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介绍
file-type

思科网络实验室实战指南:路由交换配置

DOC文件

下载需积分: 50 | 5.55MB | 更新于2024-07-21 | 116 浏览量 | 3 下载量 举报 收藏
download 立即下载
"思科网络实验室——路由交换" 本资源详细介绍了如何进行交换机和路由器的基础配置,涵盖了从访问设备到各种路由协议的配置。以下是各章节的详细知识点: 第1章介绍了实验拓扑和终端服务器配置。内容包括: 1.1.1 通过Console口访问路由器,这是最基础的本地访问方式,需要使用串行线和终端模拟器软件。 1.1.2 通过Telnet访问路由器,远程访问路由器,需确保路由器上配置了Telnet服务。 1.1.3 终端访问服务器的配置,便于管理多个网络设备。 1.1.4 实验拓扑的展示,帮助读者理解实践环境。 第2章讲解了路由器的基本配置,包括: 2.1.1 路由器简介,介绍了路由器在网络中的作用和功能。 2.1.2 IOS简介,讨论了Cisco的Internetwork Operating System及其重要性。 2.1.3 CDP协议介绍,用于发现网络邻接设备的信息。 2.2 至2.6章节提供了一系列实验,涵盖CLI使用、配置文件和IOS备份、密码恢复、CDP配置等。 第3章讲述了静态路由和默认路由: 3.1.1 静态路由介绍,它是手动配置的路由,适合小规模网络。 3.1.2 默认路由介绍,用于将所有未知目的地的流量转发至特定接口。 3.1.3 ip classless 命令,确保路由通告时遵循子网掩码。 章节包含多个实验,演示如何配置静态路由和默认路由。 第4章介绍了RIP(Routing Information Protocol)路由协议: 4.1 概述RIP,包括RIPv1和RIPv2的区别。 4.2.1 至4.2.3 实验涉及RIPv1的基本配置、被动接口、子网地址处理等。 4.3.1 至4.3.5 实验涉及RIPv2的配置,如认证、手工汇总和触发更新等。 第5章讲解了EIGRP(Enhanced Interior Gateway Routing Protocol): 5.1 EIGRP概述,强调其高效、动态的特点。 5.2 至5.4 实验覆盖EIGRP的基本配置、负载均衡、路由汇总和认证。 第6章介绍了单区域OSPF(Open Shortest Path First): 6.1 OSPF概述,解释其作为链路状态路由协议的工作原理。 6.2 至6.4 实验包括OSPF在不同网络类型上的配置,以及OSPF认证。 这些章节提供了丰富的实验和命令汇总,旨在帮助读者掌握交换机和路由器的日常管理和配置技能,特别是对路由协议的理解和应用。通过实践这些实验,读者可以深化对网络通信和路由原理的理解。

相关推荐

filetype
作者:梁廣民 王隆杰 編著 出版日期:2007-4-1 本書以Cisco2821路由器、Catalyst3560 和Catalyst2950交換機爲平臺,以Cisco IOS(12.4版本)爲軟件平臺,以實驗爲依托,從實際應用的角度介紹了網絡工程中使用的技術,主要包括:路由器基礎和交換機的基本配置、路由協議(RIP,IGRP,EIGRP,OSPF,IS-IS和BGP)、2層封裝(HDLC、PPP、幀中繼)、訪問控制列表(ACL)、路由優化、網絡地址轉換(NAT)、VLAN、Trunk、VTP、VLAN間路由、生成樹協議(STP)與快速生成樹協議(RSTP)、路由重分布、IPv6、冗餘網關、組播以及QOS等。   本書既可以作爲思科網絡技術學院(CCNA和CCNP)的實驗教材,用來增强學生的實際操作技能,也可以作爲電子和計算機專業的網絡集成類課程的實驗指導書使用,還可以作爲培訓教材,同時,對于從事網絡管理和維護的技術人員來說,也是一本很實用的技術參考書。 第1章 實驗拓撲、終端服務器配置 第2章 路由器基本配置 第3章 靜態路由 第4章 RIP 第5章 EIGRP 第6章 單區域OSPF 第7章 HDLC和PPP 第8章 幀中繼 第9章 ACL 第10章 DHCP 第11章 NAT 第12章 交換機基本配置 第13章 VLAN,Trunk和VTP 第14章 STP 第15章 VLAN間路由 第16章 網關冗余和負載平衡 第17章 幀中繼上的OSPF 第18章 多區域OSPF 第19章 IS-IS 第20章 路由重分布 第21章 路由優化 第22章 IPv6 第23章 組播 第24章 BGP 第25章 QoS(CBWFQ\QOS-WFQ\QOS-CQ\QOS-PQ\QOS-LLQ) 第25章这个部分文章可以到blog.mob100.cn上可以找到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