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机网络组成的RRNON渗流特性研究
立即解锁
发布时间: 2025-09-01 00:18:21 阅读量: 7 订阅数: 14 AIGC 


网络的网络:互联世界的科学
# 随机网络组成的RR NON渗流特性研究
## 1 随机网络组成的RR NON的一般情况
为了研究系统在级联故障后能达到的各种稳态,我们假设每个网络依赖于 m 个其他随机网络,形成一个由 n 个随机网络组成的随机规则(RR)网络-of-networks(NON)。这里的 RR 类别还包括规则非随机网络,其中每个网络的依赖网络数量相同,依赖关系形成特定结构,如 ER 网络的晶格。
简化起见,假设对每个网络的初始攻击随机移除网络中 $1 - p$ 比例的节点,部分依赖比例为 q,每个 ER 网络的平均度 $\bar{k}$ 相同。由于对称性,相关方程可简化为:
\[
\begin{cases}
x = p + qyg(x)(1 - q)^m \\
y = p + qyg(x)(1 - q)^{m - 1}
\end{cases}
\]
通过代入 $z = \frac{xf(x)}{1 - x}$ 等操作,可得到:
\[
P_{\infty}(z) = \frac{[1 - G(z)](1 - z)}{1 - H(z)}
\]
\[
\frac{z}{1 - H(z)} - \frac{p}{q} + \frac{p}{q}P_{\infty}(z)\left(\frac{1 - H(z)}{z}\right)^{m - 1} - \left(\frac{1 - H(z)}{z}\right)^m = 0
\]
方程 (4.65) 有助于理解由相互依赖的随机网络组成的 RR 网络的渗流情况,这些网络具有相同的平均度和度分布。为求解方程 (4.65),引入分析函数 $R(z)$:
\[
R(z) \equiv \frac{p}{1 - H(z)} - \frac{z}{1 - H(z)} + \frac{1}{1 - q} + \frac{4qP_{\infty}(z)}{(1 - q)^2}
\]
$R(z)$ 作为 z 的函数,对于不同的度分布有复杂的行为。下面通过两个例子说明:
- **RR 网络由相互依赖的 ER 网络组成**:存在一个临界 $q_c$,当 $q < q_c$ 时,系统经历二阶相变,临界阈值 $p_c$ 依赖于 q 和平均度 $\bar{k}$;当 $q_c < q < q_{max}$ 时,系统经历一阶相变;当 $q > q_{max}$ 时,系统无 相变,因为即使单个节点故障,NON 也会崩溃。
- **RR 网络由相互依赖的 SF 网络组成**:相图与 ER 网络情况不同,不存在纯一阶相变。存在有效临界值 $q_{c}^e$,当 $q < q_{c}^e$ 时,系统经历二阶相变,且当每个网络节点数无限时,临界阈值 $p_c = 0$;当 $q_{c}^e < q < q_{max}$ 时,系统经历混合相变;当 $q > q_{max}$ 时,系统无 相变,所有网络崩溃。
## 2 RR 网络由相互依赖的 ER 网络组成
对于 ER 网络,生成函数 $g(x)$ 满足:
\[
g(x) = 1 - \exp[-\bar{k}x(1 - f)]
\]
\[
f = \exp[-\bar{k}(1 - f)]
\]
将其代入相关方程可得:
\[
f = \exp\left\{-\bar{k}[p + qy(1 - f)](1 - q)^m\right\}
\]
\[
y = p + qy(1 - f)(1 - q)^{m - 1}
\]
\[
P_{\infty} = -\frac{\log f}{\bar{k}}
\]
消去 y 后得到关于 f 的方程,进而得到相互渗流巨分量:
\[
P_{\infty} = \frac{-2(1 - q) + \sqrt{(1 - q)^2 + 4qP_{\infty}}}{2\bar{k}P_{\infty}}
\]
从方程 (4.66) 和 (4.71) 可得到 $R(z)$ 和 $F(z)$:
\[
R(z) = \frac{p}{1 - e^{-\bar{k}(1 - z)}} - \frac{z}{1 - e^{-\bar{k}(1 - z)}} + \frac{1}{1 - q} + \frac{4qz}{(1 - q)^2}
\]
\[
F(z) = \frac{dR(z)}{dz} = \frac{\bar{k}e^{-\bar{k}(1 - z)}(1 - z)}{(1 - e^{-\bar{k}(1 - z)})^2} - \frac{1}{1 - e^{-\bar{k}(1 - z)}} + \frac{4q}{(1 - q)^2}
\]
### 2.1 $R(z)$ 的行为分析
- 当 q 较小时,$R(z)$ 是 z 的单调递增函数,最大值在 $z \to 1$ 时取得,对应二阶相变阈值 $p_{II}^c = \frac{1}{\max\{R(z)\}} = \frac{1}{R(z_c)}$,此时 $P_{\infty}(p_{II}^c) = 1 - z_c = 0$。
- 当 q 增大时,$R(z)$ 在 $z < 1$ 处出现最大值,对应一阶相变阈值 $p_{I}^c = \frac{1}{\max\{R(z)\}} = \frac{1}{R(z_c)}$,此时 $P_{\infty}(p_{I}^c) = 1 - z_c > 0$。
- 首次在 $z < 1$ 处出现 $R(z)$ 最大值的 q 值为 $q_c$,它区分了一阶和二阶相变。当 q 进一步增大,$\max\{R(z)\} < 1$,对应 NON 完全崩溃,$\max\{R(z)\} = 1$ 时的 q 值为 $q_{max}$,高于此值网络不稳定,会自发崩溃。
### 2.2 不同相变区域分析
- **二阶相变阈值 $p_{II}^c$**:当 q 足够小时,$R(z)$ 单调递增,最大值在 $z \to 1$ 时取得,将 $z \to 1$ 代入 $R(z)$ 可得:
\[
p_{II}^c = \bar{k}(1 - q)^m
\]
- **一阶相变阈值 $p_{I}^c$**:根据 $F(z) = \frac{dR(z)}{dz} = 0$ 求解 $z_c$,进而得到:
\[
p_{I}^c = \frac{2(1 - z_c)e^{-\bar{k}(1 - z_c)}}{(1 - q)[1 + \sqrt{(1 - q)^2 + 4q(1 - z_c)}]}
\]
- **临界耦合强度 $q_c$**:当系统从二阶相变转变为一阶相变时,满足 $\lim_{z \to 1}\frac{dR(z)}{dz} = 0$,可解得:
\[
q_c = \frac{\bar{k} + m - \sqrt{m^2 + \bar{k}^2}}{2\bar{k}}
\]
- **临界耦合强度 $q_{max}$**:当系统对任何 p 都不稳定时,由 $R(z) \leq 1$ 及相关条件可得:
\[
q_{max} = \frac{a(1 - z_c)}{2(1 - 2a)}
\]
其中 $a = 1 - 2(1 - z_c)e^{-\bar{k}(1 - z_c)}$,$z_c$ 可通过代入相关方程求解。
### 2.3 相变总结
对于固定的 m 和 $\bar{k}$,存在两个临界耦合强度 $q_c$ 和 $q_{max}$:
| q 范围 | 相变类型 | 特点 |
0
0
复制全文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