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级数据库上机题:高效求解连续素数

"三级数据库上机题库100道包含100套数据库相关的上机试题,其中一道示例题目涉及编写一个函数primenum(),用于找出指定数m后的k个素数,并将结果存储到数组array中。题目提供了一个主函数main()和输出数据的函数rwdata(),要求考生完成primenum()函数的实现。"
在这个题目中,我们需要关注以下几个知识点:
1. **素数定义**:素数是指在大于1的自然数中,除了1和它本身以外不再有其他因数的数。1不是素数。
2. **Primenum函数**:这是题目要求考生编写的函数,其主要任务是找到输入数m之后的k个素数。输入参数为m、k和一个数组array,返回值类型为void。函数需要在array中存储找到的素数,并在屏幕上和文件中输出。
3. **解题策略**:为了找出素数,可以利用素数的定义,通过一个循环从m+1开始检查每个数是否为素数。对于每个数value,检查2到value/2之间是否有数能整除value,如果没有,则value是素数。
4. **循环结构**:在Primenum函数中,使用while循环,当找到的素数数量n达到k时,结束循环。循环内部包含一个for循环,用于检查value是否为素数。
5. **容错分析**:判断素数的常见方法是枚举2到m/2之间的所有整数,如果m能被其中任何数整除,则m不是素数。如果无法被整除,说明m是素数。
6. **代码实现**:提供的代码框架中,main()函数负责输入m和k,并调用primenum()。rwdata()函数负责读写文件。Primenum()函数的实现如下:
```c
void primenum(int m, int k, int array[])
{
int value = m + 1;
int half, n = 0, i;
while (1)
{
half = value / 2;
for (i = 2; i <= half; i++)
if (value % i == 0)
break;
if (i > half)
{
array[n] = value;
n++;
}
if (n >= k)
break;
value++;
}
}
```
这段代码中,变量value从m+1开始递增,每次循环检查value是否为素数,如果是,就存入array[n]并增加n的值。当找到k个素数后,循环结束。
总结起来,这道题目考察了对素数概念的理解,以及编写算法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涉及文件I/O和循环结构的应用。解题的关键在于正确地实现Primenum函数,使用适当的循环和条件判断来找到并存储素数。
相关推荐






fwjtpk
- 粉丝: 0
最新资源
- Delphi实现MYSQL与FastReport条码批量打印教程
- VB.NET图书网站源码与VS2005开发教程
- 解决VS2005输入法兼容问题的补丁发布
- Struts2实现的Ajax进度条展示
- 深入解析CANopen协议规范与文件结构
- Perl编程课程第三部分:深入学习17-25课
- 深入解析计算机网络与因特网技术
- 初中生编写的VC++ RPG游戏代码解析
- JavaScript结合VML绘制动态多边形教程
- Perl编程基础教程:24小时快速入门第一部分
- 探索窗体控件:事件处理与菜单设计(一)
- MSP430F2274移植uC_OS-II的操作系统指南
- 全面掌握Java编程:从基础到面向对象的完整自学PPT资料
- ATMEGA48中文数据手册详尽解读
- 深入探讨Velocity模板引擎源码与MVC模式的融合
- WinForm中数据库备份还原操作全攻略
- ShopEx模板打包工具使用教程详解
- 《Linux程序设计》第四版完整英文原版解析
- Oracle Application Framework中文资料集
- Solaris10下Oracle 10g 10.1.0.3安装与配置详解
- VB.Net到C#项目转换器VBConversions v2.21发布
- 全面的自动控制教学课件资源
- C++模板类编程资料:CommonLib源代码解析
- 深入学习Java基础类组件:JFC Swing教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