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SP嵌入式系统开发:Xilinx FPGA与TI DSP EMIF接口详解
下载需积分: 9 | 6.34MB |
更新于2024-08-08
| 18 浏览量 | 举报
收藏
"《DSP嵌入式系统开发典型案例》中的代码示例展示了如何在Xilinx FPGA与TI DSP EMIF平台上进行接口操作,特别是在初始化缓冲串口2的过程中。这段代码使用了多个NOP指令来确保每一步操作之间的延迟,使得DSP能够正确配置其内部的SPSA2和SPSD2寄存器,包括SPCR1, SPCR2, PCR, RCR1, RCR2, XCR1和XCR2等。初始化结束后,通过RPT指令设置时钟寄存器并等待一段时间,确保缓冲串口的时钟信号稳定。"
在数字信号处理领域,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or)芯片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自1978年第一块DSP芯片S2811出现以来,DSP技术经历了多次重大革新,性能不断提升,应用领域不断扩大,涵盖了通信、软件无线电、自动控制等多个高科技领域。TI(Texas Instruments)公司在DSP芯片的发展中起到了关键作用,推出了多代产品,如TMS32010及其系列,TMS32020,TMS320C25/C26/C28,以及更高级别的TMS32C50/C51/C52/C53等,这些芯片拥有高速乘法器和优化的指令集,特别适合执行数字信号处理算法。
在嵌入式系统中,FPGA(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常被用作灵活的硬件平台,可以配置为实现特定的逻辑功能,而TI的DSP芯片则提供了强大的计算能力。在Xilinx FPGA与TI DSP的集成系统中,EMIF(External Memory Interface)接口用于连接外部存储器和处理器,而这里的代码示例具体展示了如何通过初始化MCBSP(Multi-Channel Buffered Serial Port)模块来设置通信接口,MCBSP是一种用于串行通信的标准接口,在DSP中用于数据传输。
初始化过程包括配置多个控制寄存器,如SPCR1和SPCR2用于设置串口模式和控制参数,SPSD2则用于写入具体的配置值。在每个寄存器写入后,使用NOP指令插入延迟,这是因为DSP内部的操作需要一定时间来完成,确保每次操作都在上一步完成之后进行。最后,通过RPT指令循环执行一段空操作,等待一段时间,以确保缓冲串口的时钟设置正确并稳定,这样整个通信链路就可以正常工作。
这个过程体现了DSP系统设计中对实时性和精确控制的要求,同时也揭示了在嵌入式系统中如何利用硬件资源进行高效的数据通信和处理。理解这些细节对于开发基于DSP的嵌入式系统至关重要,因为它直接影响到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
相关推荐










吴雄辉
- 粉丝: 50
最新资源
- 在Windows中轻松运行Unix命令工具
- 芯张扬高效英语单词记忆技巧揭秘
- 无需IIS支持的ASP运行环境NetBox+v2介绍
- 图表控件展示:OpenFlashChart曲线图解决方案
- ASP.NET2.0项目实例集锦:新手学习指南
- VB6.0开发的合同管理系统功能全面
- EJB3.0开发实例教程:glassfish服务器安装与应用
- 掌握UDP穿透NAT技术:源代码解析指南
- 猫扑wc举旗软件:DSQ大杀器功能与安全解析
- SWT工具文档深度解析与应用
- MASMPlus个人免费版许可协议及功能介绍
- HTML+JS+CSS:必备的前端开发资源
- 实现炫酷鼠标特效的JavaScript技巧
- 电脑高手与菜鸟必备:全方位电脑知识指南
- 《开发突击者代码之struts》:Java Web整合开发实战剖析
- 可视化职工档案管理系统Delphi实现
- Java与数据库面试宝典:J2EE与SQL精选题库
- 掌握BS Web开发,提升前端开发技能
- 经典俄罗斯方块游戏的MFC实现教程
- x264编码器源代码修复及使用教程
- 轻松搞定复杂网站木马的清理工具
- 炫丽旋转导航菜单:JavaScript打造动态效果
- 常用网络协议 RFC 文档分类指南
- 掌握HTTP抓包分析:使用HttpWatch插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