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e-type

人工智能挑战下的主体性反思:从ChatGP.T到智能边界

PDF文件

1.42MB | 更新于2024-08-03 | 139 浏览量 | 0 下载量 举报 收藏
download 立即下载
人工智能与人的主体性反思探讨了随着科技的进步尤其是人工智能(如ChatGPT)的崛起,对人类主体性带来的深刻影响。首先,在思维领域,ChatGPT展现出惊人的“类人智能”,挑战了人类的认知边界,使得人们开始质疑人工智能是否可能具备或模仿人类的思考和理解能力。这引发了一场关于智能与智慧、模仿与创造的哲学讨论。 在技术层面,智能机器正在逐步取代人类从事一些技术密集型工作,引发了关于技术进步是否会削弱人类职业自主性和创造性的问题。这种主客体关系的转变促使我们重新审视人类在技术体系中的角色定位,以及技术发展对于社会结构和个人身份的影响。 在平台消费领域,智能机器通过大数据和算法强化了资本对个人行为的监控和影响,可能导致个体在无形中成为算法决定的“消费者”,进而对人的自主选择和价值判断构成潜在威胁。然而,尽管如此,人工智能并不等同于人的主体性丧失,因为它缺乏构建社会关系、情感理解和自我意识等关键要素,仍然依赖于人类的设计、监管和使用。 实际上,人工智能是人类思维和行动的延伸,是人类实践活动的工具,它有助于提升生产力,改变生活方式,但并不能完全替代人类主体的地位。人的主体性源于意识的自主性和情感的丰富性,人能够通过自我决定和社会交往构建独特的社会关系,这是人工智能所不能复制的。 关键词围绕着人工智能的本质、感性思维、ChatGPT的应用以及主体性的核心议题展开,探讨了在智能时代,如何在科技进步的同时保持和维护人类的主体性,以及如何界定和规范人工智能的行为,以确保人类价值和尊严不受侵犯。 人工智能与人的主体性反思的核心在于平衡科技进步带来的便利与挑战,强调人类在人工智能时代中的主体地位不可动摇,并寻求在科技进步与人文关怀之间找到合理的界限。

相关推荐

徐浪老师
  • 粉丝: 9378
上传资源 快速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