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e-type

SpringCloud分布式事务实践与异常模拟教程

下载需积分: 10 | 1.47MB | 更新于2025-03-12 | 48 浏览量 | 4 下载量 举报 收藏
download 立即下载
标题中提到的“tx-lcn_4.1.0.rar”指的是一个压缩包文件,它包含了基于Spring Boot和Spring Cloud框架的分布式事务演示项目。tx-lcn全称为TCC-Local Transaction Coordinator,是一个分布式事务框架,其中4.1.0版本可能表示该框架的特定版本号。 从描述中可以得知,该项目演示了如何在基于Spring Boot 1.5版本和Spring Cloud的分布式系统中实现分布式事务控制。分布式事务是多个服务或数据库在操作过程中保持数据一致性的一种机制。在微服务架构中,为了保证业务的完整性和数据的一致性,分布式事务变得尤为重要。 分布式事务的实现方式有多种,常见的有两阶段提交协议(2PC)、补偿事务(TCC)、事件溯源、本地消息表等。而tx-lcn框架的实现原理可能结合了以上几种技术。描述中提到的“tm项目为txManager”暗示了有一个专门负责事务管理的模块,它可能遵循了TCC模式中的Try-Confirm-Cancel机制,即在所有参与的服务中先尝试预留资源(Try),确认无误后执行业务操作(Confirm),如果出现错误则取消之前的预留操作(Cancel)。 在演示的场景中,“测试tc1项目调用tc2项目”意味着tc1和tc2是两个分别代表不同服务的项目,它们通过远程调用的方式互相协作完成业务逻辑。在实际操作中,tc1作为业务发起方可能会调用txManager(tm项目)开始一个分布式事务,tc2作为参与者执行相应的业务逻辑。当模拟异常信息发生时,tx-lcn框架会负责检测到错误并触发事务回滚,确保所有参与的服务都不会处于一个不一致的状态。 标签中列出了四个关键词:Spring Boot、tx-lcn、Spring Cloud和分布式事务。这些词汇代表了项目中使用到的关键技术或概念。 - Spring Boot是一个开源Java基础框架,它简化了基于Spring的应用开发过程,通过约定大于配置的方式创建独立的、生产级别的基于Spring的应用。它的核心特性包括嵌入式Web服务器、自动配置、微服务支持等。在此项目中,Spring Boot用于快速开发出单个微服务组件。 - tx-lcn即分布式事务框架,提供了协调和管理跨多个服务或数据库的事务的能力,确保整个操作过程中的数据一致性。项目中的tx-lcn版本为4.1.0,这表明了正在使用的具体框架版本。 - Spring Cloud是基于Spring Boot的一套微服务开发工具集,提供了快速构建分布式系统中一些常见模式的工具,如配置管理、服务发现、断路器、智能路由、微代理、控制总线、一次性令牌、全局锁、决策竞选、分布式会话和集群状态等。在项目中,它用于支撑构建完整的微服务架构。 - 分布式事务是一个复杂的概念,它涉及了多个数据库和多个服务之间的事务管理。在微服务架构中,服务往往需要相互协作来完成一个业务操作,分布式事务框架则负责在这些服务之间同步事务状态,并在异常发生时进行回滚操作以保证数据一致性。 在理解了以上概念之后,压缩包中的文件名列表“tc1、tc2、tm”可以被解释为具体的项目文件夹或模块名称。其中tc1和tc2很可能代表参与分布式事务的两个服务模块,而tm项目则是负责事务管理的模块。在实际开发分布式事务解决方案时,这样的项目结构有助于开发者更好地组织和管理代码。在每一个项目模块中,开发者会编写相应的业务逻辑代码,并使用tx-lcn框架提供的API来参与分布式事务的管理。 根据以上信息,我们可以推断出该演示项目的目的在于展示如何使用tx-lcn框架来管理跨多个微服务的事务,确保在发生异常时能正确回滚,从而维护系统的整体一致性。这对于理解微服务架构下的事务管理非常有帮助,尤其是对那些希望通过Spring Cloud构建微服务架构的企业和开发人员。

