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M算法解析:从最大似然到高斯混合模型
版权申诉
842KB |
更新于2024-07-20
| 158 浏览量 | 举报
收藏
"机器学习EM算法.pdf"
EM算法,全称为期望最大化(Expectation-Maximization),是一种用于含有隐变量的概率模型参数估计的迭代算法。在机器学习领域,EM算法常被用于解决最大似然估计的问题,尤其是在数据存在未观测变量时,如高斯混合模型(GMM)。
最大似然估计是统计学中常用的一种参数估计方法,其基本思想是找到一组参数,使得给定观测数据出现的概率最大。以100名学生身高问题为例,假设这些学生的身高分别由两个高斯分布(男生和女生)决定,但不知道每个样本属于哪个分布。最大似然函数的目标是找到使得所有样本出现的概率最大的参数,即男生和女生身高的均值和方差。
在EM算法中,问题复杂化是因为样本可能属于多个类别(例如,男生或女生),而我们并不知道每个样本的确切类别。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引入了隐变量Z,用来表示样本所属的类别。对于每个样本,Z取值为0或1,分别对应于男生和女生。最大似然函数会考虑所有可能的类别分配,并进行优化。
EM算法包含两个主要步骤:E(期望)步和M(最大化)步。在E步,我们根据当前的参数估计计算每个样本属于每个类别的概率(后验概率)。在M步,我们固定这些概率,并更新参数,使数据在当前类别分配下的似然性最大化。这两个步骤交替进行,直到参数收敛或达到预设的迭代次数。
以两个硬币的例子来解释,假设我们有两个硬币A和B,分别有不同的正面朝上的概率。我们不知道每个硬币投掷的结果,但可以根据已知的投掷数据(比如5个正面,5个反面)来估计每个硬币的概率。EM算法首先假设初始概率,然后通过E步计算每个硬币被选中的概率,接着在M步更新硬币正面概率的估计,重复这个过程直到概率不再显著变化。
EM算法的关键在于其迭代过程能够逐步改进参数估计,即使在数据中存在未观测变量的情况下也能有效工作。然而,EM算法并不保证找到全局最优解,而是可能会陷入局部最优。此外,算法的效率和收敛速度依赖于初始参数的选择,因此合理设置初始值至关重要。
总结来说,EM算法是一种处理含有隐变量的最大似然估计方法,广泛应用于机器学习,特别是在需要估计混合模型参数的情景下,如GMM。通过E和M步骤的迭代,EM算法能够在无法直接观测到所有信息的情况下,逐步优化模型参数的估计。
相关推荐


















卷积神经网络
- 粉丝: 388
最新资源
- 精选120款小游戏源码,覆盖多种游戏类型
- 实用软件:如何轻松移除PDF文档密码
- X光安检危险品识别数据集的详细介绍与应用
- 掌握SQLite数据库在Android应用中的应用
- JAVA进销存ERP系统源码及文档详细解析
- JDK 7u72版本Solaris Sparc v9版JRE发布介绍
- 在线考试系统的JSP实现与应用
- RSO在驾驶训练优化中的应用分析
- JSP网络在线考试系统源码设计分析
- 多元宇宙优化器:RSO工具解析与应用
- TRDP协议包及Wareshark所需dll插件解析
- RSO技术在纵横交叉优化中的应用研究
- 3DBears熊出没小游戏源码下载
- curl 8.2.0版本源码发布及特性解析
- RSO法医调查优化算法研究与应用
- RSO成长优化器:技术提升的关键工具
- Java坦克大战游戏设计与实现研究
- 掌握Java核心:JDK与JRE 7u79版本使用教程
- RSO合作搜索算法研究与应用
- 人工生态系统优化技术研究与应用
- 默笙网页在线工具箱v2.4:30+常用工具源码资源一键下载
- 黑色响应大气个人博客HTML源码资源免费下载
- 哈里斯鹰优化算法原理与实现
- Apache Tomcat 9.0.43版压缩包发布,简便下载与解压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