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e-type

西安电科大汤子赢《操作系统原理》答案详解:动态分区与内存管理

TXT文件

2星 | 下载需积分: 11 | 18KB | 更新于2024-11-12 | 12 浏览量 | 15 下载量 举报 1 收藏
download 立即下载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汤子赢的《操作系统原理》课程中,涵盖了一系列重要的操作系统概念和管理技术。以下是从给出的部分内容提炼出的关键知识点: 1. 动态分区分配算法:该章节讨论了动态分区分配的不同策略,包括首次适应算法、循环首次适应算法和最佳适应算法。这些算法在内存管理中用于将可用的分区按某种规则分配给进程,确保内存的有效使用。 2. 空闲分区链接:动态分区分配需要维护空闲分区链,通过设置前向指针链接分区,后向指针用于连接分区尾部,实现分区的动态管理和回收。 3. 动态重定位:重定位是为了在程序运行过程中,将逻辑地址转换为物理地址,以适应内存的动态分配和回收。通过使用重定位寄存器,程序在执行时能够找到实际的内存地址。 4. 首次适应算法示例:使用Pascal语言描述了首次适应算法内存分配过程,这种算法通过查找第一个足够大的空闲分区来满足进程需求,插入点的选择至关重要。 5. 内存回收处理:首次适应算法回收内存时,需考虑多种情况,如回收分区与邻接分区的关系,以便决定是合并分区、更新分区表还是新建表项。 6. 对换技术:对换技术可以将不活跃的进程或数据移到外存释放内存空间,以便加载其他需要运行的进程。这有助于提高内存利用率,解决内存不足问题。 7. 对换系统的功能:实现对换需要对换空间管理、进程的换出(从内存到外存)和换入(从外存到内存)等基本功能。 8. 分页和分段存储管理:讨论了分页和分段这两种内存管理方式,分别需要硬件支持,包括特定处理器(如Intel 8086、MC68000、Intel 80286)的适配性,以及它们分别满足的编程便利性和资源共享需求。 9. 分页/分段存储管理的目的:引入分页或分段存储管理的主要目的是简化编程,实现代码和数据的独立调度,便于内存共享和保护。 10. 进程对换的粒度:在进程级别进行对换时,通常会考虑整体对换,以达到内存优化目的。 11. 操作系统性能指标:涉及操作系统性能评估的因素,如时间片长度、进程切换开销,以及如何根据这些因素调整系统参数。 12. 操作系统中断处理:中断处理机制的重要性,以及中断处理程序的结构和执行过程。 13. 操作系统设计决策:强调操作系统的设计决策,如是否采用全局数据结构,以及这些选择如何影响系统的稳定性和效率。 通过这些知识点,读者可以深入理解操作系统的工作原理和关键管理策略,有助于在学习和研究操作系统时掌握核心概念。

相关推荐

ghsf3344
  • 粉丝: 56
上传资源 快速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