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指针实现二维数组冒泡排序及用户自定义规则实验
下载需积分: 0 | 182KB |
更新于2024-08-04
| 184 浏览量 | 举报
收藏
本篇文档是暨南大学高级语言程序设计课程中的一个实验报告,主要涉及指针在二维数组冒泡排序中的应用。实验项目名为“以指针方式实现二维数组冒泡排序”,旨在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如何使用指针操作二维数组,并实现自定义排序规则。
实验的核心知识点包括:
1. 排序函数sort的参数理解:
- sort1和sort2函数都是用于对数组进行排序的辅助函数,它们接受不同的参数类型:
- sort1函数接受一个指向整型数组的一维指针、数组的行数、列数以及一个标志变量(flag),用于指示排序规则。
- sort2函数接受一个指向整型二维数组的指针(即指向数组首元素的一维指针)、行数、列数以及同样的flag,它处理的是动态分配的二维数组,传递过程中利用了指针的间接访问能力。
2. 用户输入控制:
- 实验要求用户输入数组的行数和列数,以便动态分配内存来存储二维数组。通过scanf_s函数获取用户的输入,并用这些信息创建和初始化数组a1。
3. 冒泡排序算法:
- 实验的核心内容是实现冒泡排序,但使用指针的方式,这涉及到了数组元素的遍历和比较操作。在sort2函数内部,首先复制a1数组到临时数组b,然后对b进行冒泡排序,以避免原地修改数据影响用户指定的原始数组。
4. 数据展示:
- 在实验结束后,需要设计合理的输出机制,将排序后的数组结果展示给用户,可能包括逐行打印或以表格形式呈现。
5. 自定义排序规则:
- 由于flag变量的存在,实验允许用户自定义排序规则,可能涉及升序、降序或其他特定条件下的排序,这增加了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6. 环境配置:
- 实验环境使用的是Visual Studio 2019集成开发环境,主要仪器设备仅为笔记本电脑,这反映了现代软件开发中常见的开发工具。
本实验通过实践让学习者深入了解指针在二维数组操作中的运用,提升他们的编程技能,同时锻炼他们处理用户输入和自定义逻辑的能力。通过编写和调试代码,学生能深入理解排序算法的工作原理,以及如何根据需求调整算法行为。
相关推荐








养生的控制人
- 粉丝: 26
最新资源
- 简易版与网络版中国象棋项目开发实践
- PB框架技术探讨与PBPB框架的应用展望
- Delphi7数据库应用开发教程
- VC++实现的QQ消息自动发送工具使用教程
- 整合operamasks与Spring/Hibernate实现Grid CRUD功能
- 北大Verilog课程资料:掌握数字电路设计
- SQL高级教程:PPT形式的数据库知识解读
- VC环境下编译通过的DES加密算法实现
- 硬盘误删文件轻松恢复指南
- 一键移除Windows应用服务的工具介绍
- 解决jspSmartUpload文件名中文乱码问题的中文版组件
- 使用OpenCV实现Haar级联分类器训练与优化
- Osric办公室电器装饰项目软件工程实现
- 利用AJAX和ASP.NET实现的在线相册管理系统
- ASP.NET2.0打造电子商城购物平台
- CSS属性速查手册:中文版完整参考
- C#实现局域网SQL服务器查找、数据备份与恢复操作
- JAVA图书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 Java MVC模式的个人支出管理系统实现
- 电脑故障全攻略手册:硬件与软件问题诊断与解决
- 简易新闻发布系统完整教程与数据库下载
- NS2中文手册精装版:完整版PDF免费下载
- ASP公交路线查询网站代码下载
- Janus Web ASP.NET控件套件v3.0.0.42版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