个虚拟的世界,在其中我们可以进行实验,完善我们模拟可能世界和想象未来的能力,设想不同的行动方案。
也许画中的女孩只是一个偶尔为画家摆姿势的仆人,或者她是一个受某个真实人物启发的虚构角色——一些艺术学者认为是弗米尔的女儿。我们可能永远不会知道答案,但围绕这幅神秘的肖像构建出一个个平行的潜在世界的故事是多么有趣和愉快啊。
#### 7. 模糊性处理的总结与对比
为了更清晰地理解大脑在不同情况下处理模糊性的方式,我们可以通过以下表格进行总结对比:
| 情况 | 模糊性特点 | 处理方式 | 结果 |
| --- | --- | --- | --- |
| 日常简单模式识别(如选水果) | 低,有明确的匹配标准 | 刺激与唯一现成表征匹配 | 快速解决问题,获得满足感 |
| 复杂艺术欣赏(如《戴珍珠耳环的少女》) | 高,多种解释可能,无明确标准 | 大脑思考评估多种可能性,享受多样性 | 带来审美愉悦,激发思考 |
| 重要决策(如职业选择、婚姻决策等) | 高,缺乏实证测试和即时反馈 | 依靠以往经验和其他方式判断 | 决策难度大,需承担一定风险 |
下面用mermaid流程图来展示大脑处理模糊性的一般过程:
```mermaid
graph LR
A[遇到模糊刺激] --> B{是否有明确匹配标准}
B -- 是 --> C[与唯一表征匹配,解决问题]
B -- 否 --> D[大脑付出额外努力探索学习]
D --> E{是否有外在奖励或反馈}
E -- 是 --> F[获得奖励,调整认知]
E -- 否 --> G[依靠经验和其他方式判断,做出决策]
```
总之,从艺术欣赏到重要决策,模糊性无处不在。我们的大脑在处理模糊性时,展现出了复杂而精妙的机制。在艺术中,模糊性带来了审美愉悦和无尽的想象空间;在决策中,它虽然增加了难度,但也促使我们不断学习和成长。了解大脑处理模糊性的方式,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欣赏艺术、做出决策,提升我们的认知和生活体验。
0
0
复制全文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