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e-type

51单片机串口数据发送与中断处理入门教程

RAR文件

下载需积分: 9 | 14KB | 更新于2025-04-04 | 23 浏览量 | 5 下载量 举报 收藏
download 立即下载
标题所指的“串口发送中断”是单片机领域中的一个基础概念,指的是在单片机进行串口通信时,当数据发送完毕后,单片机硬件或软件所触发的一种中断方式。通常在使用如51单片机这样的微控制器进行串行通信时,工程师们需要编程实现数据的发送,并在发送完成后获得某种反馈,这种反馈机制很多时候就是通过中断来实现的。 在51单片机上实现串口数据发送并实现中断,涉及到对单片机内部结构的理解以及相关寄存器的配置。51单片机内含一个全双工的串行通信接口,这个接口通过一系列的串口控制寄存器来进行操作,其中包括SCON、SBUF等。SCON寄存器用于控制串口的工作模式以及相关状态,而SBUF寄存器用于存储要发送和接收的数据。 简单入门级的代码示例可能会涉及以下几个步骤: 1. 配置串口工作模式,通常是在SCON寄存器中进行设置。51单片机支持多种模式,如模式0、模式1等。不同的模式有不同的数据位数、停止位和校验位设置。 2. 通过设置串口控制寄存器,使能发送中断。在SCON中设置TI(发送中断标志位)允许位,当数据发送完毕后该位被硬件自动置1。 3. 编写中断服务程序(ISR),当TI置位时,CPU会暂停当前工作,跳转到中断服务程序执行。在该程序中,通常要执行两个操作:首先是清空中断标志位TI,以便单片机知道这个中断已经被处理,其次是执行可能的后续操作,比如通知主程序发送已完成。 4. 发送数据。将需要发送的数据写入到SBUF寄存器,单片机开始发送过程。 以下是一个可能的代码示例: ```c #include <reg51.h> // 包含51单片机寄存器定义的头文件 void SerialInit() { SCON = 0x50; // 设置串口为模式1,8位数据, 可变波特率 TMOD = 0x20; // 使用定时器1作为波特率发生器 TH1 = 0xFD; // 设置波特率9600 TL1 = 0xFD; TR1 = 1; // 启动定时器1 ES = 1; // 开启串口中断 EA = 1; // 开启全局中断 } void SerialSendByte(unsigned char byte) { SBUF = byte; // 将数据放入到发送缓冲区 while (!TI); // 等待发送完成,TI被硬件置位 TI = 0; // 清除发送中断标志位 } void main() { SerialInit(); // 初始化串口 while (1) { SerialSendByte('A'); // 循环发送字符'A' // 这里可以添加代码实现其他任务 } } void Serial_ISR() interrupt 4 { // 这是串口中断服务程序 if (TI) { TI = 0; // 清除TI标志位 // 在这里添加数据发送完成后的代码 } } ``` 在上述示例中,单片机的串口被设置为模式1(8位数据位,可变波特率),并启用了定时器1来生成波特率。在主函数中,单片机循环发送字符'A'。当发送完成后,TI标志位被硬件置为1,触发串口中断,执行中断服务程序Serial_ISR,在该程序中我们清除了TI标志位,表示对中断进行了响应。 这个入门级的代码为开发者提供了一个基本的框架,从这里可以开始进一步学习如何处理串口通信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如发送多个字节的数据、接收数据以及更高级的串口配置。通过掌握这些基础知识,可以为后续进行更复杂的单片机编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关推荐

安静i1
  • 粉丝: 5
上传资源 快速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