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语言实现无向图非递归深度优先遍历

"该资源是关于使用C语言实现无向图的非递归深度优先遍历的代码示例。程序首先定义了数据结构ArcNode和VNode来表示边和顶点,接着通过用户输入构建图的邻接表,并实现一个locate函数来查找顶点在数组中的位置。遍历算法的核心步骤包括:初始化访问标志,将起始顶点入栈,然后不断寻找未访问的邻接点,若找不到则回溯。"
在计算机科学中,图是一种复杂的数据结构,用于表示对象之间的关系。无向图是其中的一种类型,其中任意两个顶点之间可以有一条或多条边,且边没有方向性。深度优先遍历(Depth First Search, DFS)是一种用于遍历或搜索树或图的算法,它沿着树的深度进行搜索,尽可能深地搜索树的分支。当节点v的所在边都已被探寻过,搜索将回溯到发现节点v的那条边的起始节点。
在这个C语言的实现中,DFS采用了非递归的方式,通过堆栈来存储已访问的顶点。以下是详细步骤:
1. 初始化visited数组,将所有顶点的访问状态设为未访问(通常用0表示)。
2. 用户输入无向图的顶点数、边数以及边的关系,程序根据输入构建邻接表,每个VNode结构体代表一个顶点,其firstedge指向该顶点的所有邻接顶点列表。
3. 开始DFS,选取一个起始顶点v0,将其标记为已访问(visited[v0]设为1),并将v0压入堆栈。
4. 使用一个循环来执行以下操作:检查当前顶点的所有邻接顶点,如果找到一个未访问的邻接顶点v,访问v,将其标记为已访问,并将其压入堆栈;如果没有找到,就从堆栈中弹出一个顶点,继续查找这个顶点的其他邻接顶点。
5. 这个过程持续进行,直到所有顶点都被访问过。
在提供的代码片段中,locate函数用于查找指定字符值的顶点在vertice数组中的位置,这样可以方便地连接两个顶点。creat_alg函数则负责读取用户输入,构建图的邻接表结构。
注意,这个实现没有包括输出深度优先遍历序列的部分,这部分应该在遍历过程中添加适当的代码,例如在访问每个顶点时将其打印出来。完整实现应包括一个主循环来执行DFS并输出遍历序列。
这个程序对于理解无向图的DFS遍历以及邻接表的构建非常有帮助,同时也展示了如何用C语言处理图数据结构。为了进一步完善程序,还可以增加错误处理机制,比如检查输入的有效性,或者提供友好的用户交互界面。
相关推荐








LiLIU1012
- 粉丝: 5
最新资源
- C#2005数据库操作入门:实现数据绑定与更新查询
- Customizer 2000 7.2.4汉化版发布,优化用户体验
- OpenGL可视化解决n皇后问题(n<1000)
- Ubuntu系统下锐捷上网工具的使用教程
- 掌握小区ID获取方法与CELL ID开发技巧
- C#开发网络聊天室源码解析与学习指南
- DB2数据库中XML字段提取与二维表转换操作指南
- 《Java编程思想4》习题答案解析
- ASP文件上传功能实现与代码解析
- PHP实现中文Excel读取功能与示例分析
- VB6.0中文版详尽开发手册:初级至高级参考
- 实现基础网络监听的VC++ CSocket示例教程
- AJAX示例代码中XmlHttpselect的探索
- Delphi实现Excel数据导入SQL Server 2000教程
- C# 初学者实现Windows计算器基础功能指南
- VB编程精美背景素材包
- 网域商城购物系统2006完全版——商务网站购物车实现
- 期末大作业:Authorware课程设计实践指南
- Netbeans开发的Java MP3播放器
- 掌握Visual C++开发基础要点
- Solaris 10系统管理:从初级到高级的全面指南
- AjaxPro动态链接库DLL文件版本对比分析
- 绿色小巧启动项删除工具-Start-Up Tool使用介绍
- VC++编程案例大全:第二章常用控件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