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51单片机按键扫描程序解析与示例
下载需积分: 3 | 37KB |
更新于2024-12-01
| 161 浏览量 | 举报
收藏
"C51单片机初学者分享的两种键扫程序,适用于学习和参考。"
在单片机编程中,键盘扫描是常见的输入处理方式,特别是在开发嵌入式系统时。C51是针对8051系列单片机的C语言编译器,用于编写控制程序。这里我们将详细探讨标题和描述中提到的两种键扫程序。
1. 行列反转扫描法
行列反转扫描法是一种常见的键盘扫描策略,它通过改变行线和列线的输入输出状态来检测按键是否被按下。在这个方法中,单片机首先将列线设置为输出线并置为0,同时行线设置为输入线。如果某个行线检测到低电平,说明对应列的按键被按下。然后,再将行线设置为输出线,列线设置为输入线,同样检查是否有低电平,从而确定按键所在的列。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定位到具体哪个按键被按下。
在给出的第一种程序中,`keyscon()`函数实现了这个过程。首先,`P3`口作为列线,全设为0。如果检测到`P3`口有非0的低电平位,说明有按键按下。接着,通过`switch-case`结构确定行号`i`。然后,再将`P3`口的高四位设为0,检查低四位,通过类似的方式确定列号`j`。最终返回行号乘以4加上列号,得到按键位置的编码。
2. 第二种键扫方法
第二种方法与第一种类似,但代码结构有所不同。同样是先扫描行线,然后扫描列线。不过这次,使用的是`if`语句而非`switch-case`结构来判断行和列。这种方法虽然可读性稍弱,但可能在某些情况下更简洁。
在这个程序中,也是先将列线设为0,检查行线,然后反过来检查列线。通过比较`P3`口的值与特定值,确定行和列。最后,根据行和列的判断结果,计算出按键位置的编码。
在这两个程序中,都使用了`delay()`函数来确保按键的稳定检测,避免因抖动而产生的误判。此外,程序中还定义了一个字符数组`dofly`,看起来是为了显示对应的字符,可能是为了配合LED显示或其他输出设备。
总结来说,这两种键扫程序都是基于C51的键盘扫描实现,它们通过行列反转的方法有效地检测单片机上的按键输入,是学习单片机编程和硬件交互的好例子。在实际应用中,开发者可以根据系统需求和资源限制选择合适的扫描策略。
相关推荐










feilongc
- 粉丝: 0
最新资源
- 重庆电子网AM-51H电路原理图与PCB设计文件解析
- C#通用后台数据访问层类库源码
- Total Video Converter:高效的视频格式转换解决方案
- YGuard J2ME混淆器 - 优化JAR包并增强安全性
- 深入解析分页功能代码实现与应用
- 掌握Java编程第三版:英文教程精粹
- C#实现抽象工厂模式的简单登录示例
- 全新JSP在线通讯录SQL2005版下载使用指南
- 掌握SQLHelper和OracleHelper的使用技巧
- VC环境下TCP网络聊天程序源码解析
- 全面解析网上招聘系统功能与性能需求
- 单片机C语言基础入门指南与实践
- 微软经典项目Duwamish7.1源代码解析与下载指南
- USB技术开发:数据流、电气特性与架构详解
- ASP.NET三层架构登录功能实现教程
- heavenking网络硬盘——高效在线文件管理解决方案
- C#语言在GIS应用开发中的实用教程
- 无需JS的Flash图片幻灯片组件
- Spring Framework 2.0.8版发布,新增Hibernate Struts支持
- QC测试用例管理工具与实践
- VC实现的串口通信示例代码详解
- JSP实现带附件的邮件发送完整教程
- S3C2440平台Wince5.0下ADC驱动移植及测试
- 探索世界最小刻录软件,高效实用的工具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