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络爬虫数据聚类分析与公司相似度探索
版权申诉
344KB |
更新于2024-11-21
| 177 浏览量 | 举报
收藏
在数据分析和机器学习领域,聚类是一种常见的无监督学习方法,用于将样本数据根据某些特征划分为多个类别,使得同一类别中的样本彼此相似度较高,而不同类别中的样本相似度较低。聚类广泛应用于市场细分、社交网络分析、组织模式发现等场景。
在本次分析中,我们使用了从网上爬取的公司数据作为基础。爬虫技术允许我们从互联网上自动化地收集信息,通过编写特定的爬虫程序,可以从各种公共数据源或网站中抓取公司信息,如公司名称、地址、行业分类、经营状态等。爬取后得到的数据通常需要经过清洗和预处理,以确保数据质量,使其适合后续的分析。
聚类算法有很多种,包括K-Means、层次聚类、DBSCAN、谱聚类等。在报告的标签中提到了“层次聚类”,这是一种通过构建层次的聚类树来展示数据分类的过程。层次聚类又可分为凝聚式和分裂式两种方法,前者从单个样本开始逐步合并,后者从所有样本作为一个簇开始,逐步分裂。
层次聚类的优点在于不需要预先指定簇的数量,并且可以生成层次化的簇结构,便于进一步分析。缺点在于计算复杂度较高,对大数据集不友好。在聚类过程中可能会产生乱码问题,这通常是因为数据中包含了不同编码格式的字符,或者是爬虫在抓取数据时未能正确解析网页编码所致。
从提供的文件名称列表中可以看出,有多个CSV文件和一个Word文档,以及一个Python脚本文件。CSV文件可能包含了爬取到的原始公司数据,而Python脚本文件名暗示了它可能用于执行数据处理和聚类操作。Word文档“层次聚类发现公司之间相似度.docx”可能记录了聚类分析的过程、方法、发现以及结论。
在实际操作中,我们首先需要对爬取的原始数据进行预处理,包括处理缺失值、异常值、数据格式转换、字符编码统一等。接下来,选择合适的特征进行聚类分析,比如利用公司的经营状况、收入规模、行业类别等作为聚类的依据。通过层次聚类算法处理之后,我们可以得到一个包含多个层次的簇结构,并分析这些簇之间的相似度和差异性,最终发现公司之间的相似度和潜在的业务关系。
总结来说,本分析的目的是通过数据挖掘技术,对公司数据进行有效的聚类分析,以期发现隐藏在数据中的商业价值和公司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层次聚类算法,可以直观地展示出公司之间的相似性和群体特征,为企业的市场分析、决策支持等提供科学依据。
相关推荐










萌新待开发
- 粉丝: 2793
最新资源
- 华为路由器交换机模拟器3.1功能解析
- TD-SCDMA核心技术培训:网络规划与优化全解析
- 实现图片分层透明效果的LayeredBitmapCtrl控件
- C++中简易文本操作类的实现与应用
-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路径探索
- Linux系统下C语言函数及系统调用全解
- 海天版Java Hibernate框架入门PPT教程
- 实现CSocket服务器对多客户端的一对多通信
- ASP.NET留言板课程设计实例教程
- Oracle数据库体系架构详图解
- Java实现的经典游戏马里奥:深入研究指南
- Jailer_2.4.2:便捷的Java数据库提取工具
- VC制作的文件搜索与恢复精灵工具
- 北京大学数据结构课件概览及学习要点
- 严蔚敏C语言版数据结构习题集答案详解
- 深入探讨后方交会算法的C/C++实现
- 绿色免安装工作日志软件,台历与生日提示功能
- MATLAB7神经网络编程与理论实践
- SpoonAlarm PPC WM6版本的报警功能介绍
- JAVA编码规范:提升代码可读性和健壮性
- C++实现的地图符号编辑器控件开发
- HibernateTools Beta版3.2.0下载资源介绍
- ZK开发手册3.5.1中文版:AJAX与框架整合详解
- Windows 2003服务器上架设IIS教程与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