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e-type

ONVIF2.0协议解析:RTSP时间戳与流控制

PDF文件

下载需积分: 50 | 6.33MB | 更新于2024-08-09 | 166 浏览量 | 85 下载量 举报 收藏
download 立即下载
"ONVIF2.0中文协议原版" ONVIF(Open Network Video Interface Forum)是一个开放标准,定义了网络视频设备之间的接口。本文档主要涉及ONVIF协议的2.0版本,涵盖了多个方面的内容,如媒体配置、实时流、事件处理、PTZ(Pan-Tilt-Zoom)控制、视频分析以及存储等。以下是关于树莓派硬件电路原理图之外的部分重点知识点的详细说明: 1. **RTP时间戳**:RTP(Real-time Transport Protocol)时间戳用于同步音频和视频数据。在速度控制头值为"no"的情况下,时间戳基于帧的采样时间;如果是"yes",则与播放时间相关。逆向播放时,如果速度控制为"no",时间戳应与正向播放一致;如果为"yes",则时间戳会根据播放速度增加或减少。 2. **RTSP长连接**:RTSP(Real-Time Streaming Protocol)允许长连接,即使控制被禁用,客户端也不会发送设置参数请求,服务器也不会超时连接。客户端和服务器可以使用TCP保持连接活动,以确保通信。 3. **当前记录片段**:客户端可以实时播放正在录制的视频,服务器将连续发送接收到的数据流。E位表示记录状态,未设置表示当前正在记录,记录停止后,E位会更新为最后一个接入单元。 4. **结束片段**:播放到达流的末尾时,服务器停止发送数据但不进入暂停状态。若记录恢复,服务器将使用新数据恢复传输。 5. **拖放**:RTSP规范允许在播放过程中发送新的播放命令,但会等待当前操作完成。"Immediate"头字段的引入允许立即重播,改变这一行为。 6. **设备管理**:ONVIF协议涵盖设备管理功能,包括网络配置、系统信息检索、固件升级、安全设置等。 7. **媒体配置**:涉及媒体配置文件,允许设备提供不同的流媒体选项。 8. **事件处理**:支持事件订阅和通知,以便对设备状态变化做出响应。 9. **PTZ控制**:定义了控制网络摄像机平移、倾斜、缩放的功能。 10. **视频分析**:规定了设备进行智能分析的能力,如运动检测、人脸识别等。 11. **存储**:包括存储模式、记录、查找和回放,支持不同类型的存储和检索策略。 12. **安全**:定义了基于用户访问控制的安全机制,包括用户令牌配置和密码推导。 13. **IP配置**和**设备发现**:描述了网络设备的自动发现和配置过程。 这些知识点展示了ONVIF协议如何为网络视频设备提供标准化的通信方式,以实现不同品牌和型号设备间的互操作性,从而提升整个监控系统的兼容性和效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