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e-type

地址总线组成实验:程序计数器与地址寄存器探索

DOCX文件

下载需积分: 9 | 1.31MB | 更新于2024-08-05 | 83 浏览量 | 1 下载量 举报 收藏
download 立即下载
"珠海科技学院计算机组成与结构实验报告,主要涵盖了地址总线组成的实践学习,包括程序计数器(PC)和地址寄存器(AR)的实验操作。实验目的是让学生熟悉地址总线的结构、寻址规则以及如何运用地址部件。实验中,学生需手动设置系统状态,通过模拟操作来理解程序段与数据段的寻址,并掌握地址形成部件的工作原理,尤其是‘段’的概念和应用。" 实验内容详细说明: 1. 地址总线组成: 地址总线是计算机硬件系统中用于传输内存单元地址的通信线路。在这个实验中,地址总线是由程序计数器(PC)和地址寄存器(AR)共同组成的。PC是一个11位计数器,由3片16进制计数器构成,能够按字方式寻址。AR则是一个16位的数据指针,由2片74LS574锁存器构建,用于指定数据存储的位置。 2. 程序计数器实验: - 预置与加1操作:在手动模式下,通过定义的目的编码控制PC计数器的预置值。当E/M信号为0时,S10~S0的内容被装入PC;当E/M信号为1时,PC会在每个时钟脉冲下降沿加1。 - 读出操作:通过源编码表3.2定义的规则读出PC的内容,显示在数据总线单元上。 - 写入操作:利用"I/O输入输出单元"的开关向PC置数,完成PC的预置。 - 读出与加一流程:在保持现有状态的同时,通过置K22=0并按【单拍】按钮,PC会在时钟上升沿加1,同时将新值送至数据总线。 3. 地址寄存器实验: - AR打入:AR的置数操作由O2~O0、OP和单拍按钮控制。当特定条件满足时(O2~O0=110,OP=0),S15~S0的内容会被加载到AR中。 - 手动清零:AR的清零端直接受中央处理器控制,上电或按【返回】键可以实现手动清零。 通过这个实验,学生不仅能了解地址总线的物理组成,还能实际操作体验地址的形成、读写过程,从而深入理解计算机内存地址的管理和寻址机制。这对于理解和设计计算机系统的底层工作原理至关重要。

相关推荐

猪猪会飞~
  • 粉丝: 41
上传资源 快速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