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分查找算法实现与代码示例

本资源是一份关于数据结构中的二分查找算法的C语言程序代码,标题为"数据结构 二分查找程序代码",重点介绍了如何在已排序的线性表(如顺序表)中使用二分查找法。二分查找,也称折半查找,是一种在有序数组中查找特定元素的搜索算法。它的基本思想是将数组分成两半,每次比较中间元素与目标值,然后根据大小关系决定是在左半部分还是右半部分继续查找,直到找到目标值或者确定其不存在。
代码中定义了一个名为`SSTable`的结构体,用于存储元素及其长度,其中`elem`数组用于存储数据,`length`表示数组长度。程序的主要部分包括`main()`函数和两个辅助函数:`initial()`和`search()`。
`initial()`函数用于初始化`SSTable`,用户输入数据的长度以及元素值。通过提示用户输入,确保数组长度和元素已正确存储。
`search()`函数是核心部分,接收一个`SSTable`结构体和一个整数值`ch`作为参数。它采用递归的方式实现了二分查找。首先,函数设置两个边界变量`low`和`high`,分别代表数组的起始和结束位置。在循环中,计算中间索引`mid`,并比较`v.elem[mid]`与`ch`的值。如果两者相等,则返回当前索引;如果`v.elem[mid]`大于`ch`,则更新`high`为`mid-1`,进入左半部分查找;反之,如果`v.elem[mid]`小于`ch`,则更新`low`为`mid+1`,进入右半部分查找。当`low`大于`high`时,意味着未找到目标值,函数返回0表示查无此人。
在`main()`函数中,通过控制台交互让用户选择操作,如插入、删除或查找。如果用户选择查找,会调用`search()`函数并根据返回结果输出相应的信息。整个程序设计简洁,充分展示了二分查找算法的工作原理和实现步骤。
这段代码提供了一个实用的示例,展示了如何在C语言中实现二分查找算法,并将其应用于实际的数据结构操作中。这对于理解数据结构中的查找算法,特别是二分查找的效率优势,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关推荐








candytjw20
- 粉丝: 0
最新资源
- C51环境下的AD7705与max7219驱动程序稳定实现
- 功能全面的DIV+CSS在线编辑器
- 探索.NET Framework 2.0的关键新功能
- 高效并口开发调试工具包评测
- 深入解析Intel 386架构技术手册
- CF+和CompactFlash 4.1规范深入解读
- Struts API文档集锦:助你学习Struts架构
- TXT电子书分割合并工具:便捷编辑器
- 谢希仁《计算机网络》第五版PPT解析
- 探索Extjs 2.2.1版本:创新的JavaScript框架
- 深入解析GA_ppt压缩包文件的使用与技巧
- C#版ATAXML Web Service开发与认证指南
- Java+SQLServer2000打造的终极版仓库管理系统
- ACCESS数据库和JAVA开发的企业人事管理系统设计
- 实现.NET窗体中字体位置的动态变化
- C语言实现PING命令功能及批量网络检测方法
- 掌握华为C++编码规范,提升编程实践能力
- 开源多用户文件上传管理系统源码解析
- VB+SQL打造高效医院住院管理系统
- Delphi实现IP数据包捕获技术源码解析
- C#自动更新日历功能实现教程
- 大学课程制图PPT教程压缩包
- 探索汇编语言编译器TDDEBUG的强大功能
- HWMonitor V1.1.3.0:实时监控CPU状态的绿色汉化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