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顺序表操作实现:初始化、插入、删除等

"顺序表的各种基本运算"
顺序表是一种线性数据结构,它将元素存储在一块连续的内存区域中。在这个程序中,我们通过结构体`Sqlist`定义了一个顺序表,其中包含一个`elemtype`类型的数组`date`用于存储元素,以及一个整型变量`len`表示顺序表的长度。程序的目标是实现顺序表的基本操作,包括初始化、插入、删除、查找、输出等。
1) 初始化顺序表:函数`Initlist`通过`malloc`动态分配内存创建了一个新的顺序表,并将长度设置为0,返回指向该顺序表的指针。
2) 尾插入法插入元素:顺序表的尾部插入操作可以通过直接在数组末尾添加元素实现。例如,可以依次插入a, b, c, d, e五个元素。
3) 输出顺序表:`Displist`函数遍历顺序表,打印每个元素。如果顺序表为空,函数则直接返回。
4) 获取顺序表长度:`Listlength`函数返回顺序表的长度,即数组中已存储元素的数量。
5) 判断顺序表是否为空:`Listempty`函数检查顺序表的长度,若为0,则表示顺序表为空。
6) 输出顺序表的第三个元素:通过索引访问数组`L->date[2]`来获取第三个元素。
7) 查找元素的位置:`Locateelem`函数遍历顺序表,找到指定元素的位置并返回其索引加1,若未找到则返回0。
8) 在指定位置插入元素:`Listinsert`函数接受顺序表、插入位置和要插入的元素作为参数。如果插入位置合法(1到当前长度+1之间),它会将所有元素向右移动,然后在指定位置插入新元素,同时更新长度。
9) 输出插入元素后的顺序表:调用`Displist`函数显示更新后的顺序表。
10) 删除指定位置的元素:`Listdelete`函数删除指定位置的元素,将后续元素前移,然后减小长度。若删除位置非法,函数返回0。
11) 输出删除元素后的顺序表:再次调用`Displist`展示顺序表的新状态。
12) 释放顺序表:`Freelist`函数释放顺序表占用的内存,释放后不应再访问或使用该顺序表。
以上是顺序表各种基本运算的实现,这些操作构成了顺序表操作的基础,便于在实际编程中处理和操作一序列的数据。顺序表虽然在插入和删除操作时可能需要移动大量元素,但其简单的结构使得在其他方面(如查找和访问)具有优势。
相关推荐







紫皇
- 粉丝: 37
最新资源
- WinPcap网络数据包捕获与处理工具安装指南
- VB6.0教程:基础入门与案例实战解析
- 纯JavaScript实现的图片滤镜网页时钟教程
- 无需重启实现桌面路径轻松更改工具介绍
- PB9.0+SQL开发的人事管理系统毕业设计
- 数学图像处理学系列教程(第二部分):图像中的正交变换详解
- VB6.0基础入门与案例分析全集
- 基于Servlet实现的进销存管理系统解析
- VC++界面制作实例集锦:100个高级案例解析
- 《Memory Management》书籍源代码技术解析
- 掌握JavaScript一条龙:从入门到Ajax和jQuery
- 星星在线考试系统毕业设计开发
- Visual Basic 2008编程食谱详解
- Spring.NET框架下的ASP.NET企业信息管理系统
- 新版旧版标准日本语单词整理对比
- 单片机16×16点阵滚动显示论文及程序设计
- 掌握Proteus经典例子与ARM7资料
- 深度解析:Think In Patterns v0.9模式思维
- Hibernate3.2中文手册完整版 - 官方权威参考
- 一键美化:轻松移除照片中的多余物体
- 深入探索Struts2+Spring2+Hibernate3源码实现
- 掌握SQL基础:《SQL查询入门》学习指南
- 家庭理财必备:微型个人理财软件的介绍
- Exmasm32:16位与32位汇编开发工具的免费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