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DR3内存读写测试与原理详解
版权申诉
3.31MB |
更新于2024-07-21
| 144 浏览量 | 举报
2
收藏
"DDR3读写测试实验,介绍了DDR3内存的工作原理,特别是其双倍数据速率特性,以及XILINX的MIG(Memory Interface Generator)控制器在DDR3控制器编写中的应用。"
DDR3内存是一种双倍数据速率同步动态随机访问内存(Double Data Rate SDRAM),相较于传统的SDRAM(Single Data Rate SDRAM),它在时钟的上升沿和下降沿都能传输数据,从而显著提高了数据传输速率。这种提升主要得益于DDR3中引入的差分时钟信号CLK和CLK#,以及内部结构的优化。
在DDR3内存中,有一个重要的改进是内部的L-Bank(局部银行)设计。与SDRAM不同,DDR3的L-Bank存储单元的容量是芯片位宽的两倍。这意味着在读取操作时,L-Bank可以在内部时钟的控制下一次性提供16bit(如果芯片位宽为8bit)的数据,然后这些数据会被分为两部分分别在时钟的上升沿和下降沿送出,实现了双倍数据速率。
DDR3的读写测试通常涉及到设置和验证内存控制器,XILINX的MIG(Memory Interface Generator)工具为此提供了便利。MIG是一个综合解决方案,它自动生成用于与DDR3内存接口的IP核,包括控制器逻辑、时序控制、数据路径等,简化了DDR3内存接口的设计过程。通过MIG,开发者可以快速集成DDR3内存到他们的FPGA设计中,进行读写操作的测试和验证。
实验中,开发者通常会创建一个循环读写测试,以检查DDR3内存控制器的正确性。这涉及配置地址总线、数据总线和控制信号,执行读写命令,然后比较读回的数据是否与写入的数据一致,以此确保数据的完整性。此外,还会关注内存的时序参数,如CAS(Column Address Strobe)延迟、RAS(Row Address Strobe)预充电时间等,以确保满足DDR3内存的时序规范。
理解DDR3的工作原理和测试方法对于FPGA开发者来说至关重要,尤其是在处理需要高速数据处理的应用,如音频、视频处理等。通过XILINX的MIG控制器,开发者可以更高效地实现与DDR3内存的交互,进行高效的读写操作,并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性能。
相关推荐








酱油地
- 粉丝: 1
最新资源
- VC++实现的学生信息及成绩管理系统开发
- uda1341音频驱动在s3c2440上的移植与优化
- 同济大学软件学院:WinCE嵌入式系统实验指导教程
- Delphi实现Excel报表统计的技巧与应用
- 西南石油大学学分绩点计算器2009版使用说明
- Hibernate3.2中文版参考文档下载
- Windows Mobile 6超频软件:Pocket Hack Master
- Delphi开发的临床医疗系统指南
- 无惧上传类V1.2新增图片检测功能
- JSP数据库登录程序教程:初学者的入门指南
- 学生档案管理系统操作指南与系统要求
- SQL2005数据库后台验证类库代码
- Kent Beck提出的极限编程方法详解
- 初学者适用:DisplayTag在Struts中的实例应用
- Delphi实现的通讯录管理系统源代码分析
- 吉林大学JAVA第7讲完整教学视频发布
- 图像编码VC源程序:实用图像压缩工具分享
- 探索LINQ中文教程:深入.NET2008的LINQ TO ADO.NET及语言教学
- 外语培训中心ASP源码解决方案
- 初学者指南:Oracle 10g安装及使用教程
- 应用补丁解决英文系统安装中文软件乱码问题
- VFP课程件与实践讲义:数据处理与系统开发指南
- IE浏览器Cookies查看工具使用解析
- 深入解析VC中真彩工具栏的封装技术