相关推荐

filetype
编辑推荐: 本文来自于csdn,本篇文章主要介绍了LCN5.0.2有3种模式,分别是LCN模式,TCC模式,TXC模式,希望对您的学习 有所帮助。 一、简介 LCN分布式事务框架其本身并不创建事务,而是基于对本地事务的协调从而达到事务一致性的效果。 LCN模式: LCN模式是通过代理Connection的方式实现对本地事务的操作,然后在由TxManager统一协调控制事务。当本地事务提交回滚或者关闭连接时将会执行假操作,该代理的连接将由LCN连接池管理。 该模式的特点: - 该模式对代码的嵌入性为低。 - 该模式仅限于本地存在连接对象且可通过连接对象控制事务的模块。 - 该模式下的事务提交与回滚是由本地事务方控制,对于数据一致性上有较高的保障。 - 该模式缺陷在于代理的连接需要随事务发起方一共释放连接,增加了连接占用的时间。 TCC模式: TCC事务机制相对于传统事务机制(X/Open XA Two-Phase-Commit),其特征在于它不依赖资源管理器(RM)对XA的支持,而是通过对(由业务系统提供的)业务逻辑的调度来实现分布式事务。主要由三步操作,Try: 尝试执行业务、 Confirm:确认执行业务、 Cancel: 取消执行业务。 该模式的特点: - 该模式对代码的嵌入性高,要求每个业务需要写三种步骤的操作。 - 该模式对有无本地事务控制都可以支持使用面广。 - 数据一致性控制几乎完全由开发者控制,对业务开发难度要求高。 TXC模式: TXC模式命名来源于淘宝,实现原理是在执行SQL之前,先查询SQL的影响数据,然后保存执行的SQL快走信息和创建锁。当需要回滚的时候就采用这些记录数据回滚数据库,目前锁实现依赖redis分布式锁控制。 该模式的特点: - 该模式同样对代码的嵌入性低。 - 该模式仅限于对支持SQL方式的模块支持。 - 该模式由于每次执行SQL之前需要先查询影响数据,因此相比LCN模式消耗资源与时间要多。 - 该模式不会占用数据库的连接资源。 二、原理 核心步骤 1.创建事务组 是指在事务发起方开始执行业务代码之前先调用TxManager创建事务组对象,然后拿到事务标示GroupId的过程。 2.添加事务组 添加事务组是指参与方在执行完业务方法以后,将该模块的事务信息添加通知给TxManager的操作。 3.关闭事务组 是指在发起方执行完业务代码以后,将发起方执行结果状态通知给TxManager的动作。当执行完关闭事务组的方法以后,TxManager将根据事务组信息来通知相应的参与模块提交或回滚事务。 事务控制原理 LCN事务控制原理是由事务模块TxClient下的代理连接池与TxManager的协调配合完成的事务协调控制。 TxClient的代理连接池实现了javax.sql.DataSource接口,并重写了close方法,事务模块在提交关闭以后TxClient连接池将执行"假关闭"操作,等待TxManager协调完成事务以后在关闭连接。 对于代理连接池的优化 自动超时机制,任何通讯都有最大超时限制,参与模块在等待通知的状态下也有最大超时限制,当超过时间限制以后事务模块将先确认事务状态,然后再决定执行提交或者回滚操作,主要为了给最大资源占用时间加上限制。 智能识别创建不同的连接 对于只读操作、非事务操作LCN将不开启代理功能,返回本地连接对象,对于补偿事务的启动方将开启回滚连接对象,执行完业务以后马上回滚事务。 LCN连接重用机制 当模块在同一次事务下被重复执行时,连接资源会被重用,提高连接的使用率。 事务补偿机制 为什么需要事务补偿? 事务补偿是指在执行某个业务方法时,本应该执行成功的操作却因为服务器挂机或者网络抖动等问题导致事务没有正常提交,此种场景就需要通过补偿来完成事务,从而达到事务的一致性。 补偿机制的触发条件? 当执行关闭事务组步骤时,若发起方接受到失败的状态后将会把该次事务识别为待补偿事务,然后发起方将该次事务数据异步通知给TxManager。TxManager接受到补偿事务以后先通知补偿回调地址,然后再根据是否开启自动补偿事务状态来补偿或保存该次切面事务数据。 补偿事务机制 LCN的补偿事务原理是模拟上次失败事务的请求,然后传递给TxClient模块然后再次执行该次请求事务。 模拟场景演示 若存在事务发起方、参与方A、参与方B。调用关系图如下 那么他们正常执行业务的时序图为: 若参与方B出现异常,那么他们的业务时序图为: 若他们的调用关系是这样的情况 此时发生参与方B出现异常时他们的时序图为: 三、使用 环境: SpringBoot 2.0.
maldinisky_hll
  • 粉丝: 0
上传资源 快速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