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e-type

MK突变检验:遥感数据时序分析与MATLAB可视化

版权申诉
5星 · 超过95%的资源 | 5KB | 更新于2024-10-13 | 108 浏览量 | 3 评论 | 16 下载量 举报 1 收藏
download 限时特惠:#11.90
知识点: 1. MK突变检验的含义及其应用场景 MK突变检验,又称为Mann-Kendall趋势检验,是一种用于分析时间序列数据中是否存在显著趋势的方法。该检验是由Mann和Kendall两位统计学家提出的,主要用于水文学、气象学、环境科学等领域,以分析气候变化、水质变化等序列数据的趋势性。该检验方法不需要样本遵从特定的分布,对于非正态分布的数据也非常适用,因此在遥感数据分析中尤为常见。 2. 遥感长时序数据的特点与分析需求 遥感长时序数据是指通过遥感技术获取的长期连续观测数据集,这些数据可以反映地表、大气等随时间的变化情况。由于数据通常是连续的,分析这些时序数据可以揭示不同时间尺度下的环境变化趋势。在处理这类数据时,分析者经常关注是否存在异常变化点(即突变点),这有助于识别环境变化的关键时刻,如全球变暖导致的气候突变事件。 3. MK突变检验的实施步骤 进行MK突变检验一般包括以下步骤: - 首先,收集时序数据,这可以是通过遥感技术得到的长期数据。 - 对数据进行预处理,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 应用Mann-Kendall趋势检验方法,分析时间序列数据是否存在统计显著的上升或下降趋势。 - 计算S统计量,它是用来判断序列趋势的指标,数值的正负表示趋势的上升或下降。 - 通过计算标准正态分布变量Z值来确定趋势的显著性,根据Z值的大小,判断趋势显著与否。 - 对于突变点的检验,还需要计算各个时间点的UF和UB统计量,以及它们的交叉点,以此确定可能存在突变的时间点。 4. MATLAB环境下实现MK突变检验及生成折线图的方法 在MATLAB环境下,可以使用内置函数或自编脚本来实现MK突变检验。关键步骤可能包括: - 使用MATLAB的统计与机器学习工具箱中的函数来计算Mann-Kendall统计量。 - 生成与时间序列相对应的UF和UB统计量序列。 - 识别UF和UB序列的交叉点,并确定突变点。 - 利用MATLAB的绘图函数,比如plot,来生成时序数据和突变检验结果的折线图。 - 根据检验结果,进行数据的可视化展示,比如标记出突变点。 5. 注意事项与最佳实践 在进行MK突变检验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 MK检验假设数据独立,且没有季节性变化。若数据具有周期性或季节性,需要进行预处理去除非趋势影响。 - 突变点的判断不应仅仅依赖于统计检验,还应结合实际的科学知识和背景信息。 - 在生成折线图时,应注重图表的可读性和信息的清晰传达,比如合理设置坐标轴标签、图例和标题等。 - MK突变检验的结论应当通过与其他统计检验或模型验证相结合,以提高结论的可靠性。 总结而言,MK突变检验是一个在时序数据分析中非常有用的方法,尤其适用于遥感数据等无法保证正态分布的数据集。在MATLAB环境下实现MK检验,可以方便地进行数据分析并可视化结果,帮助科研人员准确地捕捉时间序列中的突变信息。

相关推荐

filetype

# -*- coding: utf-8 -*- """ Created on Sun Mar 9 22:22:56 2025 @author: 23084 """ # -*- coding: utf-8 -*- """ Created on Sun Mar 9 22:16:52 2025 @author: 23084 """ import pandas as pd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import numpy as np import xarray as xr from scipy import stats def sk(data): n = len(data) Sk = [0] UFk = [0] s = 0 E = [0] Var = [0] for i in range(1, n): for j in range(i): if data[i] > data[j]: s = s + 1 else: s = s + 0 Sk.append(s) E.append((i + 1) * (i + 2) / 4) # Sk[i]的均值 Var.append((i + 1) * i * (2 * (i + 1) + 5) / 72) # Sk[i]的方差 UFk.append((Sk[i] - E[i]) / np.sqrt(Var[i])) UFk = np.array(UFk) return UFk # a为置信度 def MK(data, a): ufk = sk(data) # 顺序列 ubk1 = sk(data[::-1]) # 逆序列 ubk = -ubk1[::-1] # 逆转逆序列 # 输出突变点的位置 p = [] u = ufk - ubk for i in range(1, len(ufk)): if u[i - 1] * u[i] < 0: p.append(i) if p: print("突变点位置:", p) else: print("未检测到突变点") # 画图 conf_intveral = stats.norm.interval(a, loc=0, scale=1) # 获取置信区间 plt.rcParams['font.family'] = ['sans-serif'] plt.rcParams['font.sans-serif'] = ['SimHei'] # 解决中文不显示问题 plt.rcParams['axes.unicode_minus'] = False # 解决负号不显示问题 plt.figure(figsize=(10, 5)) plt.plot(range(len(data)), ufk, label='UFk', color='r') plt.plot(range(len(data)), ubk, label='UBk', color='b') plt.ylabel('UFk - UBk', fontsize=25) x_lim = plt.xlim() plt.ylim([-6, 7]) plt.plot(x_lim, [conf_intveral[0], conf_intveral[0]], 'm--', color='r', label='95%显著区间') plt.plot(x_lim, [conf_intveral[1], conf_intveral[1]], 'm--', color='r') plt.axhline(0, ls="--", c="k") plt.legend(loc='upper center', frameon=False, ncol=3, fontsize=20) # 图例 plt.xticks(fontsize=25) plt.yticks(fontsize=25) plt.show() # 文件读取 nc_file_path = 'E:/guizhou_pre1.nc'ds = xr.open_dataset(nc_file_path) # 提取降水数据和时间信息 precip = ds['pre'] time = ds['time'] # 按空间维度求平均,将降水数据转换为一维时间序列 precip_1d = precip.mean(dim=[dim for dim in precip.dims if dim != 'time']) # 绘图 plt.figure() plt.xlabel('Date') plt.ylabel('the rainfall of the day') plt.title('Day Rainfall Time Plot') plt.grid(True) plt.plot(time, precip_1d) plt.show() # 计算年降水量 yearrain = precip_1d.groupby('time.year').sum() year1 = yearrain.year.values # 绘制年降水量时间序列图 plt.figure() plt.xlabel('Year') plt.ylabel('the rainfall of the year') plt.title('Year Rainfall Time Plot') plt.grid(True) plt.plot(year1, yearrain) plt.show() # 进行检验 MK(yearrain.values, 0.95)对于这串代码,请你完善它,使它更精美,便于读图,也请你检查是否正确,给我修改后的完整的能直接使用的代码,不要省略

资源评论
用户头像
KateZeng
2025.08.16
简明教程配合实例,让MK突变检验在遥感分析中得心应手。
用户头像
天眼妹
2025.05.14
该MATLAB实现的MK突变检验方法,准确识别长期时序数据变化点。
用户头像
耄先森吖
2025.03.15
实用性高,专为遥感数据优化的MK突变检验工具,操作简便。💗
Dyingalive
  • 粉丝: 113
上传资源 快速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