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光电吊舱内框架弹性悬置系统优化与振动控制策略
323KB |
更新于2024-08-31
| 77 浏览量 | 举报
1
收藏
本文主要探讨了光电通信吊舱内框架悬置系统的设计与分析,针对光电吊舱在运行过程中外部振动对内部光电负载和成像质量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关键的解决方案。设计的核心目标是通过在光电吊舱内外框架之间引入弹性支撑隔振元件,以减少振动传递,确保图像质量的稳定和跟踪精度的提升。
首先,文章强调了振动对光电平台成像质量的负面影响,特别是角振动对图像稳定性的影响尤为显著。因此,设计的关键在于如何有效地隔离和减弱这些不利的振动。文中采用了二轴四框架结构,但传统的刚性连接方式导致振动传播,所以作者着手解决这个问题。
设计上,作者提出了一种二级隔振系统。第一级是外隔振器,它安装在吊舱与机身连接处,形成对整个光电吊舱的基础隔振,有助于减小外部振动的直接作用。第二级则是内框架悬置,通过弹性支撑安装在外部俯仰框架上,进一步隔绝振动传递到内框架和光电负载。
作者运用子系统综合理论,将光电吊舱视为由内外框架组成的复合系统,仅需关注内框架的动态特性,即可预测吊舱的整体振动情况,这种方法简化了模型建立过程。在内框架悬置系统设计中,选择了平面支撑结构,尽管实现相对简单,但为了提高隔振效果,特别考虑了重心与弹性元件弹心的位置关系,以防止在特定条件下出现共振现象。
文章还提到,利用能量法和Matlab编程对系统解耦率进行了计算和分析,这一步骤旨在验证设计方法的有效性和正确性。通过这种方式,研究成果为光电吊舱隔振设计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对于提升光电通信吊舱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具有实际意义。
总结来说,本文针对光电通信吊舱的振动问题,从动力学模型建立、隔振结构设计、计算分析等多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为改善光电负载的成像质量和提高平台的跟踪精度提供了解决方案,对于提高光电吊舱在复杂环境下的性能具有重要价值。
相关推荐








weixin_38638002
- 粉丝: 4
最新资源
- 深入解析Winpcap源代码:网络编程的关键
- 《重构:改善既有代码设计》-Martin Fowler经典著作
- JavaScript 中文帮助文档 - 快速入门与参考指南
- USB驱动程序升级:朗科优盘兼容性提升
- 软件工程基础教程:C++实例心得
- 免费获取炫酷FLASH网站完整源码
- HCNE GB0-183考试题库完整版:PDF和WORD格式
- SM培训手册内容概览与信息技术应用
- 浙大与清华C++及VC++经典课件集锦
- C++编程五年精选集锦——深度技术与实践探索
- C++开发的Access数据库酒店管理系统
- 红蜻蜓远程桌面控制:便捷连接与操作指南
- MXT6208量产工具使用教程及分区方法
- 开源TCP服务器端程序的发现与使用指南
- 韩国Flash导航条源码下载 - 美观实用的网页设计组件
- C# MVC架构范例解析与实践指南
- PHP处理Excel文件的高效读写类
- Delphi心电图波形显示控件的酷炫应用
- 北大青鸟出品C#编程PPT教程精讲
- WebEx播放器:解析WRF格式新特性与功能
- 盘古通用报名系统v3.0:高效学习工具
- 仿126邮箱项目:支持多种风格的邮件界面设计
- 简易电子地图制作教程:Flash+ASP源码解析
- VC.NET助手发布,支持VS2005/VS2003并提供序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