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IP协议详解:工作原理与路由更新
下载需积分: 1 | 3.24MB |
更新于2024-07-10
| 3 浏览量 | 举报
收藏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RIP协议的基本工作原理,包括协议启动过程、路由数据库、路由条目来源、路由的下一跳获取以及路由更新规则。此外,提到了RIP协议的两个版本RIPv1和RIPv2的区别,并简单概述了其他路由协议如OSPF和BGP的工作原理。"
RIP(Routing Information Protocol)是一种基于距离矢量算法的内部网关协议(IGP),主要应用于小型IP网络。RIP有两个版本,RIPv1和RIPv2。RIPv1不支持无类别路由和认证,而RIPv2则提供了这些功能。通常建议使用RIPv2以获得更好的安全性和兼容性。
**启动过程**
当RIP协议在接口上启动时,它会通过广播(RIPv1)或组播(RIPv2)发送请求报文,要求相邻路由器提供其所有路由信息,加速网络收敛。收到响应报文后,路由器更新自己的路由数据库,并触发更新(Triggered updates)通告改变的路由给其他相邻路由器。同时,设置更新定时器,每隔30秒(默认)广播响应报文以保持路由数据库同步和刷新已通告的路由。
**路由数据库**
路由数据库存储所有RIP路由信息,包括目的地址、度量、下一跳接口、下一跳IP地址、源IP地址和路由标记。度量是到达目的地的代价,通常是跳数,最大值为15。超过15跳的路由被视为不可达。
**路由条目来源**
1. 接口的直连路由。
2. 重分发自其他协议的路由。
3. 配置命令产生的路由,如默认路由。
4. 从相邻路由器的RIP学习到的路由。
**路由的下一跳获取**
在RIPv1中,下一跳信息基于学习该路由的接口和响应报文的源IP地址。RIPv2则允许在响应报文中携带下一跳IP地址,根据特定规则选择最优下一跳。
**路由更新**
新学习到的路由会更新路由数据库,满足以下条件之一:
1. 路由不存在且度量小于16。
2. 路由存在,源IP地址匹配。
3. 路由存在,但度量更大或相等。
更新时,度量值会加1,以实现跳数累计。
RIP协议使用UDP端口520进行通信,RIPv1使用广播,RIPv2使用组播或单播。请求报文用于请求路由信息,响应报文用于通告路由。
除了RIP,还有其他路由协议,如基于链路状态算法的OSPF和IS-IS,以及边界网关协议BGP。这些协议根据不同的网络规模和需求提供更复杂或更高效的路由策略。
相关推荐









Pa1nk1LLeR
- 粉丝: 81
最新资源
- Protel99SE sp6绿色版发布
- 简易MyWeb HTTP服务器:静态页面服务指南
- C++实现十进制转二进制的方法
- 掌握C#编程:第三版源码与习题答案解析
- Java右下角提示框版本升级与完善
- JAVA邮件发送方法与EMailBean实例化教程
- VB源代码分享:鼠标形程计算、屏保制作与计划任务关机
- 深入理解SQL Server 2000数据库应用技术
- autosuggest_v21.3 - 新一代自动建议功能详解
- 深入探索LFSR:线性反馈移位寄存器程序及其本原多项式
- Visual C++ .NET项目转换新工具,解决兼容性与界面问题
- C++入门经典教程第五版压缩版介绍
- C语言实现数据结构详尽解析
- 深入探索JavaScript客户端验证与页面特效制作
- Ajax基础教程例题:初学者参考
- 锋网新闻发布系统:快速、灵活、高效的新闻管理平台
- 轻松制作启动U盘的神器工具USBOOT-V1.68
- BEncoding Editer:BT种子文件内容查看与编辑工具
- ASP.NET与SQL SERVER打造图书出租管理系统
- 自动安装工具:autoinst简化应用软件部署
- 全面解读最新Oracle C接口编程指南
- 深入掌握Java Servlets与JSP开发教程
- Windows命令行输出重定向工具MyLog使用
- 深入理解键盘钩子技术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