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e-type

Oracle回滚段详解:概念、作用与管理

DOC文件

下载需积分: 14 | 50KB | 更新于2024-12-21 | 169 浏览量 | 2 下载量 举报 收藏
download 立即下载
"这篇文档详尽地探讨了Oracle回滚段的概念、用法、规划以及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案,旨在帮助数据库管理员(DBA)更好地理解和管理Oracle数据库的回滚段。" Oracle回滚段是数据库管理系统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主要用于确保事务的正确性和数据库的读一致性。回滚段存储了数据在被修改前的状态,使得在事务回滚或恢复时能够恢复到原始值。此外,它们还支持在多用户环境中维持读一致性,避免未提交更改对其他会话的影响。 回滚段的主要功能包括: 1. **事务回滚**:当用户执行ROLLBACK命令时,Oracle会利用回滚段中的信息来撤销事务期间的所有更改,使数据库返回到事务开始时的状态。 2. **事务恢复**:在数据库意外关闭或例程失败的情况下,回滚段的信息记录在重做日志文件中。当数据库重新启动时,Oracle会使用这些信息恢复未提交的事务,保证数据的一致性。 3. **读一致性**:Oracle的读一致性机制依赖于回滚段,它确保了在一个会话内的查询不会看到其他未提交的更改。对于长时间运行的查询,即使数据在查询过程中被修改,Oracle也能构造出一个基于查询开始时状态的读一致性视图。 回滚段有两种类型: - **系统回滚段**:这是数据库创建时自动创建的,专门用于存储系统表空间中的对象的前影像。系统回滚段通常由Oracle自动管理。 - **非系统回滚段**:对于拥有多个表空间的数据库,需要至少一个非系统回滚段来处理非系统表空间中的对象。非系统回滚段可以是私有的,特定于表空间,或者全局的,可供整个数据库使用。 回滚段的规划和管理是DBA的重要职责,包括决定回滚段的数量、大小和分配,以满足系统的并发需求和性能目标。例如,过度使用回滚段可能导致竞争和性能下降,而回滚段不足则可能限制并发事务的能力。 为了实现不同级别的读一致性,Oracle提供了两种选项: - **设置事务只读**(`SET TRANSACTION READ ONLY`):这将在事务开始后提供读一致性,但允许其他事务继续修改数据,不影响并发性。 - **设置串行化事务**(`SET TRANSACTION SERIALIZABLE`):这提供了最严格的读一致性,但可能导致更高的锁冲突和更低的并发性。 理解并有效管理回滚段对于优化Oracle数据库的性能和稳定性至关重要。DBA需要密切关注回滚段的使用情况,适时调整数据库参数,如`undo_tablespace`、`undo_retention`等,以适应不断变化的业务需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