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邻接矩阵深度优先遍历实现及测试(DFS)
版权申诉
285KB |
更新于2024-03-03
| 31 浏览量 | 举报
收藏
本题要求实现邻接矩阵存储图的深度优先遍历。首先,给出了图的结构定义,包括顶点数、边数和邻接矩阵。然后,需要实现一个函数DFS,函数接口定义为void DFS( MGraph Graph, Vertex V, void (*Visit)(Vertex) )。其中,MGraph是邻接矩阵存储的图类型,Vertex表示顶点,Visit是一个函数指针,用于访问每个顶点,需要按序号递增的顺序访问邻接点。DFS函数应该从第V个顶点出发,递归地进行深度优先遍历图Graph。
实现深度优先遍历的关键是使用递归算法。首先,标记V为已访问,并调用Visit函数访问顶点V。然后,递归地访问V的邻接点,按序号递增的顺序进行访问,直到所有可达的顶点都被访问过。在递归的过程中,需要维护一个数组visited[]来记录顶点是否已被访问过,以避免重复访问。
以下是一个Python实现的伪代码:
```python
def DFS(Graph, V, Visit, visited):
visited[V] = True
Visit(V)
for W in range(Graph.Nv):
if Graph.G[V][W] != 0 and not visited[W]: # 如果V到W有边且W未被访问过
DFS(Graph, W, Visit, visited)
# 主程序
def main():
# 读入图的信息,初始化邻接矩阵存储的图Graph
Graph = readGraph()
V = 0 # 从第0个顶点开始深度优先遍历
visited = [False] * Graph.Nv # 初始化visited数组
# 定义Visit函数
def Visit(vertex):
print(vertex)
# 调用DFS函数进行深度优先遍历
DFS(Graph, V, Visit, visited)
if __name__ == "__main__":
main()
```
上述伪代码中,DFS函数使用递归算法实现深度优先遍历,visited数组用于记录顶点是否已被访问过。在主程序中,首先读入图的信息并初始化邻接矩阵存储的图Graph,然后定义Visit函数用于访问每个顶点,最后调用DFS函数进行深度优先遍历。
在实际编程中,需要根据具体语言的特性和要求进行实现,但核心思想是相似的。通过递归地访问每个顶点的邻接点,深度优先遍历可以有效地遍历图中的所有可达顶点,并且适用于寻找路径、连通分量等问题。
相关推荐








学习使人快乐张
- 粉丝: 105
最新资源
- UNIX/Linux下C语言IPC资源操作全面指南
- C语言百例经典算法实例大全
- Java与Ajax结合实现简易交互应用教程
- VB6.0限制鼠标移动区域的实现方法
- ASP.NET MVC三層架構實例詳解與入門
- MFC屏幕放大镜功能的实现与应用
- Thickbox3.1:强大的jQuery UI框扩展介绍
- Gigabase内存数据库:嵌入式源代码分析
- 500W光伏并网逆变器设计实现与关键技术解析
- 提升团队效率:执行力管理系统详解
- sms-Libs开发包:下载分享及使用交流
- 免费分享.NET航班查询系统课程设计
- 新手快速掌握汇编语言编程技巧
- VB6.0代码实现:获取并显示窗口坐标及尺寸
- 深入解析Java Servlet开发实战技巧与示例
- LumaQQ开发工具使用教程与示例分享
- NVIDIA显卡加速器:提升计算性能的秘密武器
- 简化VBA编程:ExcelVBA助手2003插件详解
- VC++实现动态内存共享的输入法源码解析
- Cisco CCNA网络技术深入解析笔记
- VC++源代码实现基础YUV播放器功能
- 全面掌握JavaScript的高级教程与特效大全
- 自制C#计算器模拟微软功能,168K小巧版
- ERP系统原理与实施电子教案全面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