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e-type

混合结构柔性臂振动抑制:PSO非均匀样条插值与轨迹规划

PDF文件

454KB | 更新于2024-08-29 | 10 浏览量 | 1 下载量 举报 1 收藏
download 立即下载
本文主要探讨了基于粒子群优化(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PSO)的非均匀样条插值方法在混合结构柔性臂振动抑制轨迹规划中的应用。混合结构柔性臂在核工业、建筑业和太空探索等领域的广泛应用使其末端振动问题显得尤为重要,由于其低刚度、大挠度和低阻尼特性,传统的振动控制往往效果有限。 首先,研究者针对这种混合结构,通过结构分解和刚柔部分分离,构建了动力学和运动学模型。动力学模型考虑了柔性臂的运动特性,包括弹性模量、质量分布以及内部耦合等因素,而运动学模型则描述了其关节角度与末端位姿之间的关系。这样的建模使得对柔性臂的运动行为有深入理解,并为后续的轨迹规划提供基础。 为了提升算法效率,文中引入了权重因子,这是一种策略,用来赋予不同插值点不同的影响力,以便更好地适应不同阶段的优化需求。同时,通过构造映射函数,非均匀选择插值点,确保了插值过程中的空间分布更合理,避免了过度集中在某些区域导致的计算负担。采用粒子群算法对插值点的位置增量进行优化,这是一种群体智能优化方法,通过模仿鸟群或鱼群的觅食行为,寻找全局最优解。 接着,3次样条插值被用来拟合优化后的轨迹函数,这种方法能够平滑连接各个插值点,形成连续且平滑的运动路径,这对于减少柔性臂振动至关重要。样条插值的使用,结合权重因子和PSO优化,确保了轨迹规划既考虑了运动性能又兼顾了振动抑制。 最后,设计了一套混合柔性臂的控制系统,将优化后的轨迹应用到实际操作中,通过实验验证了提出的抑振轨迹规划方法的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在保持运动精度的同时显著降低柔性臂末端的振动,从而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和工作效率。 本文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来解决混合结构柔性臂的振动抑制问题,对于提高这类复杂机械臂在实际应用中的性能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结合动力学模型、优化算法和样条插值技术,研究人员有望在未来为其他领域,如精密制造和机器人技术,开发出更高效的柔性臂振动控制策略。

相关推荐

weixin_38697940
  • 粉丝: 8
上传资源 快速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