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e-type

心肌梗死后一年:心脏自我效能对抗疲劳的关键

293KB | 更新于2024-09-03 | 191 浏览量 | 1 下载量 举报 收藏
download 立即下载
本篇论文研究关注的是心肌梗死后一年患者的心脏自我效能与疲劳之间的关系,以及这些因素如何与其他症状如压力、呼吸困难和体育锻炼相互作用。背景中提到,心肌梗死(MI)后的疲劳常常困扰患者并影响康复过程,因此研究者决定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数据,样本包括125名一年前被诊断为心肌梗死的个体。 研究方法方面,采用了问卷调查表来测量患者的疲劳程度、心脏自我效能感、身体活动水平以及呼吸困难和压力感受。通过相关性分析和回归分析,研究者试图揭示这些变量间的关系,特别是疲劳与心脏自我效能之间的关联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显示,心脏自我效能与疲劳存在显著负相关(r = -0.611,p = 0.01),这意味着心脏自我效能越高,疲劳感可能越低。在考虑了呼吸困难和压力的影响后,回归分析显示这两个因素在解释心肌梗死后一年内疲劳状况方面的重要性,模型的解释方差达到了72%。然而,体育锻炼在这个模型中并未显示出明显的预测效果,即它并不能独立地预测患者的疲劳水平。 结论部分强调,对于心肌梗死后的疲劳管理,除了识别和处理疲劳症状外,提升患者的心脏自我效能同样至关重要。这暗示着在康复过程中,心理支持和信心的建立可能与改善疲劳状况同等重要,甚至可能是治疗疲劳的一个关键环节。因此,医护人员在应对MI患者时,不仅需要关注生理上的恢复,还需要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他们的心理韧性,以促进整体的康复进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