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拆分单链表为两部分:按顺序存储整型元素
下载需积分: 0 | 245KB |
更新于2024-08-03
| 35 浏览量 | 举报
收藏
本资源主要讨论了数据结构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单链表操作,特别是针对一个带头结点的线性表C={a1, b1, a2, b2,...,an, bn},如何通过编程将其拆分为两个独立的线性表A={a1, a2,...,an}和B={b1, b2,...,bn}。提供的代码包括了单链表的基本定义、创建和打印链表的功能,以及一个名为`declear`的函数,用于将原链表拆分成两个子链表。
首先,代码定义了一个`LNode`结构体,包含一个整型数据成员`data`和一个指向下一个节点的指针`next`。`LinkList`是一个指向`LNode`类型的指针,`LEN`宏表示`LNode`的大小。`createList2`函数通过尾插法创建一个带头结点的链表,用户输入序列中的每个元素会被依次添加到链表中,直到输入-1为止。
`printList`函数用于遍历链表并打印其所有元素,这对于验证链表的构建和后续操作是很有帮助的。而`declear`函数是关键,它接受三个参数:原始链表的头指针`L`,以及两个新的链表头指针`P`和`Q`。这个函数通过遍历原链表,逐个将节点从`L`转移到`P`链表(存储`A`的元素)和`Q`链表(存储`B`的元素),直到原链表的最后一个节点。在转移过程中,`p`和`q`分别指向`P`和`Q`链表的当前节点。
通过这段代码,我们可以学习到以下知识点:
1. 单链表的基础概念:包括数据结构的定义、元素的组织方式(通过指针链接)、以及基本操作(如插入和遍历)。
2. 链表的拆分操作:理解如何在已有的链表结构上动态地分割成两个独立的子链表。
3. C语言编程技巧:使用指针操作链表,以及如何处理内存分配和释放(malloc和free)。
4. 递归或迭代实现链表拆分:虽然这里没有明确的递归调用,但通过`while`循环可以理解递归过程在链表操作中的应用。
学习这个例子有助于掌握数据结构中链表的基本操作,对于进一步理解和设计其他复杂的数据结构算法有着基础性的作用。
相关推荐








菜包咕咕嘎嘎
- 粉丝: 9
最新资源
- JavaScript实现Ajax三级联动下拉菜单示例
- Java绘图技术演示:JTP项目解析
- SqlServer文件上传与下载操作指南
- UML和模式应用详解
- C#开发的ACCESS通讯录软件及实用功能介绍
- VB迷你MP3播放器教程及源文件分享
- 掌握Petri网的原理及其在高校教学中的应用
- VC++图像显示类教程:面向初学者的实用整理
- 精选软件项目管理参考资料
- 微软C#语言示例集:深入理解Linq与WebService集成
- 掌握UML和模式应用在软件开发中的实践
- C#开发FTP数据交换平台:稳定上传下载与管理
- 深入了解DotNet基础知识点
- MFC实现的TCP/IP网络聊天客户端
- RS232编程技术与SerialPort Terminal应用
- JavaScript书籍完结篇:代码与PPT全集
- 汇编语言实现基础计算器功能
- 深入浅出 JavaScript 表单验证技巧
- VB6与C#中MSCOMM32控件的使用与注册方法
- FlexBuilder3 Debug 软件的压缩包文件解析
- 打造卡通渲染三维效果的技术与实现
- Servlet实现学生选课系统登记功能
- Ajax编程必备:ASPAJAXExtSetup.msi安装包详解
- HTML与CSS网页制作标准化教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