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CIe PCB设计要点与高速信号分析
版权申诉
970KB |
更新于2024-09-06
| 127 浏览量 | 举报
收藏
"PCB设计---PCIE设计总结.pdf"
在PCB设计中,PCI Express (PCIE) 是一种高速接口标准,广泛应用于服务器和主板上。本设计总结主要聚焦于PCIE的封装形式、速率以及PCB布局和布线的关键要点。
封装方面,PCIE接口有多种规格,包括X1、X4、X8和X16,这些数字代表了lane的数量,每条lane由一对发送和接收的差分信号组成。例如,X1接口包含1条lane,而X16接口则有16条lane。不同封装的管脚数量不同,如X8连接器有49个管脚,其中A32和B32分别代表发送和接收的lane。通过识别管脚号,我们可以确定接口类型。
PCIE的速率随着版本的提升而增加,从最初的PCIE 1.0到最新的PCIE 5.0。每个版本都采用8b/10b或128b/130b编码方式,以提高数据传输的效率和可靠性。例如,PCIE 3.0的单lane传输速率为8.0 GT/s,对应的数据传输速率为7.88 GB/s。PCIE 5.0的单lane速率翻倍至16.0 GT/s,可达到31.5 GB/s的数据传输速度。
在设计PCIE的PCB时,信号完整性和电磁兼容性(SI和EMC)是关键考虑因素。以下是一些布局和布线的建议:
1. 布局:
- AC电容应尽可能靠近接口放置,以减少信号失真。
- 避免Stub,Stub是直角折线或过长的非连续走线,会引入信号反射。如果PCIE接口在TOP层,AC电容应放在BOTTOM层,以消除Stub。
- 底层组件焊盘到接口焊盘的间距至少保持3mm,以适应波峰焊工艺。
2. 布线:
- 阻抗控制是确保信号质量的重要环节,通常选择85Ω或100Ω的阻抗值。
- PCIE走线应尽量在同一层面,避免垂直层间跳线,以减少信号衰减和干扰。
- Stub应尽可能短,因为它们会导致信号反射,影响信号质量。
- 保持适当的线宽和线间距,以满足阻抗匹配和减少串扰。
- 注意信号线的层叠规划,通常将电源和地线安排在信号线两侧,形成良好的屏蔽效果。
在实际设计中,还需要考虑其他因素,如热管理、PCB材料选择、返工友好性等。设计师需要结合仿真工具和实测数据,不断优化设计,以确保PCIE接口在高速运行时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相关推荐

maodi_lzc
- 粉丝: 2
最新资源
- VB实现的图书信息管理系统功能演示
- 51aspx版Asp.net在线投票系统源码解析
- 矩阵连乘算法及代码实现解析
- 深入解析MTK刷机平台及其4.5版本特性
- 基于AJAX和ASP.NET的邮件发送及上传进度显示教程
- Resin 3.1.5 压缩包:探索全新下载
- 二分搜索算法实现与代码解析
- 51系列单片机计算器C#程序开发
- 实现JS键盘密码输入与ASP中文验证码
- MyEclipse环境下Spring与Hibernate整合技巧
- 跨平台日期选择控件My97DatePicker 3.0.1发布
- Visual FoxPro实现简易随机抽签系统
- C#开发的学生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与实践
- 设计模式迷你手册:C++/C#代码详解
- 基于AJAX与SQL2000的CD管理系统开发实例
- Daemon Tools: 探索虚拟光驱的极致使用体验
- ISO 15693协议详细解读
- 北大青鸟ACCP5.0数据库教程全集:PPT演示与源码解析
- Struts2中文手册PDF下载:详细学习资料分享
- VC++实现的网络数据包捕获工具
- 正式发布:FusionCharts图形报表工具最新版
- UDP编程示例:发送与接收指南
- ASP.NET 2.0图片处理教程:添加图像水印
- 基于Java Swing的简易局域网聊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