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ava面试:MySQL与Redis双写一致性策略解析
下载需积分: 5 | 1.01MB |
更新于2024-08-03
| 37 浏览量 | 举报
收藏
"这篇Java面试题探讨了在MySQL与Redis之间如何实现双写一致性,主要提供了三种解决方案:延时双删、删除缓存重试机制和读取binlog异步删除缓存。"
在分布式系统中,保持数据库(如MySQL)和缓存(如Redis)的一致性是一个重要的挑战。当数据在两者之间同步时,可能会出现短暂的不一致状态,这会影响到系统的正确运行。以下是针对这个问题的三个策略:
1. 方案一:延时双删
这个方法首先删除缓存,然后更新数据库,接着在稍后的时间(如1秒)再次删除缓存。这个延迟是为了确保读请求在更新数据库之后结束,从而避免读到可能存在的脏数据。然而,如果第二次删除缓存失败,数据一致性将受到影响。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为缓存设置一个自然的过期时间,让其自动过期,但这也可能导致在过期时间内数据的不一致。
2. 方案二:删除缓存重试机制
这个方案是针对延时双删中删除缓存失败的问题,通过引入重试机制来确保缓存被成功删除。当写请求更新数据库后,如果尝试删除缓存失败,将删除失败的键放入消息队列。后台消费者会从队列中取出键并重试删除操作,这样可以提高数据一致性的保证。
3. 方案三:读取binlog异步删除缓存
这种策略利用数据库的binlog(二进制日志)来异步淘汰缓存中的键。在写请求执行后,通过监听binlog事件,可以在读请求完成后再进行缓存的删除,确保了读请求不会读到脏数据。休眠时间应设定为读取业务逻辑数据所需时间加上几百毫秒,以确保写请求有足够的时间清理可能的脏数据。
每种方案都有其优缺点。延时双删简单但可能存在数据不一致的风险;删除缓存重试机制提高了删除的成功率,但增加了业务代码的复杂性;而读取binlog异步删除缓存则能进一步减少业务代码侵入,但需要处理binlog监听和解析的复杂性。
在实际应用中,选择哪种方案取决于系统的具体需求,例如对一致性的要求、系统的复杂性、以及对资源消耗的考量。在某些场景下,可能需要结合多种策略以达到最佳的效果。理解这些方案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对于构建高可用和高一致性的分布式系统至关重要。
相关推荐






















网络冒险家

- 粉丝: 7727
最新资源
- Fanuc M-1iA-0.5AL机器人三维模型及设计资料下载
- 1998-2021年中国各省GDP及第三产业面板数据解析
- Go语言区块链原型源码剖析
- 罗迪共享汽车区块链源码完整解决方案
- 教程压缩包内含文件列表
- Aspose实现Office文档高速转换为PDF技术详解
- 探索JetBrains Fleet:下一代IDE的离线安装体验
- HCIA-Datacom V1.0教材完整学习资料
- 小码哥教你如何购买虚拟主机并搭建博客
- CUDA编程新手实践指南:入门代码示例
- 小白购买域名搭建博客赚钱教程
- 无线网络故障排除指南:实验7.5详细解读
- JAVA智慧社区管理系统源码与数据库全功能解析
- iPhone删除信息恢复技巧及操作步骤详解
- ASP.NET视频点播系统设计实现及其源代码与论文
- 制作华丽图片墙的电脑软件拼图神器
- 提高系统安全:一键关闭Windows默认共享工具软件介绍
- Bandicam-v5.1.0.1822:高清电脑录屏工具发布
- Bandizip v7.13压缩软件震撼发布
- SpringBoot开发的居民疫情管控系统源码解析
- 52页网络安全意识培训资料全面解读
- 高效实现Android跨进程Camera数据传输
- Spring注解开发详解及事务控制实践
- C#实现图片自动播放功能的源码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