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QL基础:聚合函数在数据统计与汇总中的应用
下载需积分: 45 | 287KB |
更新于2024-08-15
| 102 浏览量 | 举报
收藏
"本文主要介绍了SQL语言中的聚合函数在数据统计和汇总中的应用,并回顾了SQL语言的发展历程和数据库的体系结构。"
在SQL中,聚合函数是数据分析和查询的关键工具,它们允许开发者对一组数据进行计算并返回单一的值。这些函数在处理大量数据时尤其有用,可以提供关于数据集的概括信息。以下是一些常见的SQL聚合函数及其用法:
1. COUNT(): 这个函数用于计算指定列的行数。例如,`COUNT(*)` 返回表中的所有行数,而 `COUNT(column_name)` 计算特定列非空值的数量。
2. SUM(): SUM 函数用于计算指定列的总和。例如,`SUM(sales)` 将返回所有销售记录的总额。
3. AVG(): AVG 函数计算指定列的平均值。例如,`AVG(price)` 返回商品的平均价格。
4. MAX() 和 MIN(): 这两个函数分别用于找出指定列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例如,`MAX(age)` 找出最年长的人的年龄,`MIN(date)` 找出最早的日期。
5. GROUP BY: 这个语句配合聚合函数一起使用,将数据分组后再进行聚合操作。例如,`SELECT category, COUNT(*) FROM products GROUP BY category` 可以得到每个产品类别中的商品数量。
6. HAVING: HAVING 用于在 GROUP BY 之后添加条件,过滤聚合后的结果。它与 WHERE 类似,但 WHERE 适用于原始数据,而 HAVING 适用于聚合后的数据。
SQL语言的发展历程始于1970年代,由IBM的研究人员提出关系模型并发展出早期的查询语言。随着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如Oracle、DB2和Sybase的出现,SQL逐渐成为业界标准。ANSI在1986年首次发布了SQL标准,后续经过多次修订和增强,如SQL-89、SQL2(SQL92)、SQL3(SQL99)等,不断扩展其功能和完整性特性。
SQL数据库的体系结构通常基于三级模式,包括模式(Schema)、子模式(User Schema)和存储模式。模式是数据库设计者看到的逻辑视图,包含了数据库的整体结构和定义。子模式是用户根据需求定制的视图,每个用户可能有不同的子模式。存储模式则是物理存储层面,包括数据的实际存储方式和格式。通过这种方式,SQL数据库既能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和安全性,又能提供灵活的用户接口。
了解并熟练运用SQL的聚合函数和数据库体系结构,对于进行有效的数据管理和分析至关重要。无论是简单的统计还是复杂的业务查询,SQL都提供了强大的工具来满足需求。
相关推荐





















eo
- 粉丝: 44
最新资源
- RPCA异常值检测代码实现与应用
- Matlab实现透视n点问题(PnP)算法集合
- Python库droopescan-1.30.0详细安装教程
- 中国30年水热条件变化数据详细分析
- 使用Logistic回归模型评估企业信用还款能力
- 中南大学操作系统实验:多处理机调度与进程管理
- Matlab实现Ecopath算法:渔业生态系统建模工具
- Sketch 48.1 for mac版本更新发布
- Python飞机大战游戏源码:即刻运行体验
- BP_Adaboost算法在公司财务预警中的建模实践
- Electron项目配置指南:前端框架优化实践
- Qt6.2与QtDS打造QML交互的多功能串口助手教程
- 变分贝叶斯算法应用于脑磁共振图像分割及C语言源码下载
- MATLAB实现的分段线性回归算法与动态规划代码下载
- 九个核心信息系统安全实验的操作与思考
- 微信小程序京东白条源码及截图教程
- 易语言文本导入超级列表框的源码教程
- 微信小程序开发教程:煎蛋小程序源码与截图展示
- MATLAB/Octave数值分析技巧:牛顿法与插值技术
- 汽车制造MES系统建设方案核心资料汇总
- Jmail邮件发送系统ASP.NET源码教程
- CentOS 7 Docker镜像压缩包优化下载指南
- Silverlight时钟ASP.NET源码解析与下载
- 微信小程序聊天室与音视频功能的综合demo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