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邻接矩阵与邻接表在图操作中的实现与深度/广度优先遍历
下载需积分: 9 | 28KB |
更新于2024-09-14
| 25 浏览量 | 举报
收藏
本篇文档主要介绍了在C++中实现和操作图(Graph)的数据结构。首先,作者引入了`#include<iostream.h>`,这表明我们将使用C++的基本输入输出流库进行程序交互。接着,定义了一个二维数组`MGraph`作为邻接矩阵来表示图,矩阵的大小和元素类型是动态分配的整型。为了处理邻接表(Adjacency List)结构,还定义了`ArcNode`结构体,包含邻接点位置`adjvex`、权值`weight`以及指向下一个边结点的指针`nextarc`。
`InitGraph`函数用于初始化一个`MGraph`,创建一个n行n列的二维数组,并将所有元素设置为0,表示初始时没有连接。`CreateGraph`函数则根据用户输入构建无向图,通过循环读取边的数量和起点、终点,将对应位置的矩阵元素设为1,表示有边相连。这个函数处理了边的双向性,即无向图中每条边在邻接矩阵中互为对称。
`dfsMGraph`(深度优先搜索)和`bfsMGraph`(广度优先搜索)是图的两种重要遍历方法。`dfsMGraph`递归地从给定顶点`i`出发,标记已访问节点并继续探索其未访问的相邻节点。`bfsMGraph`采用队列(`q`)来实现广度优先遍历,通过维护队列的前部`front`和后部`rear`,先访问根节点(`i`),然后逐层扩展,确保按照最短路径优先的原则遍历图。
此外,文档中提到的`visited`数组用于跟踪节点的访问状态,在遍历过程中判断节点是否已经被访问过。`VNode`结构体代表邻接表中的节点,包含数据域和指向下一个边结点的指针,这使得邻接表成为另一种存储图的有效方式,尤其是当边的数量远大于节点的数量时,邻接表的内存效率更高。
总结来说,本文档涵盖了图的结构定义、邻接矩阵和邻接表的使用、以及深度优先搜索和广度优先搜索这两种基本图算法的实现。这对于理解和应用C++进行图数据结构的编程实践非常有价值,无论是理论学习还是实际项目开发,都是不可或缺的基础知识。
相关推荐









夜水若寒
- 粉丝: 0
最新资源
- Java Web开源订销管理系统功能与技术解析
- ACCP Y2 上机测试题解与分析
- 增值税专用发票抵扣联信息企业采集系统驱动发布
- C# Winform实现的SQL工具:XML文件生成与解析
- 用C#编写的贪吃蛇小游戏实现教程
- MySQL Connector/J 5.1.6版JDBC驱动程序下载
- C#与.NET图书管理系统开发案例
- 深入浅出电子商务基础与实践案例分析
- ASP.NET国际化及本地化示例分析
- 深入理解WebWork表达式、EL与OGNL教程
- C#开发的人事工资管理系统详解
- NUnit-2.5:VS2008集成的单元测试工具介绍
- 掌握Spring Quartz:定时任务jar包及log4j配置
- 离散数学习题精析与常用逻辑联接词
- MFC DLL制作与调用技术详解
- Java编程挑战:实现考试通过率的统计功能
- 系统瘦身三招:高效删除多余文件的操作指南
- 打造Web QQ协议客户端:实现类似QQ的聊天通讯工具
- proxool-0.9.1版本下载:包含proxool和cglib核心jar包
- 深入解析:ADO.NET非连接类及其特性与使用
- 基于VC++实现的互联网时间同步工具
- LumaQQ.Net(VS2005) - Web QQ 开发参考示例
- 深圳计算机行业协会实习hibernate课件资料分享
- J2EE开发必备API大全与框架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